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作為一名時尚設計師,鄭瑞雨希望通過時尚將不同種類的隱形傳統手工藝推廣到更大眾的平臺,并讓更多人通過時尚對這些傳統手工藝產生興趣。越來越多的快時尚摧毀了“等待的快感”,時裝與其他材質碰撞的驚喜也慢慢消磨殆盡。雖如今高科技機器可以替代大部分手工藝,但純手工制作技法所蘊含地是多一分的靈動,這份用雙手制作的靈動是一股能夠吸引觀者更多注意力到一個物體上的魅力。
-
如何讓服裝在一種有趣的方式中“被注意”是在這個系列中一直被思考的問題。中國傳統軟木畫工藝被設計師鄭瑞雨運用在這個系列中。鄭瑞雨來自福州,軟木畫是“福州三寶’之一,一座城市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系列準備開始一年前,鄭瑞雨進行軟木畫學習,不斷討教七八十歲以上的老藝人。關于日記這件事,鄭瑞雨認為是對她生活的記錄。她說她深受傳統文化的成長背景影響,也很幸運曾經受過中國美術學院和帕森斯設計學院這兩所世界高校的教育影響。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服飾保持平衡,不再僅是舊時尚,而是成為設計中的目標。在木雕中不再是局限于中國傳統景色雕刻,而有紐約街頭或地鐵等標志性生活化景色。鄭瑞雨說:“這才是日記的樣子,這是我的背景和我的故事,是我對情感的記錄也希望能通過時尚引起更多人的情緒共鳴與關注,《The Wooden Diary》系列是關于回到哲匠精神的水平,每件裁片都有獨特的質感和情感內容。”鄭瑞雨希望她的故事能讓時尚,作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去探索如何應用傳統工藝并創新,且是一種通過物體與身體去進一步表達的的情感工藝。
-
?在《The Wooden Diary》這個系列作品中,家具成為手工藝記錄與見證的的一個載體。設計師鄭瑞雨想以一種新的設計將中國傳統文化技術和家具融入時尚。家具作為一個故事發生的載體,對應身體是衣服的載體,新的廓形也就由此誕生了。該系列廓形有明顯的家具特征,在特定的動作下服裝可以擺放回傳統家具上。設計師鄭瑞雨說:“我希望我所運用的傳統文化不是old fashion,而是有驚喜的,不想以‘過分傳統’的方式去完成‘傳統文化’的展示。如何平衡傳統與創新是在這個系列被反復思考的問題。” 在結合家具元素和服裝結構的過程中,設計師鄭瑞雨找到了系列的輪廓與身體廓形來表達故事,傳統與現代結合之美,從過去,向未來。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