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佳建筑攝影獎
(資料圖片)
中國作品占了一半
上海地鐵豫園站,入圍建筑攝影獎PORTFOLIO CATEGORY作品集組別
上周,一年一度的世界建筑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簡稱WAF)在里斯本落幕。
世界建筑節是國際建筑界規模最大、聲望最高的盛事之一,頒發的獎項代表了業內前沿水平,素有建筑界奧斯卡之稱。
作為它的重要部分,今年的最佳建筑攝影獎結果也已出爐。
中國攝影師郭哲拍攝的上海永嘉路口袋廣場,憑借對建筑與人關系的細膩記錄,拿下了評委會總獎冠軍。
其實,此次從64個國家挑選出的23組入圍作品中,一半都來自中國。
它們有些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地標,有些你可能從未注意過,卻因為攝影師瞬間的捕捉,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01
國內建筑占半壁江山
城市不為人知的一面
上海地鐵豫園站,入圍建筑攝影獎PORTFOLIO CATEGORY作品集組別
嘉瀾庭口袋廣場
上海
Buildings in Use使用中的建筑物
這次斬獲總獎的口袋廣場,位于上海徐匯區永嘉路309號,梧桐區的核心地帶。
周邊住宅眾多,地段寸土寸金,幾乎沒有供大家休閑的公共空間。而這座僅700多平方米的袖珍廣場,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歇歇腳、逃離繁忙都市的出口。
攝影師郭哲路過這里時,正好看到工人們在午休時間躺在公園的長凳上休息,或坐或臥,玩玩手機、打個盹,享受難得的安靜和放松,于是拿出相機記錄下這個時刻。
比起冷冰冰的建筑本身,這張照片因為有了人的加入,更能體現出城市的溫情。
攝影??郭哲
豫園地鐵站
上海
PORTFOLIO CATEGORY作品集
去年年末剛開通的上海地鐵14號線,因為高顏值頻頻出圈。其中,豫園站還被設計網站Dezeen評為全球十佳當代地鐵站之一。
攝影??Zhang Xiuning
它的大廳以“上海脈搏”為主題,在天花板上打造了一系列蜿蜒的燈帶,可以變換各種顏色,靈感來源于黃浦江水和豫園燈會。
這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豫園站震撼的視覺效果,是對科技感與藝術性的融合。
攝影??Zhang Xiuning
攝影??Zhang Xiuning
攝影??Zhang Xiuning
前灘太古里
上海
MOBILE CATEGORY手機拍攝
每年建筑攝影獎會有一個專門的組別,用于表彰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上拍攝的照片,今年的主題是“橋梁”。
圖為iPhone拍攝的上海前灘太古里。夕陽晚霞中,人們悠閑漫步在江邊,站在商場上空80米長的“悅目橋”上,欣賞對岸的風景。
攝影??王海璐
楊麗萍表演藝術中心
云南大理
Exterior建筑外部
楊麗萍表演藝術中心坐落在大理蒼山與洱海之間,是一座占地8155平方米,耗資1.5億元打造的地標。
建筑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劇場,而入圍照片取景的是連接它們的屋頂,由木材編織而成,就像大地上的鳥巢,在青山綠水中絲毫不顯得突兀。
同時,這種稀疏多孔的構造,也讓光線可以進入其中,感受天光云影的明暗變化,模糊了建筑與自然的界限。
攝影??Alex Chan
馬蹄寺
甘肅張掖
Exterior建筑外部
馬蹄寺始建于1600年前,因70多個大大小小的石窟和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聞名。
因為懸崖很高,你可能很少有機會從照片中的平視視角觀察這座寺廟。事實上,攝影師也發現用相機拍不到它的正面,所以選擇了無人機,才有了這樣罕見的取景。
仔細看,通往山頂幽暗曲折的長梯上,有人正依靠著欄桿正在休息,也被攝影師定格在畫面中。
攝影??Eric Sieidner
山谷音樂廳
河北承德
Interior建筑內部
山谷音樂廳位于河北承德金山嶺,不遠處就是明長城遺址。如同一塊天外飛來的巨石,降落在在幽靜的山谷間。
內部階梯狀的觀眾坐席,由灰色混凝土澆筑的“石塊”層層堆疊。置身其中,猶如走進了遠古洞穴。
音樂廳頂部有一處不規則的開洞,看似隨意,其實大小和形狀都經過了嚴謹的計算,保證吸聲效果。??
沒有演出的時候,也可以坐在洞口灑下的陽光中,獨處,冥想,聆聽微風、蟲叫、鳥鳴,靜靜欣賞大自然的樂章。
攝影??胡康宇
歸元禪寺
湖北武漢
Sense of Place地方感
歸元禪寺,1658年興建,是武漢的標志性地標。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這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寺廟被都市的高樓大廈包圍,形成了一幅傳統與現代碰撞的奇景,因此入圍“地方感”大獎。
攝影??Jerry Yu
石林
云南昆明
Sense of Place地方感
昆明石林因獨特的地貌聞名于世,被聯合國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風光”。
照片的拍攝時間正值12月,而溫暖的昆明依然秋意盎然。生長在石林中的樹木開始有了紅葉,各種色彩層層疊疊,分外好看。
一座六角小涼亭隱藏在林間,完美融入自然,被攝影師用無人機拍下。
攝影??eseidner
鲗魚涌
香港
MOBILE CATEGORY手機拍攝
如此高密度的住宅,一看就知道是在香港。位于東區柏架山下的鲗魚涌,以前是香港的工業區,現在被密密麻麻的樓房填滿。
一座人行天橋橫貫其中,讓擁擠的空間更錯綜復雜。
照片由手機拍攝。
攝影??沈志強
寶安國際機場
廣東深圳
PORTFOLIO CATEGORY作品集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空中飛人們一定都很熟悉了。它的T3航站樓以海洋魚類蝠鲼為創作靈感,讓人聯想到一條從海里躍起的巨大飛魚。
機場大廳的白色網狀天花板,未來感十足。
攝影??Hu Kangyu
攝影師說,因為工作原因,他經常從深圳機場飛往世界各地,“我很喜歡這個機場,盡管它很大,但看起來很輕盈,光影效果豐富,我特別喜歡它設計中的編織感,所以每次候機的時候,都會找各種角度拍照。”
攝影??Hu Kangyu
攝影??Hu Kangyu
攝影??Hu Kangyu
攝影??Hu Kangyu
NAGNAG中古店
重慶
Interior建筑內部
這家中古店在李子壩街區,依山而建,可以俯瞰嘉陵江水,頗有山城特色。
它的內部是一片開放式的錯落黑白空間,干凈的墻面倒映出周圍樹林的綠影搖曳。
頭頂縱橫交錯的吊燈,靈感來自香奈兒經典的菱格紋理。
照片入圍了建筑內部組攝影獎。
攝影??Jiang Zhenyu
02
世界各地的美好建筑
意義不止于顏值
橋,攝影??StephaneNavailles,入圍建筑攝影獎MOBILE CATEGORY手機拍攝組別
賈加爾小學
伊朗Seyyed Bar
Sense of Place地方感
建筑攝影獎的總獎有兩名,獲得評委會冠軍的是上海永嘉路口袋廣場,而獲得WAF代表冠軍的是Deed Studio拍攝的賈加爾小學。
學校位于伊朗小村莊的一片廣闊田野中,是當地為了改善村民的教育環境而建的。
最特別的是它的外墻,上面有一系列不規則形狀的孔洞,讓這里成為了鄰里居民們的聚集地,既是學校,也可以作為兒童游樂區、圖書館、電影院……
攝影師記錄下了村里的男人們聚集在墻洞里用手機看足球比賽的一刻。
攝影??Deed Studio
范德比爾特一號大廈觀景臺
美國紐約
Buildings in Use使用中的建筑物
紐約新晉地標“天空之鏡”也入圍了這次大獎。照片中是范德比爾特一號大廈的觀景臺,覆蓋整個室內三層的大片鏡面空間,帶來極高的顏值。
它由知名建筑事務所Sn?hetta打造。向窗外望去,天空觸手可及,還可以飽覽中央公園和哈德遜河的美景。
在很多景點,游客太多可能會破壞整體氛圍。但在這里,人的存在反而會創造出更豐富有趣的投影。
攝影??Xi Chen
東京國際會議中心
日本東京
Buildings in Use使用中的建筑物
東京國際會議中心,由知名建筑師Rafael Vinoly打造,以大面積的玻璃結構為特色。
圖中,人們走在玻璃地板上,恰巧構成了明暗對比強烈的對角線。評委稱贊這張照片有“出色的構圖和巧妙的光線平衡。”
攝影??Tom Ponessa
Marie-Elisabeth-Lüders-Haus議會大樓
德國柏林
Exterior建筑外部
柏林議會大樓的一角。巨大的正方體建筑上鑲嵌著四面圓形窗戶,外墻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材質,頗具現代感。
騎行者從大樓下方經過,為畫面增添了趣味和活力。
攝影??Marco Tagliarino
文化博物館
意大利米蘭
Interior建筑內部
米蘭文化博物館,前身是一片工業區,被改造成了由半透明玻璃和混凝土打造的藝術空間。
照片中展示的是它的天花板,柔軟的曲線、剔透的色澤,仿佛走入夢境,被攝影師稱為“靈魂的形狀”。
攝影??Marco Tagliarino
地熱發電站
意大利托斯卡納
Interior建筑內部
意大利的一座地熱發電廠,攝影師來到塔內,拍下升騰的滾滾蒸汽。
攝影??Fabio Sartori?
動物棚屋
比利時Lissewege
Sense of Place地方感
在比利時的鄉村,田野中有很多簡陋的棚屋和谷倉,是給動物準備的庇護所。
攝影師發現,這些小房子幾乎從來沒有人關注過,但其實形態各異、顏色豐富,有種飽經風霜后滄桑的美。
他走遍了比利時,用相機記錄下布滿苔蘚和銹跡的小木屋在迷霧中若隱若現的樣子。
攝影??Servaas Van Belle
立體迷宮
泰國Bang Saen
Buildings in Use使用中的建筑物
位于泰國沿海城市Bang Saen的紅色立體迷宮,設計的初衷是給親子提供游樂設施。
建筑師考慮到,當孩子和父母同處一個空間中,交流不免尷尬,因此希望借攀爬迷宮,給他們創造輕松互動的機會。
攝影??Jiang Zhenyu
伊斯坦布爾機場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PORTFOLIO CATEGORY作品集
繁忙的伊斯坦布爾新機場,整體規模近7600萬平方米,旅客吞吐量可以達到2億人次。
這組照片拍攝了黃昏和黑夜的機場不同時段的美。在夕陽和夜幕的襯托下,這座龐大建筑展現出更多層次。
它也獲得了大賽“作品集”組別的專家評選第一名。
攝影??Simon Kennedy
攝影??Simon Kennedy
攝影??Simon Kennedy
攝影??Simon Kennedy
攝影??Simon Kennedy
盒子屋
英國倫敦
Exterior建筑外部
這張照片拍攝的不是什么地標建筑,只是攝影師在倫敦北部郊區散步時無意中撞見的小房子。
“當時街道空無一人,出奇地安靜,讓我有機會更仔細地探索我生活的環境。我才注意到,原來天黑后,白天熟悉的街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相信,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在家門口就能拍出無數有趣的照片。”
攝影??Ray Knox
歐洲和地中海文化博物館(MuCEM)
法國馬賽
MOBILE CATEGORY手機拍攝
法國馬賽被指定為“歐洲文化之都”后,以歐洲和地中海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應運而生,外形是一個巨型網狀立方體,造價約1.91億歐元。
頂部通往博物館的人行天橋,長約115米,既方便了交通,也喻示著地中海是連接不同文化的交匯點。
攝影??Thibault Jorge
文、編輯/strawberry
圖片信息來自WAF官方網站,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