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為可持續發展而同謀的大趨勢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成為了各大領域不約而同采取的策略。這場綠色工業革命和綠色發展競賽,其意義堪比歷史上的歷次工業革命。毋庸置疑,領先者將在世界舞臺上長期占據引領地位,為人類帶來長遠福祉。同時,綠色改革本質上也是一場在應對氣候變化、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謀福祉的共同目標下,占據經濟制高點的競賽。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
(相關資料圖)
雖然其他領域將可持續發展改革看作一場企業間公平且激烈的競爭,但對于時尚產業中的企業與品牌來說,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詞從來不曾是“競爭”,而是合作與共贏。也正因為如此,在剛剛過去的 2022年,盡管面臨著來自市場端與供應鏈的重重挑戰,但全球時尚產業可持續發展改革的步伐卻絲毫沒有減緩。
后疫情時代,可持續發展不僅改變了時尚的傳統形態,更顛覆了時尚的表現形式以及人們的消費模式。在科技創新的賦能下、在資本市場的鼓勵下、在更多新生代力量的推動下,時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議題邊際正不斷擴大,商業與責任之間的平衡之法也逐漸清晰可見。
已辭舊、正迎新。正值時尚產業逐漸打開有關 2023 的無數期待與憧憬之際,WWD 中文版通過發布《時尚產業風向與趨勢洞察報告?可持續時尚篇》,獻禮全球時尚產業在下一個十年的重要里程碑。
轉售業務成為 2022?時尚產業一大投資標的
盡管全球經濟逆風,宏觀層面的確在一定程度抑制了消費者的生活支出能力,但進一步看,也在結構性地改變著消費者對于時尚單品價值和所有權概念的認知。
近三年,疫情引發的消費信心下降,讓性價比更高的服飾租賃與二手服飾買賣愈發受到消費者的關注與喜愛,但這卻并不完全等同于全球大蕭條時出現的“口紅經濟”。
BCG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二手市場價值達到 1000 億至 1200 億美元。回收與轉售將成為未來最熱門的時尚潮流趨勢之一。
Hugo Boss、Ganni、Michael Kors Marimekko、Tommy Hilfiger、Selfridges、Neiman Marcus、Steve Madden、Dolce Vita……
據不完全統計,2022 年已經有十余個時尚品牌與零售企業發布了開啟轉售服務項目的消息。這樣的趨勢不僅僅意味著時尚品牌與企業正在著力推動、實現著時尚循環經濟,也說明他們不再抵觸轉售,希望將其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確保能夠在這個規模不斷擴大的二手轉售市場分得屬于自己的一杯羹。
Marimekko?Pre-loved?轉售項目為可持續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2022 年4 月,全球目前最大的時尚轉售平臺 ThredUp 宣布推出月度轉售指數Recommerce 100,跟蹤在美國市場銷售二手商品的時尚品牌與零售商的轉售情況。ThredUp 首席執行官 James Reinhart 表示:“按照目前的速度,2022 年新開設的轉售商店數量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多的。這種加速是積極的信號,但要對時尚行業產生更大的影響,需要品牌與零售商進行更多有意義的投資。”
ThredUp 發布的《2022 Fashion Resale Market and Trend Report》報告則顯示,二手交易正成為一種全球現象。全球二手衣物市場的增速是全球衣物市場增速的三倍,2022 年的增速預估將達到 24%,預計到 2026 年,整個市場規模將增長 127%。其中,技術的發展與線上購物平臺購買商品的便利性將成為轉售交易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到 2024 年,轉售市場 50% 的收益都將來自于線上平臺。70% 的消費者都表示與 5 年前相比,購買二手時尚商品更加簡單、方便。
消費模式上的深層次轉變也吸引了資本的注意。2022 年,“轉售”成為了可持續時尚領域最熱門的融資關鍵詞之一。
提供回收轉售技術的初創企業也因此而備受關注
過去一年,二手設計師服裝轉售平臺 Rebelle 申請上市,計劃成為納斯達克系統內全球首個“綠色 IPO”;初創電子商務平臺 Responsible 完成 580?萬歐元融資,其開發了名為“Buy Back(回購)”的技術解決方案;紡織品循環公司 Debrand 獲得 Waste Management 戰略投投資;Mango 宣布通過旗下時尚創業加速器 Mango StartUp Studio 向專門為庫存面料、紗線、生產材料轉售提供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初創公司 Recovo 投資 300 萬歐元;轉售平臺 Treet 宣布獲得由 First round Capital 領投的 35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消費者對于轉售消費模式的積極反饋,讓與之相關各個領域的企業都獲得了發展的機會。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迎合市場趨勢、及時響應全新的商業模式,對品牌來說并沒有壞處,但如何找到獨特運營的方式,提高轉售業務的消費體驗,喚醒更多的潛在消費者是品牌面對的最大挑戰。
包容、環境、歷史……
可持續投資愈發多元化
在全球市場上,越來越多時尚企業踐行ESG理念,并將之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這樣一種長期主義戰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企業的應變和抗風險能力。過去三年,一向從人文精神到城市面貌等各個維度反映社會美學的時尚企業,成為了疫情大考中的重要答卷者。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命題“看不見的手”,通常被認為是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起點。此后,從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股東利益至上”、肯尼斯·阿羅的負面溢出效應、到愛德華·弗里曼的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愈發清晰。
到了九十年代,阿奇·卡羅爾提出的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則為其賦予了更加完整的定義。而隨著 1999 年聯合國頒布的《全球契約十項原則》,“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在國際范圍得到認可、并成為了企業經營中的重要價值支柱。
對于將城市、自然、人作為靈感來源的時尚企業來說“企業社會責任”尤為重要
在發展了近 70?年后,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早已從原來單一的經濟責任,發展到涵蓋企業經營活動可能影響到的方方面面。這不僅僅是具有歷史脈絡的重要價值支柱,更是企業成長性的關鍵衡量標準。
這對于將城市、自然、人作為靈感來源的時尚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從短期看,多元化的可持續投資能夠提升品牌與企業的美譽度,在充滿了未知的市場環境中提高消費者粘性,而從長遠角度來看,多元化的可持續投資不僅僅是投資當下,更是創造人與人的聯結,為未來發展汲取升級擴張能量的絕佳手段。
卡地亞支持開展雪豹保護項目
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文化,以及生態與傳統技藝的保護,這些與企業社會責任強關聯的融資案例不僅僅講述著時尚產業對于文化多樣性、生態平衡和傳統的尊重與熱愛,更是將資源重新分配,為不同的人、事、物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幫助品牌觸達了更廣泛的群體。
科技創新
——推進可持續時尚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價值觀是產品的靈魂,技術是產業的驅動力。
在時尚產業的語境中,“創新”不僅僅代表更美好的感官體驗,也是改變現有商業模式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的驅動力,以及實現長期發展的重要核心之一。當下,由科技賦能的可持續時尚轉型,正在為整個大時尚產業帶來更多的靈感啟示和新穎視角。
過去一年,時尚產業積極擁抱變革與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增長和復蘇,而科技創新也逐漸成為了創造新思維、新模式和新渠道的源動力。?
科技創新逐漸成為了創造新思維、新模式和新渠道的源動力
麥肯錫高級合伙人兼服裝、時尚與奢侈品全球負責人?Achim Berg?表示,科技可以幫助品牌在面向消費者的各項活動與越來越多的運營項目中獲得競爭優勢,而更重要的是,科技可以支持公司更好地解決可持續性的問題。因此,他大膽預測:在 2021 年,時尚公司通常會將 1.6% 至 1.8% 的收入用于科技投資,到 2030 年,科技投資將會翻倍,上升到收入的 3% 至 3.5%。
2022 年 4 月,法國企業碳管理平臺 Sweep 宣布完成 7300 萬美元 B 輪融資。作為能夠直觀測量碳排放數據的平臺,Sweep 通過跟蹤大型企業整個價值鏈的全球碳排放,幫助他們建立基于數據與科學驅動的氣候計劃。而且,Sweep 還提供了一個碳市場,使企業能夠通過投資氣候項目,進一步實現碳中和,公司的服務的對象包括 Siant Gobain 與 JCDecaux 等跨國公司。而在 5 月,法國碳管理初創公司 Greenly 宣布完成 2300 萬美元 A 輪融資。平臺能夠幫助企業監控運營與供應鏈中的碳排放數據,在出具碳足跡報告的同時,也能夠履行咨詢公司的職能,為企業提供減少節能減排的具體做法參考。
Sweep 完成了?7300 萬美元?B?輪融資
與此同時,材料科學的進步也吸引更多品牌為各種不同品類的環保材料研發投入更多的資金。2022 年 5 月,實驗室培育皮革公司 Vitrolabs 宣布完成 4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開云集團參投;6 月,以色列人造鉆石公司 Lusix 發布聲明,宣布 LVMH 集團投資部門 LVMH Luxury Ventures、Ragnar Crossover Fund 和投資公司 More 共同完成了一輪價值 9000 萬美元的融資;11 月,丹麥鞋履品牌 Ecco 旗下高級皮革生產商 Ecco Leather 宣布與菌絲體技術公司 Ecovative 進行合作,開發并實現用于鞋類、時裝與服裝的“下一代菌絲體材料”的商業化生產;12 月,歐萊雅通過收購法國生物技術公司 Microphyt 少數股權,將其業務擴展到綠色科學領域。未來他們將共同建立一個技術平臺,以創造微藻生物質衍生原料。
開云集團投資實驗室培育皮革公司?Vitrolabs
綠色金融蓬勃發展
在時尚品牌與企業著力加大人文相關領域相關投資的同時,綠色金融市場也在繼續蓬勃發展。
相比較于傳統金融,綠色金融最為引人注目的特點便是更強調人類社會的生存環境利益。通常來說,它將對環境保護和對資源的有效利用作為計量其活動成效的標準之一,通過自身活動引導著品牌與企業注重各項 ESG 指標。
2022 年 5 月,老牌時尚集團 Guess 宣布,其全資擁有的瑞士子公司 Guess Europe Sagl 已經成功獲得了價值 2.5 億歐元可持續貸款。這筆貸款初始期限為五年,重點用途為誠信經營、為消費者賦能與環境保護,利率將根據集團溫室氣體減排情況、可持續材料采購與使用,以及增加環保產品滲透率為標準每年進行一定的調整。初始貸款期限屆滿后,貸款期限可延長兩年,并額外獲得額外最高 1 億歐元的貸款額度。
Guess
在 2022 年末,迪拜零售巨頭 Majid Al Futtaim 集團宣布再次完成 12.5 億美元的可持續貸款。本次融資由阿布扎比第一銀行牽頭,這筆資金旨在減少 Majid Al Futtaim 集團范圍 1 與范圍 2 溫室氣體排放量,并幫助其購物中心完成 LEED 認證。而就在同年6 月,Majid Al Futtaim 集團剛剛通過綠色永續債券募集了 5 億美元的資金。
Majid Al Futtaim 集團
受宏觀因素影響,投融資遇冷,2022 年確實沒有像 2021 年一樣出現那樣蓬勃的綠色融資案例。但更深入人心的品牌定位與更加龐大的資金支持,恰恰證明了,除了奢侈品企業以外,越來越多時尚品牌與企業正在加速擁抱綠色金融,資本市場對待綠色金融的態度也愈發明朗和積極。
新生代、學院派,值得期待的萌芽力量
在基礎教育的推動與社交媒體的呼吁下,“可持續時尚”這個曾經的新概念早已融入了年輕一代的日常,也在熱愛時尚的年輕人心中埋下了綠色創意的種子。
事實上,自 2021 年開始,全球各大設計與藝術院校便愈加關注“可持續時尚”領域教育,并增設了更多細分類別的專業課程,希望能夠通過“理論+實踐”的特別授課方式,為學生們帶來生動且與產業發展同步的知識與最新可持續時尚解決方案。
2022 年 4 月,LVMH 集團宣布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中央圣馬丁開展重要戰略合作,共同開發皮草替代品。這項為期兩年的研究計劃將會以毛發中的主要蛋白質——角蛋白為起點,開發一種創新的、可持續的皮草替代品。LVMH 環境發展總監 Hélène Valade 表示,這項合作將創造出全新的實驗室培養生物材料。5 月,Stella McCartney 宣布與聯想合作,為母校中央圣馬丁的學生們開設為期八周的時尚科技課程“幫助啟發與賦予下一代可持續時裝設計師的能力”。?
LVMH 集團宣布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中央圣馬丁開展重要戰略合作,共同開發皮草替代品
隨后,中央圣馬丁學院推出再生設計碩士課程;Kingston University 推出兩門可持續時尚研究生課程;開云集團在巴黎 HEC 商學院開設可持續時尚課程;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與 LVMH 集團合作開設循環再生設計工作坊課程……
開云集團此前與倫敦藝術大學倫敦時裝學院合作推出線上可持續時尚課程
傳統服務模式升級、可持續材料使用、包裝系統提升,以及可持續辦公環境等等,時尚產業通過不斷積極改革,為即將領導時尚潮流與趨勢的年輕學生們提供相關的實踐學習機會。過去一年,各大高校在積極籌備相關課程的同時,還與時尚大集團合作,融合理論與實踐提高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過去一年里,雖然時尚企業在消費市場不斷接受新挑戰,但在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始終未曾遇冷。不論是全球盛行的ESG理念,還是中國頂層倡導的“雙碳”目標,建構綠色生態體系已經成為全產業的共同目標。“ESG體系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包括人文價值對企業發展大有裨益”,這樣的理念被越來越多時尚企業認同、接受、踐行。這樣的趨勢,或將在2023從廣泛討論邁向實質行動,實現更大協同效應。WWD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