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術家對時尚圈的吸引力有多大?
“我們的朋友”谷愛凌真是純純的天才少女啊!整個2022年,拿獎拿到手軟不說,年末還直接以全部滿分的成績結束大學第一學期!
(資料圖片)
“年終報告”的配圖背上了LV的新包包。
啊!差點忘了,我們公主掙錢、玩耍也一點沒耽誤,還是“全力以赴”的代言人呢!
不止愛凌,不少明星也紛紛在社交平臺曬出有彩色波點裝飾的LV包袋,魔性的配色和圖案,洗腦力滿分。
看到吳宣儀的“小南瓜”或許你能找到這一系列被明星瘋狂寵愛的答案?沒錯,大家熟悉的Louis Vuitton x Yayoi Kusama(草間彌生)時隔十年,再度重出江湖!
吳宣儀街拍圖片來自微博@RomanticBetty_吳宣儀
10年前,以草間彌生標志性的波點為主要裝飾元素的合作系列就以極強視覺沖擊力大獲全勝。
10年后,二者再度聯名,以LV重拳出擊、聲勢浩大的宣傳拉開序幕。
率先釋出的廣告大片由攝影大師 Steven Meisel 掌鏡, 超模Gisele Bündchen、Anok Yai、孫菲菲共同演繹,接下來還將有 Christy Turlington、Liya Kebede、戴文青木等超模加盟。
東京熱鬧非凡,原宿街頭的裸眼3D、東京塔變“波點塔”……隨處可見的“大手筆”。
已經93歲的草間彌生親力親為,以標志性的波波頭形象出演廣告大片,也把她對波點的無限想象融入到了各個產品當中:從手袋到男裝、從女裝到墨鏡、從香氛到鞋履以及配飾。
金屬波點以不同尺寸的銀色球體的形式被手工嵌入女士皮具之中,經典手袋配上不同風格的波點,有趣吸睛。
2022年5月,Louis Vuitton 2023圣迭戈早春秀場
草間彌生希望用無限波點丈量宇宙,當然也包括Louis Vuitton。黑白、紅白、黃黑、紅黑,無限波點在服裝、鞋履、皮具上蔓延綻放。
除了經典的波點、南瓜以外,還有一眼難忘的花卉圖案。迷幻的花卉點綴包袋之上,花瓣蜷曲與伸展都是生命短暫又可貴的永恒,同樣彰顯草間彌生對于無限、永存的熱愛。
再看看草間彌生的藝術作品在拍賣市場的成交價,這些包包哪里是時髦單品,分明是赤裸裸的收藏品!
無獨有偶,Stella McCarney也于2023春夏膠囊系列再度攜手奈良美智,詮釋奈良美智所倡導的行動主義。奈良美智標志性的可愛動物元素和洞悉一切的大頭女孩出現在服裝上,分外奪目。
回溯過往,時尚圈與日本藝術家的合作不僅常見,還次次都是聲勢浩大的樣子。
2019年,Dior Homme秋冬系列將秀場搬到東京,現場矗立起一座高達12米的炫目機械姬。DIOR創意總監、秀場策劃人Kim Jones與空山基初次見面,便約定了合作,在他看來:“日本有村上隆和草間彌生這樣的世界級藝術家,空山基和他們在同一水平,卻沒有得到同樣的評價。”
那一年,未來賽博朋克主義席卷街頭,不可謂是不成功。
村上隆標志性的太陽花元素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時尚圈。去年,宇舶HUBLOT推出的黑色鉆石太陽花聯名款瞬間被搶空,今年再度以彩色款拉滿視覺感,這款腕表也成為品牌歷史上第一枚溢價腕表。
火到同步推出NFT藏品的那種!
為何時尚品牌總是不約而同地選擇日本潮流藝術家?今天COCO和你一起找找答案。
二戰過后,作為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日本,在保留其自身文化獨特性的前提下,本土藝術家們將打破文化邊界、大眾化的西方波普藝術形式與日本浮世繪、動漫等元素結合,創作出了具有平面化、卡通化、裝飾性的高識別度日本當代藝術。
作品來自 日本藝術家松本城(?Seiji Matsumoto)
草間彌生、村上隆、奈良美智被并稱為日本當代藝術三劍客,他們的作品都有著以上極具辨識度的特點,這就等同于時尚品牌的Monogram,是他們獨有的標識和記憶點。
其中村上隆便是“超扁平”風格提出者,他成立的藝術工作室Kaikai Kiki著重培養、挖掘超扁平藝術家。由他創作的太陽花、Mr. DOB等經典圖像,充滿“幼稚力”,以卡通形象和色彩斑斕打造了一個扁平又可愛的藝術王國。
村上隆
村上隆 x PORTER 聯名系列
扁平化視覺極大拓展了藝術外延的可能性,與時尚相融更易于形成被大眾接納的當代美學風格。
GCDS x 海賊王
另外,日本趣味化的視覺圖也明確挑戰了精英文化的崇高至上與不可褻瀆,使得它們被廣泛的大眾群體喜聞樂見,有了如魚得水的成長空間。
正如草間彌生的代表性符號——波點和南瓜就有著強烈的洗腦效果。在她的藝術世界里,波點、南瓜、花鳥魚蟲有著獨屬于自己的解釋項:波點是細胞和分子,是生命的基本元素,是來自宇宙和自然的信號,它們具有使不同事物之間產生奇妙聯系的神奇魔力;南瓜據說有著讓足草間彌生足夠精神安定的魔力,透著詩意般的寧靜安詳。
放眼全球百花齊放的當代藝術,日本藝術家能在其中成為最亮眼的版塊與他們成熟的藝術風格息息相關。藤原浩的閃電、擅用指尖描繪大眼長身女孩的六角彩子……各路日本藝術家都很懂扁平化洗腦藝術創作這一套。
藤原浩fragment design X?星巴克Starbucks
六角彩子
有人稱日本當代藝術更像是“新波普”,他們通過動漫化、孩童般的形象建立與世界溝通的藝術話語體系。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扁平的視覺畫風所實現的,更是要依靠如今無所不在的商業化與娛樂化的力量加持。
日本各個板塊都有著標志性的領軍人物,包括時裝設計、視覺藝術、平面設計、油畫、漫畫和版畫等等,進而創造出了肥沃的本土藝術環境。
作品來自日本國寶級平面設計師田中一光
藝術通過設計創造符號,經由藝術評論家筆下的爭辯和現當代的展覽形式被人們看到,與之同頻共振之后產生消費。其中日本藝術家善于學習與內卷式高產的創作環境,構成了日本藝術商業化金字塔的堅實基層。
受困于歷史原因,在那個戰后亟需恢復經濟的年代,日本當代藝術的發展略顯疲軟,市場幾乎不具備本土藝術的話語權。正因如此,如今大多數能叫得上名字的日本當代藝術家都有過旅居歐美的經歷,游學、辦展……作為東方面孔的他們,或許曾四處碰壁,或許曾遭受非議。但堅持創作與熱愛的決心讓他們最終獲得了海外市場的支持,在廣闊的藝術界站穩腳根,也為后來走入國際市場的日本藝術家打開了的天地。
山本耀司于1981年首次亮相巴黎時裝周
面對善變的市場,日本藝術品市場總能“窮則思變”。
延續適應歐美市場的創新模式和發展方向,注重海外市場投入的同時,積極擴展本土藝術品交易市場。這一代的日本藝術家堅持,藝術世界是自由的,它理應被大眾共享。因此在商業的助推下,日本當代藝術走入畫廊,步入展廳,也開始一點點放下藝術原本的孤傲、邁向市場。
從某種程度來說,市場的活泛,才能更多、更好地培育和輸出優秀的藝術家。
蘇富比呈獻「松山智一:天真的幸運」
草間彌生曾為了前衛藝術在1957年至1973年間旅居美國,往返東京與紐約,通過藝術進行自我救贖。如今93歲高齡的她依然奮戰在創作的一線,“筆耕不輟”,她說此刻仍是她創作新藝術的重要時機,自己無法想象不做藝術家之外的人生。幻覺怪相如影隨形,為了抵抗身心障礙,她不停地畫,讓波點無限呈現在畫中、雕塑上,在她目所能及的所有地方。
草間彌生始終希望自己向上看,攀更高的峰,征服更遠的遠方。頂尖藝術家尚且如此,日本藝術環境有多卷不言而喻。
草間彌生與她的《無限的網》?
屢屢拍出高價作品的奈良美智則是走低調與高產并存的路線。僅僅2019年,他的成拍作品就高達263件,大眼小孩的影響力由此跨越時空邊界,收割著海內外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小孩或可愛、或慍怒,或懵懂,將年少的叛逆與童年的焦慮融為一體,極具辨識度。橫跨多種媒介,評論家和藝術家的關注度與日俱增,也推動了奈良美智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一次又一次以高價成交。
日本藝術家從不被評價和看法所累的,他們的創作自由游刃有余地扎根在商業化之上,作品潮流化、年輕化是他們的創作法寶。他們不抗拒把自己活成了藝術商人,主動介入大眾消費與傳播之中去,執拗地用藝術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奈良美智《背后藏刀》
2000年 作
成交價:195,696,000港元
奈良美智作品《行蹤不明》
成交價:1.23億港元
時尚品牌總是選擇日本藝術家合作,無疑是看重他們本身可以量化的藝術價值,而對于日本藝術家而言,他們得到的遠不止是商業價值。不斷嘗試新的突破讓他們總能保持生生不息創作熱情,也讓他們的知名度、影響力進一步拓寬到未知的領域。
而留給消費者的問題——為藝術買單是否值當?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圖片來源:品牌 / 新浪微博?/ Ins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