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每日視點!笑不出來,是《脫口秀大會》和《奇葩說》的宿命?

    2022-10-25 15:59:34 來源:騰訊網

    今年的《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只有可憐的5.0分。網上罵聲一片。

    這境遇,讓我想起了同樣后繼乏力的語言類節目《奇葩說》。它從第一季的9分,一路滑落到第七季的6.8分。第八季更是遲遲沒有開播的消息。

    △如果《奇葩說》第七季不是有劉擎教授力挽狂瀾,這個分數估計只會更低。


    (相關資料圖)

    對于《脫口秀大會》和《奇葩說》的變味,我自然是惋惜的。

    畢竟這兩個節目,是現有的綜藝市場里,少數的仍有一定表達和思考的綜藝。它們也帶給過我很多歡樂。

    這段時間,可能是想找回丟失的快樂吧,我在反復觀看《脫口秀大會》和《奇葩說》前幾季的內容。

    看的時候,一邊感慨過去的豐富性,一邊無奈:我們還能擁有如此尖銳和有趣的節目嗎?

    它們的墜落,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我們都逃不開的“不可抗力”。

    它們誕生于網絡世界的狂歡

    在墜落之前,這兩檔綜藝,都是有開創性的。

    它們之所以會火,本身就和網絡文化有很大關系。

    2014年推出的《奇葩說》,在業內,被稱為“內娛網綜鼻祖”

    在此前,我們幾乎沒有見過如此有“網感”的綜藝:導師穿著蘇格蘭裙出場;

    選手外形獨特,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煙火”;

    辯題就像是社交媒體上摘抄下來的熱搜頭條——“領導傻X要不要告訴他”“精神出軌和肉體出軌哪個你更不能接受”,看上去就很吸引眼球;

    還有那句惡趣味十足的溫馨提醒——“40歲以上人群請在90后陪同下收看”,這調調明顯就是很對喜歡沖浪的年輕人的胃口。

    而《奇葩說》上線的這一年,在熱度榜上名列前茅的綜藝是:《極速前進》《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

    那時正值明星戶外綜藝熱潮,各家電視臺都在搞各種各樣的明星真人秀,把焦點集中在明星光環上。

    唯有《奇葩說》通過“奇葩素人”和“金句”殺出一條血路。

    《奇葩說》能突圍,原因也很簡單。

    新鮮啊、生猛啊。

    這些恰恰是那些充滿劇本和套路的明星真人秀所不具備的。

    素人選手可以在鏡頭前毫無忌諱地大談性錢和性,激動時會“爆粗”(節目組最初基本不會刪選手說的話,只會“嗶”掉關鍵詞),這種不加修飾的野生感就很能和年輕觀眾共鳴。

    好敢啊!我當年就是被這股“銳氣”吸引而垂直入坑。

    △第一二季是最敢說的,后面大家技巧多了,辯論上更專業,但是沒有了一二季口不擇言的生猛

    《脫口秀大會》也是在類似的網絡環境下催生的綜藝。

    雖然脫口秀這種喜劇形式,存在已久。以前電視臺還做過《今夜80后脫口秀》這樣的節目。

    但是,脫口秀能通過一檔綜藝破圈,主要還是因為它契合了網絡受眾的喜好。

    《脫口秀大會》之前,笑果先推出了《吐槽大會》。《吐槽大會》不算是原創的綜藝。《美國喜劇中心吐槽大會》2003年就有了。

    形式不算新,可是它的推出,瞄準了網絡“吐槽文化”盛行的風潮。即便吐槽的臺詞都是事先經過嘉賓同意的,但吐槽明星這件事,依舊給了很多人快感。

    《吐槽大會》成功以后,《脫口秀大會》則把這種“冒犯”帶來的快感,延伸得更廣。

    《脫口秀大會》的選手,不僅吐槽明星,也吐槽自己、吐槽生活。

    王勉第三季出圈那幾首歌,其實就是大家的互聯網嘴替

    他把我們心里對某些人、某件事的吐槽都說出來了。

    這種“冒犯”,在電視綜藝上是看不到的。因為電視節目,追求的是合家歡。否則王勉上某聯歡晚會,就不會從脫口秀大王變成氣氛大王了。

    所以,無論《奇葩說》還是《脫口秀大會》,都是植根于網絡的綜藝。

    網綜,在2014年那會兒以及《吐槽大會》試播的2016年(正式播出是2017年),都還不算特別多。

    它們代表某部分小眾文化對主流(電視綜藝)的沖擊。作為少數派,它們是生猛且尖銳的。

    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另一種思考方式

    新鮮、生猛,但不等于“獵奇”。

    《奇葩說》和《脫口秀大會》前幾季能積攢起口碑,是因為它們帶來了新的表達和思考方式。《奇葩說》通過辯論,讓觀眾站在不同的立場去思考同一個問題。

    辯題沒有正確答案,有一些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經過選手一番唇槍舌戰之后,突然又覺得那個原本我們不認同的持方變得可以被理解了。這就是我喜歡《奇葩說》的原因,它展示了“非黑即白”之外的多元性。

    《奇葩說》里很多辯題都給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他們公開談論“性”;他們不忌諱說“生死”;

    他們還把人性延伸到各種腦洞大開的科幻選題。

    我至今還記得“該不該鼓勵絕癥病人”這個辯題對我的“當頭棒喝”。“鼓勵的話會關閉真正溝通的話語。”在死亡面前,我們要學會面對而不是逃避。

    這些辯題邊界很廣。有時候選手為了贏,會踩過線。

    馬東總會及時喊停,把辯題引導回大眾可以接受的方向。

    比如第二季“好朋友可不可以約”,大家的辯論有點過于著重于“約”這種行為本身。馬東見勢頭不對,終止了辯論。

    由此可見,《奇葩說》并不是想通過抓馬的辯題吸引流量。他們想做的,是在當前的輿論環境里撕開一個口子,去探討一些更開放、前沿的問題。問題不一定有答案,但“能被討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往下三路走,不是《奇葩說》的初衷。

    所以,哪怕打著“奇葩”的旗幟,但大部分選手都是有著獨立思考能力的各行各業的精英。

    我個人以前最愛腹黑魔王黃執中,現在則鐘情“咆哮警察”歐陽超。

    因為后者,他打動人的地方,不在于辯論技巧有多高、觀點有多犀利,而是他永遠用力永遠真誠的表達。

    他就是非常認真地傳播自己內心的正能量,并且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浮夸比喻讓人捧腹大笑。

    “你這個男權至上,睪丸酮爆表的α大猩猩!”

    “比如有一首歌,我想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去東京和巴黎,都不順路的!”“根正苗紅”但又“荒誕無比”的歐陽超的存在,說明了,不是特立獨行才叫“獨特”。只要你敢于做自己,大膽地表達自己,也一樣是有趣的靈魂。這就是世界的多元性。

    歐陽超是因為喜歡脫口秀,而上了《奇葩說》。

    在《脫口秀大會》沒有出圈之前,《奇葩說》的舞臺上,也有不少像歐陽超這樣的脫口秀愛好者。第七季的亞軍小鹿,就是資深的脫口秀演員,也在今年上了《脫口秀大會》第五季。這兩個綜藝,是有共通之處的。

    它們一樣鼓勵獨立思考,一樣需要獨特的表達方式。但和《奇葩說》不同的是,《脫口秀大會》更強調“好笑”和“幽默”。

    “喜劇不是殘酷的,生活是殘酷的,喜劇只不過是幫你展示這種殘酷,甚至可以化解一部分。”李誕理解的喜劇,其實和大張偉口中說的“脫口秀和搖滾一樣有力量”是同一個意思。

    生活很操蛋,但我們要學會笑著面對。

    當那些沉重的、殘酷的東西,被我們寫成段子,那份壓抑和痛苦似乎也消減了。楊笠和思文都在臺上講過親人的死亡,偉大爺講了他媽媽得阿爾茲海默癥的事。

    呼蘭說的那句“說了這么多,其實什么都沒說,就好像過去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其實啥也沒發生”,也很值得再三回味。

    脫口秀舞臺上的女演員,也在努力表達非常難得的女性視角。

    這個我以前有寫過,女性能夠在舞臺上,敢于調侃、冒犯,展現自己的幽默感,這件事本身就很值得鼓勵。先有表達,才會有改變。

    《奇葩說》和《脫口秀大會》都有嘗試在“表達”這個領域走得更遠。

    △我永遠支持脫口秀女演員

    為什么越來越不好笑了?

    盡管做過嘗試,但《奇葩說》和《脫口秀大會》歸根結底是一個娛樂節目,一個綜藝,他們還是需要迎合大眾的。

    一季不如一季,這是大部分綜藝都會遇到的瓶頸。

    畢竟觀眾是有審美疲勞的,如果只是重復不創新,很難繼續保有吸引力。而《奇葩說》和《脫口秀大會》更復雜一點,他們更像是一個職場,因為制作方米未和笑果本身就是一家公司,選手大部分是他們的員工。

    所以,這里面就會有“抱團”的問題。《奇葩說》因為這個問題,不只鬧過一次了。而《脫口秀大會》,今年則因為“內部梗”濃度超標而頻遭吐槽。

    為了走向大眾,節目本身也會做一些妥協。

    比如節目會請一些明星做“嘉賓”,請到有綜藝效果且能說會道的,當然是錦上添花。請得不好,就是反效果。比如:宋丹丹到《奇葩說》,周迅那英到《脫口秀大會》。

    而《脫口秀大會》里拉宏桑的晉級,讓所有看過前幾季的觀眾都迷惑不已,這說的是脫口秀?但B站up主淘汰脫口秀資深演員這樣的話題熱度,則是妥妥能沖上熱搜。

    然后,因為這兩個節目的選手,都是素人出身。而且又是一群自我意識特別強、很難被管理的素人。

    所以,這里面埋的雷也不少。

    這兩個節目出事的選手我就不數了。(我這篇文章截圖也在盡量避開有爭議的人)現在在視頻網站上,《奇葩說》第一季和第三季都下架了,第一二季《脫口秀大會》則是大面積刪減。

    △楊蒙恩第三季這句吐槽很精準。

    節目內部運作有問題。節目外部的輿論環境,也在變化。一些過去可以說的,現在好像又不可說了。

    《奇葩說》的辯題,越來越雞毛蒜皮,被熊浩吐槽像“牛粑粑一樣爛”。

    楊笠的“普信男”引發的大規模網暴,似乎讓整個節目組都得了ptsd,導致這一季很多段子都被刪。

    這個問題也不能只怪節目組,楊笠去年說過,在“普信男”事件后,她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去說開放麥。

    如果環境是寬容的,他們也不用這么擔驚受怕。

    還記得上一季的脫口秀大王周奇墨,在總決賽的段子最后補充了一句:“如果這一季我們哪個演員的段子,讓你感受到了冒犯,請你聽我解釋,我們只是玩玩。”

    太多的不可說、不能說,磨掉了《奇葩說》《脫口秀大會》原本的“銳氣”。

    被刪減的語言,還能有力量嗎?

    我相當懷念當年那個百無禁忌的《奇葩說》,雖然那時的節目制作是那么的粗糙,雖然大家也有點口沒遮攔,但那是一個個性張揚、熱血沸騰的互聯網時代。

    我們都沒有壓抑自己的天性。

    真的好懷念范湉湉這句話。

    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這么野性的呼喚了。

    無論他/她說得對不對,表達是更重要的。

    每個人都能快樂5分鐘的前提是,每個人都能自由表達5分鐘。

    前提不存在,快樂這個結果自然也沒辦法成立。

    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無能為力。

    喜歡的綜藝日漸無聊,喜歡的演員欲言又止。

    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環境。能做的,就只是作為個人,保持對表達的尊重。

    前陣子,我和朋友去聽了一場線下脫口秀,找回了遺失已久的快樂。

    那一場,有孟川、偉大爺、皮球、陳曉靖。講得最好的,是偉大爺和陳曉靖。偉大爺說,這些全是線上沒法說的東西。

    雖然線下人少,但大家都在認真聽呢。我當下有點感動,真誠的表達永遠打動人。

    就好像我寫這篇文章,也許也沒多少人看。但我還是想表達。我們曾經擁有一個語言多么豐富的世界。我不想:失去它。

    上一篇:每日簡訊:25歲單親辣媽離婚后帶娃和閨蜜合租:讓人意想不到的幸福發生了…

    下一篇:當前快播:沒有人能夠永遠年輕,但希望她是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91亚洲自偷在线观看国产馆|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