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每日頭條!自然萬千,CHAUMET盡現 探訪CHAUMET自然主義創作

    2022-08-22 16:56:36 來源:騰訊網

    巴爾扎克在描述他筆下一個人物所佩戴的頭飾時,寫道:“一串最出色的手工雕制的煤玉葡萄,是在弗森處定制的,價值一千埃居??那葉子是沖壓的鐵片,薄得就像真的葡萄葉子一樣。手藝人還沒忘記雕上彎曲有致的葡萄樹的卷須,剛好扣在發卷上,就像依附在葡萄枝上一樣。”

    如此生動的描寫在我們頭腦中喚醒一串葡萄珠寶作品的形象。文中的弗森便是CHAUMET最重要的掌門人之一。這段文字揭示了他,或者說CHAUMET自然主義風格作品的特點——細膩,無限地接近自然本身。但它僅僅是對CHAUMET自然主義世界投去的深情但匆匆的一瞥。

    大自然是藝術創作的永恒不竭之源,唯有真正偉大的藝術家能夠掘取并再現其美與精髓。巴黎殿堂級珠寶藝術世家、“冠冕大師”CHAUMET創始人馬利-艾虔·尼鐸(Marie-étienne Nitot)“我是一名自然主義珠寶匠”的自述,奠定了自然主義創作路線于CHAUMET歷史之中的重要位置,自此,CHAUMET著眼于對自然的深刻觀察,自然基因熔鑄于品牌之中,延續242年。在描述CHAUMET時,盧浮宮博物館前館長、現名譽館長曾這樣說道:“這是個由飾帶、水、花、鳥、翅膀、羽毛與雨滴、銀霜、白雪及萬千星辰之光互相應和構成的瑰麗世界。這就是CHAUMET的全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下面,讓我們帶著“傳奇聲望(Prestige)”“卓藝先驅(Expertise)”“專屬格調(Exclusivity)”三個關鍵詞,走入由CHAUMET所呈現的萬千自然。

    CHAUMET

    第一部分

    傳奇聲望:殿堂里的重量級杰作與尊貴客人

    CHAUMET是殿堂級的珠寶藝術世家。在這座穿越了242年悠久歷史的“殿堂”里陳列著諸多重量級杰作,自然也迎接著諸多皇室貴族與社會名流造訪流連。傳奇之人與傳奇之作,勾連書寫出一段又一段傳奇故事。

    聚焦于“自然主義”的范疇,以拿破侖一世和約瑟芬皇后為代表的法國皇室曾委托CHAUMET打造了包括麥穗主題在內的眾多植物主題珠寶,一枚三葉草胸針也成為拿破侖三世和歐仁妮皇后的定情信物與皇后的畢生摯愛;波旁·帕爾馬王子與杜德維爾公爵的愛女海德薇的婚禮現場,CHAUMET為這對新人打造的金鐘花冠冕既是這場盛會中最耀眼的明珠,也為歷史留下了第一頂鉑金冠冕;沙俄尤蘇波夫公主為兒子費利克斯與沙皇侄女大公爵夫人伊麗娜的婚禮選用了CHAUMET的“太陽”冠冕;CHAUMET的忠實客戶之一奧地利的伊麗莎白皇后(Empress Elisabeth of Austria)茜茜,偏愛在發辮上點綴鉆石星飾,引領著19世紀末的流行風尚……

    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場景的尊貴客人,在CHAUMET的自然主義世界,都能找到各自所愛——俯身既有花卉、草木、作物的曼妙動人,抬頭又見壯麗的天象與星體。“生命”與“永恒”構成了CHAUMET豐富廣闊的世界。

    在大自然中,花朵幾乎是所有珠寶品牌進行自然主義創作的首選對象。CHAUMET代表作“波旁·帕爾瑪”冠冕(又名金鐘花冠冕),是“花朵界”珠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冠冕界”的巔峰傳奇,它的出現標志著世界上第一頂鉑金冠冕的誕生。

    CHAUMET

    波旁·帕爾瑪冠冕

    約瑟夫·尚美

    1919年

    鉑金,鉆石

    CHAUMET藏品

    “波旁·帕爾瑪”冠冕由CHAUMET為公主海德薇·德·拉·羅什富科(Hedwige de La Rochefoucauld)和奧地利齊塔皇后(Empress Zita of Austria)的兄弟、波旁王朝第六王公的婚禮打造。花朵的肆意生機,CHAUMET如何突破性演繹,并引發現場賓客的驚呼贊美。水滴形的主鉆代表花的雄蕊,CHAUMET通過運用獨家的“錯覺畫法”工藝,將兩顆鉆石鑲嵌于一個梨形托座,其他區域補以較小顆的鉆石,這樣因鉆石切面的大量增加而倍加閃耀。而“刀鋒工藝”的使用,令連接寶石的金屬托座得以最大程度隱形,花朵仿佛懸浮于空中,無比靈動,會隨著佩戴者的步履擺動,像極了自然中隨風搖曳的真實情狀。

    CHAUMET永遠的靈感繆斯約瑟芬皇后,偏愛麥穗的意象。CHAUMET則對麥穗的不同形態甚至是品種進行入木三分的刻畫,其中的代表之作“克雷沃克爾”麥穗冠冕背后,擁有一段關于冠冕家族傳承的傳奇佳話。

    CHAUMET

    “克雷沃克爾”麥穗冠冕

    弗朗索瓦-勒尼奧·尼鐸與約瑟夫·尚美

    1810–1910年

    金、鉆石

    私人藏品

    這頂冠冕是拿破侖一世送給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外交官、莫斯利伯爵奧托(Otto)的禮物。麥穗圖案作為羅馬神話中豐收女神色列斯的標志,深受法國王室的喜愛,約瑟芬皇后就擁有眾多麥穗主題的珠寶。一件珠寶在同一個家族中保存了兩百多年,這種故事鮮少發生。而更為罕見的是,在經歷了數個世紀之后,這件作品在克雷沃克爾家族中傳承四代之后,由家族后人于1910年送回CHAUMET進行改制。CHAUMET為改造后的冠冕注入了現代氣息,由六根麥穗組成的冠冕更加輕盈,下方有蜿蜒的枝梗,從兩側逐漸上升,在中央的頂點上匯聚,同時麥穗亦可以拆卸轉化為胸針。這款在“美好時代”重新演繹經典主題的杰作,完美體現了CHAUMET細膩精湛的手工技藝與對麥穗主題的熟稔把握,令世世代代的克雷沃克爾家族女性成員愛不釋手,經常在各種重要場合佩戴。

    一件1852年弗森為歐仁妮皇后(Eugénie de Montijo)打造的三葉草胸針,可謂“草”的代表作。三葉草作為當時十分流行的設計圖案,加上鑲嵌法郎和鉆石的精細做工,與其象征與典故相得益彰:該圖樣既象征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也作為相傳的拿破侖三世與歐仁妮皇后的定情信物,記錄著二人的神圣的真愛時刻。

    CHAUMET

    歐仁妮皇后三葉草胸針

    于勒·讓-弗朗索瓦·弗森

    1852年

    半透明綠色琺瑯、鉆石、金、銀

    CHAUMET藏品

    CHAUMET

    尤蘇波夫公主的“太陽”冠冕

    約瑟夫·尚美

    1913-14年

    明膠干照相玻璃底板負片沖出的正片圖像

    編號6467,日期1920年7月26日

    1906年,在裝飾藝術風格方興未艾之際,CHAUMET推出一款“太陽”冠冕,太陽光芒呈放射型幾何圖案,從冠冕中心發散而出。這款摩登入時的設計在1914年被沙俄尤蘇波夫公主選中,為兒子費利克斯與沙皇侄女大公爵夫人伊麗娜的婚禮所用。這頂冠冕還吸收了俄國傳統頭飾“kokochnik”的靈感,碩大的中央主鉆射出萬道光芒,主鉆周圍鋪滿多達三層的鉆石,奢華至極。這件作品也將太陽的光芒噴薄的力量悉數描繪,標志著冠冕史上的一座高峰。

    CHAUMET

    “章魚”項鏈

    1970年

    金、雕花磨砂天然水晶、雕花碧玉、鉆石與紅碧璽

    波旁-兩西西里公主殿下藏品

    除了植物與天體之外,CHAUMET的自然主義世界還包含諸多動物作品。比如,這條項鏈是男爵瓦倫提諾·阿德比(Valentine Abdy)贈予其新娘瑪蒂爾德·德·拉·菲特(Mathilde de La Ferte?)的一件結婚禮物。該項鏈由雕塑家羅伯特·勒莫爾納(Robert Lemoine)進行修繕,呈現出類似于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或是梅拉·奧本海姆(Meret Oppenheim)的超現實主義風格。激情洋溢的愛情,在這樣一幅畫面里變得生動:一條章魚,它緊握海藻花環,觸手則抓住一顆紅碧璽。而這件作品,也曾在2017年的故宮大展“尚之以瓊華——始于18世紀的珍寶藝術”呈現。

    第二部分

    卓藝先驅:四大掌門人穿越不同風潮,將CHAUMET寫入藝術史

    1904年美國圣路易國際博覽會上,法國海外展會委員會第31組珠寶類報告撰寫人在其總結中,對CHAUMET參展作品贊不絕口:“豐富的展品、絕美的寶石、光彩迷人的珍珠、精致的切工、巧妙的鑲嵌、纖細的托座、無微不至的精工裝飾、純正的風格和新穎的設計,一切都達到了罕見的完美境界”。他特別提及了其中最出色的作品,包括一只“雙翼邊緣鑲嵌精致切割紅寶石的優雅蝴蝶”。

    CHAUMET

    “蝴蝶”胸針

    金、銀、紅寶石、鉆石

    私人藏品

    這些稱贊指向CHAUMET 20世紀初的掌門人約瑟夫·尚美。約瑟夫的才華實力可見一斑,事實上,他的獲獎履歷遠不止于此,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CHAUMET奪得金牌;1901年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辦的紅十字世界博覽會上獲圣安娜獎章;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上獲得大獎;1905年列日世博會上獲得大獎及比利時利奧波德獎章;1906年米蘭世博會上也獲得大獎。

    事實上,這種對卓藝的極致追求與達成,貫穿著CHAUMET的歷史,也形成了品牌“傳才華,不傳血緣”的金科玉律。本章聚焦于四位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掌門人,探究他們的創作觀念、創作方法以及對卓藝的開創與運用,回溯CHAUMET的卓藝之路。

    尼鐸:

    完美詮釋新古典主義的對稱莊重,同時創造“非對稱”的靈動飄逸

    作為CHAUMET的創始人,弗朗索瓦-勒尼奧·尼鐸所處的新古典主義時期推崇帝政風的“對稱莊重”。在這一時期,尼鐸創作順應皇室需求創作了眾多大氣威嚴、體現無上權力的作品,同時也超越時代,演繹著“非對稱”之美,可謂突破。

    CHAUMET

    飾有瑪瑙凹雕的橡樹葉主題珠寶套件

    弗朗索瓦-勒尼奧·尼鐸

    1809年

    金、琺瑯和瑪瑙

    私人藏品

    以一組橡樹葉珠寶套件為例。這組珠寶套件將像樹葉這一具有神圣意味的植物元素,注入到了輪廓明晰、形狀規整、裝點著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風格紋飾的珠寶作品當中。這組作品在顏色上將紅玉髓和琺瑯兩種材質通過精巧的鑲嵌工藝巧妙呼應,與極盡奢華的黃金和諧地交織于一體,彰顯出王室的氣派。外形上,作品沿用了新古典主義所推崇的對稱式設計。而在裝飾性花紋的選用上,則別出心裁地選用橡樹葉和橡樹果實編織而成的錯落有致的“花環”。這一栩栩如生的植物元素運用,為這組作品注入了別樣的生機。

    CHAUMET

    麥穗冠冕

    弗朗索瓦-勒尼奧·尼鐸

    約1811年

    金、銀和鉆石

    CHAUMET藏品

    在遵從時代審美的新古典主義創作之外,尼鐸還用植物完成了眾多超出時代審美的作品。這頂“麥穗” 冠冕便是絕佳的例子,該冠冕在擺脫了新古典主義所追求的對稱式設計之外,同時非常大膽地描摹了植物的動態自然場景,而非靜態的植物本身——風吹麥浪,九株麥穗互相依偎的畫面,惟妙惟肖地呈現于這頂冠冕之上。

    無論是植物主題的莊嚴皇室珠寶,還是靈巧生動的日常珠寶,尼鐸作品所映照出的植物主題珠寶的雙面特質,離不開尼鐸“植物學家”式的觀察與創作方法。作為CHAUEMT的創始人,尼鐸“我是一個自然主義珠寶匠”的自述,也將這種“植物學家”的精神注入到品牌的DNA之中,引領者品牌后繼者的創作。

    弗森:

    萬物平等,極致演繹田園詩情

    尼鐸的繼任者讓-巴提斯特·弗森,將自然主義風格與植物珠寶創作繼續向前推進,解放了帝國時期嚴謹,在作品中歸還了植物十足的自由天性,以先鋒之姿復興了1789法國大革命前自然主義的田園詩情。其作品還巧妙融合了以東方元素為主的異域風情,這為CHAUMET的植物主題珠寶更添一抹亮色,體現出那個時代創意勃發、萬象更新的珠寶創作特點。

    弗森的成就也離不開他對自然的態度,在他眼中的自然世界是平等的,每株植物都有其獨特性與不可取代的美感,并無好壞與優劣之分。故而在這一時期,弗森的視點不僅落在稀少珍貴的花草種類,還著眼于野花、野草、野果這些人們尋常可見,甚至是視而不見的植物——牽牛花、雛菊、風鈴草、野薔薇、蜀葵、仙人掌、山茶花、常青藤……都是他的創作對象。

    CHAUMET

    三色堇冠冕(局部)

    讓-巴提斯特·弗森

    約1850年

    金、銀、鉆石

    私人藏品

    以“三色堇”冠冕為例,這兩件誕生于浪漫主義時期、沿用自然主義風格作品呈現花與葉的獨特美感。如同1:1復刻而來的植物,仿佛就是它們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真實樣態,佩戴時分,葉片仿佛已于手邊纏繞,花朵就像正于頭頂次第盛開。

    莫雷爾:

    突破國界,大膽運用新材料達到極致藝術效果

    隨著浪漫主義思潮逐漸深入人心,自然主義更多地與人們的情感產生關聯,成為真摯情感的寄托——這是弗森的繼任者、CHAUMET的另一大先驅人物,讓-瓦倫丁·莫雷爾時代自然主義藝術創作所具有的特點。那時CHAUMET的影響力早已超出法國和法國王室,莫雷爾成為英國王室的御用珠寶商。他憑借創作,將植物所具有的浪漫色彩,以及其作為真摯情感寄托的特質兩相綁定,寄情于物,在珠寶創作中融匯了雋永的情感表達,呈現出溫柔雋永、詩意萬千的創作特征。

    在掌握全新的雕鑿技術和繪制琺瑯技術的同時,莫雷爾還大膽將新材料用于植物主題的珠寶創作之中。將寶石與包括瑪瑙、貝殼、珍珠、象牙等新材質相結合,制作出件件以假亂真、巧奪天工的植物主題珠寶杰作,在法國及歐洲各地廣受歡迎。

    CHAUMET

    葡萄串套裝首飾之項鏈

    讓-瓦倫丁·莫雷爾

    約1850年創作

    淡紫色珍珠、祖母綠、金、琺瑯

    私人藏品

    突破人們慣性思維的新材料使用,在莫雷爾創作的“葡萄串”項鏈之中便的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選用天然珍珠來呈現粒粒分明的葡萄,淡紫色天然珍珠的啞光質感,仿佛葡萄覆蓋在葡萄表面的糖霜。同時,憑借對植物彎曲有致的線條及真實自然色彩的準確把握,這件作品也忠實再現出葡萄藤蔓植被盤根交錯、枝繁葉茂的特點。

    CHAUMET

    瓦倫丁?莫雷爾爾在1851年倫敦世博會上的展臺

    傳為歐仁?拉米繪制

    1851年

    1852年2月,莫雷爾不費吹灰之力獲得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御用珠寶商的專屬權。在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上,莫雷爾大獲全勝,奪得了最高獎勛章。在珠寶領域里,人們尤其欣賞他制作的大胸針,圖案是用紅寶石和鉆石連綴鑲嵌制作的一個由玫瑰、郁金香和牽牛花組合的花束,這個花束可被拆卸轉換成頭飾和幾枚別針。除了在硬石鑲嵌飾品上他有專長外,他拿去參展的還有一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騎馬雕像,是用銀子的沖壓圖精心制作的。

    約瑟夫·尚美:

    手握杰作、專利與大獎,領銜“美好時代”的珠寶創作

    作為“美好時代的珠寶巨匠”,約瑟夫·尚美在彼時“新藝術運動”盛行的時期,并未完全順應潮流,照搬這一風潮的審美與創作原則,而是有選擇地吸取其精華。作為天然與合成寶石鑒別技術在內的10余項技術專利的持有者,尚美將卓越的技藝注入到植物主題創作之中,為金屬與寶石呈現充滿生機的植物,開啟了無限可能。

    CHAUMET

    “月桂葉”冠冕

    約瑟夫·尚美

    1920年

    金、銀、鉆石

    私人藏品

    這款月桂葉造型鉆冕作為結婚賀禮于1920年11月中旬交付到客戶手中,使用的鉆石為拉布東納埃(La Bourdonnaye)伯爵夫人所有,完美展現了二十世紀CHAUMET世家的風格特質與精湛技藝。整個鉆冕洋溢CHAUMET世家最鐘愛的自然主義風格,成束的月桂枝葉與果實宛若古代象征勝利的桂冠,婉轉曲折的金鐘花造型花枝以完美的對稱格局彰顯經典的裝飾藝術風格。鉆冕中央的梨形鉆飾再度運用了尚美世家獨創的“錯覺畫法”技藝,卓爾不群。

    1904年到1914年之間,尚美申請了十余項以自己命名的專利技術,其中不少于三項專利是關于貴重寶石的鑲嵌方式。他科學技術創新方法無疑為寶石學發展史做出了巨大貢獻。19世紀80年代,他建立了寶石與珍珠的研究和鑒別工作室,通過使用射線照相、顯微照片、分光鏡多種手段,鑒別和分析寶石的完美程度及鑒定寶石真偽。當時第一批彩色合成寶石誕生。1902年,約瑟夫?尚美通過研制一種科學手段,能夠鑒別出天然寶石和合成寶石。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珠寶研討會也于同年召開。在他的演講“貴重寶石的光學效應”中,他詳述了寶石在紫外光下的熒光特性對于鑒定寶石的重要性。

    CHAUMET

    CHAUMET珠寶店寶石加工工坊

    約1900—1905年

    明膠干照相玻璃底板負片沖出的正片圖像

    約瑟夫?尚美帶領品牌攀登高峰。他曾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終生對寶石的迷戀:“帶著虔敬之心對待寶石與珍珠吧,這些大自然的造物如此美麗動人,不僅取悅我們的雙目,也愉悅我們的精神,驅散心靈的悲傷,值得我們珍愛。大自然將它們賜予人類,讓他們以此向景仰之人表達崇敬之情,無論是他人,還是神祗。”

    第三部分

    專屬格調:擁有CHAUMET,成為世家傳奇的一部分

    擁有CHAUMET——或者在CHAUMET定制作品,讓人感覺如此與眾不同!

    遠在弗森時代,CHAUMET的尊貴客人文豪巴爾扎克曾在1833年一封給情人漢斯卡伯爵夫人的信中寫道:“為了崇高的弗森俯允暫停制作冠冕和王冠,而屈尊鑲嵌令愛收集的石子,我需要卑躬屈膝拼命請求,并且時常離開我的隱居處,暫停修飾我那些可憐的句子。”這段話深刻地彰顯了弗森在當時巴黎珠寶界的顯赫地位,而在CHAUMET定制作品,則需要某種“請求”和“等待”。

    當然,這并不足以概括CHAUMET與客人關系的全部。在CHAUMET——準確地說,透過CHAUMET的作品,客人能夠獲得一種詩性哲思的交流,一種獨樹一幟的細節,一種寬廣的風格光譜,以及一種對情感延續的深刻呵護。而無論是哪種獲得,其中都飽含著極致的匠心。

    CHAUMET

    “蘆葦”胸針

    約瑟夫?尚美

    1893年

    金、鉆石

    漢諾威王妃私人藏品

    蘆葦在法國古典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著名的《拉封丹寓言》中就有一篇名為《橡樹與蘆葦》的故事,柔弱的蘆葦雖在風中低頭但從不會折斷,而貌似強大的橡樹卻在暴風雨中倒下。“柔弱,但從不會折斷”——既是蘆葦本身的特質,也是詩人從中攫取引申的啟迪。

    CHAUMET的這枚蘆葦胸針,莖干筆直、葉片狹長而充滿多道彎折。少一道彎折,人們或許依然能識別出它是蘆葦,但“柔弱、但從不會折斷”的意味將會大打折扣,從而缺少詩性的沖擊。

    這件用于緊身褶裙(也稱“緊身胸衣”)的裝飾,從尺寸到造型皆超凡出眾,成為十九世紀末自然主義珠寶的一大杰作。CHAUMET逼真地再現了蘆葦枝自由舒展,葉片自然彎折的狀態,仿佛在風中搖曳,由一根小小的鏈索系在一處,栩栩如生的一束蘆葦胸針便由此誕生。在“美好年代”時期,蘆葦作為金銀器中反復出現的主題,備受世人青睞。翻開珠寶藝術史,十九世紀末自然主義創作的篇章里,你會發現這件作品,因其從尺寸到造型皆超凡出眾,顯得如此出挑。

    CHAUMET

    羽翼冠冕

    約瑟夫·尚美

    1910年

    鉑金、鉆石、琺瑯

    私人藏品

    CHAUMET

    羽翼冠冕(局部)

    CHAUMET總是能在大的流行風潮中,找到別出心裁的切入點,把“有心人”才能品味與體會的細節,藏于杰作之中。20世紀初,受瓦格納歌劇《女武神》的影響,“羽翼”這

    一珠寶元素蔚為流行。這件CHAUMET的“羽翼”冠冕,暗含巧思,拉長的線條與緊密的羽

    毛排布形態構成纖長羽翼,但截取其中細節部分查看,作品中又隱藏著近似蕨類植物葉片的形象。把植物元素混用進動物主題,讓佩戴者擁有更廣義上的自然。值得一提的是,“羽翼”冠冕特別采用了可轉換式工藝,既是胸針,也可轉變為冠冕佩戴。

    佩恩?惠特尼夫人于1910年7月6日在紐約購買了這件這對羽翼上鑲嵌了566 顆鉆石及708顆玫瑰式切割鉆石珠寶的作品。她是美國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1896年她與哈利?佩恩?惠特尼結婚后,將自己家族的巨大財富帶到夫家,投資標準石油公司的生意。夫妻二人強強聯手,縱橫四海,無人能及。她熱愛珠寶,大力支持文化藝術,是紐約惠特尼美洲藝術館的創始人。她是CHAUMET在“美好時代”美國富豪顧客的代表。

    在CHAUMET的自然主義世界,你總能找到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這是因為自然本身并不總是優雅,它亦有狂暴激烈。而這也同時意味著,不論你熱愛自然的哪一面,不論你追求或喜歡什么風格,CHAUMET總能為你提供寬廣的選擇光譜。甚至說,多面的你,完全可以擁有多件CHAUMET,去表達豐富立體的自我。

    蜂鳥又叫天堂鳥。這枚精巧的蜂鳥造型飾品既可作為胸針佩戴,也可與一根羽毛搭配,化身為一款羽飾鉆冕。蜂鳥全身密鑲紅寶石與鉆石,以構思巧妙的鑲嵌方式逼真再現了每一根羽毛,整體造型輕盈靈動,完美捕捉住天堂鳥飛翔時刻的精巧與優雅。

    CHAUMET

    “蜂鳥”白鷺羽飾胸針

    貝阿媞絲?德?普蘭瓦與皮埃爾?斯特雷為CHAUMET創作

    1977年

    磨砂金、鉆石、青金石

    CHAUMET 藏品

    CHAUMET

    “鷹蛇斗”胸針

    約瑟夫·尚美

    1880年

    金、天然巴洛克珍珠、鉆石、紅寶石

    CHAUMET 藏品

    十九世紀以來,雀鳥護巢抵御爬行動物侵襲的主題一直頗受青睞,而鷹與蛇的爭斗則代表著天與地的較量,天使與魔鬼的抗衡。CHAUMET呈現了雄鷹與蟒蛇爭斗的動態場景,精心雕琢的金飾紋凸顯鷹蛇爭斗的激烈與強悍。與此同時,光澤皎潔的巴洛克珍珠、美輪美奐的鉆石和紅寶石又為這款胸針平添了一份夢幻般的神奇色彩。

    “獨角獸“夾式胸針

    勒內?莫蘭

    1965年

    青金石、綠松石、鉆石、金

    CHAUMET 藏品

    優雅的“蜂鳥”和激烈的“鷹蛇斗”,體現了敘事風格和動物品種的不同,但都是基于真實自然界的創作。除此之外,CHAUMET還運用無盡的想象力去呈現神話中的動物。1965年,勒內·莫蘭他創作了“獨角獸”夾式胸針。在他眼中,這一小物件象征著創意的一個轉折點。設計靈感來自用一塊狀如這種神秘生靈頭部的青金石原石。此外,獨角獸是一個他多次演繹的主題。他最早創作的珠寶作品中有一件青金石獨角獸座鐘,其鬃毛以海藍寶石和鉆石鑲嵌而成。——如此特別的神話動物作品,亦有獨特的主人。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擁有它。

    CHAUMET

    “繡球花”胸針

    弗朗索瓦-勒尼奧·尼鐸

    約1807年

    金、鉆石、紅寶石

    瑞士Einsiedeln修道院藏品

    對于客人而言,珠寶的最終抵達之處,絕多大多數時候都是情感。CHAUMET在為約瑟芬皇后之女奧坦絲王后(Queen Hortense)打造作品的時候,十分周到地考慮到這對母女之間——準確地說,兩位皇后之間,需要在CHAUMET這里獲得題材上與風格上的內在延續性。眾所周知,繡球花是約瑟芬皇后最喜歡的花園植物之一,而繡球花的法語“hortensia”發音與Hortense的名字恰好諧音,于是,這枚為“女兒”而作的胸針便順理成章、令人動容、又充滿驚喜地取材這種花卉。與此同時,約瑟芬一生所擁有的CHAUMET珠寶大多具有謙遜、細膩、優雅的風格,這枚胸針也完美地“繼承”這一特點,忠實還原了繡球花的厚重感,無限接近真實自然。

    一個家族的幾代人,可以擁有飽含風格與情感鏈接,但又完全不一樣的CHAUMET珍寶。“傳承”這件事,到了CHAUMET手中,可以變得高度個性化。那么,如果情形變成——一件珍寶在幾代人之間流轉,會不會就喪失了個性,只剩“傳承”二字的古典定義呢?

    CHAUMET

    CHAUMET

    “洛伊希滕貝格冠冕

    讓-巴提斯特·弗森

    1830-1840年

    金、銀、祖母綠、鉆石

    CHAUMET 藏品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頂冠冕,來自洛伊希騰貝格家族,是約瑟芬皇后的直系后裔。它由可拆卸的八部分組成,金銀質地托架上共鑲嵌698顆鉆石和32顆祖母綠,中央花朵的花心是一顆近13克拉的六角形哥倫比亞祖母綠,充滿一種謙遜與尊貴并重的質感(這種反差的結合也是法國貴族的特質)。這件佳作完美演繹了弗森(Jean-Baptiste Fossin)的自然主義風格,并擁有CHAUMET世家引以為傲的兩大特色——多用途轉換和可顫動式寶石鑲嵌。冠冕上的每朵花飾均可拆下,用作發飾或胸針,而且都能隨著佩戴者的移動而微微顫抖,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優雅而靈動。我們可以想象,家族中的每一代,每一位都擁有自己的佩戴方式,也因此,這件作品仿佛擁有無窮的生命力。

    在近兩個半世紀的歷史長河中,有著高級珠寶界中藝術家美譽的CHAUMET在其自然主義創作路線之下,持續用珠寶創作的方式,描摹自然之無窮,并不斷突破這一主題創作的極限——從花卉、草木、飛鳥的生動靈韻,到天海、云水、蒼穹的詩性壯麗;從麥穗分毫畢現的麥芒,到太陽放射而出的耀目光輝;從有形的碧波粼粼與雪花漫舞,到無形的微風陣陣與熱浪升騰……無論是人們司空見慣或難以察覺的,還是易于描繪或難以刻畫的,自然界中的一切均被CHAUMET收入眼底,通過藝術創想與卓越技藝,轉變為眾多源于自然又超然物外的珠寶藝術杰作,一件件作品也勾連交織出一個氣象萬千的CHAUMET“自然宇宙”。

    CHAUMET在自身這個無所不包的“自然宇宙”中,傾注了藝術家的創想、科學家的嚴謹、哲學家的思考,通過珠寶大師的卓越工藝賦予作品以靈性,在過去、在現在、在未來,持續創造、傳承穿越時空的永恒之美。

    上一篇:全球觀天下!讓朱珠連背5次的大包包,確實香

    下一篇:【新視野】趙露思何止是CP“斬女”!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无套内射| 亚洲午夜福利717|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亚洲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