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中,我們見證了元宇宙這個曾經對于大眾十分抽象的概念,逐漸在各行各業應用和發展。如果說 2021 年是元宇宙“元年”,那么 2022 年則是元宇宙正式起步發展的重要時段。在這場人類社會發展的近乎必然的趨勢中,年輕群體迎頭而上,在實踐中摸索著元宇宙的藍圖。
在數字經濟、移動互聯網誕生、以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勢力們,在時尚、人文、科技、藝術等諸多領域中,利用自己天然的“原住民”優勢,和對新技術的學習、新工具的運用,牢牢地抓緊著時代的風口。
(資料圖)
設計的N+1種新可能
科技賦能創作者經濟
2022 年作為元宇宙及相關新技術起步發展的時期,在設計,甚至是美學的發展上,都顯露出了微妙卻又宏大的作用。新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設計提供更多樣的技術支持和實現途徑,令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擁有了更多實驗的空間。而元宇宙的概念和趨勢,也在塑造著相應的美學形態。同時,現實與虛擬的邊界越發相互融通,創作者更加突破可能性界限。
數字藝術家 Nicholas Keays 作品
數字藝術家 Shams Meccea 作品
以數字藝術為例,這種在元宇宙時代格外被關注和爆發的藝術形式,正是結合了新技術和新美學這兩個進化條件的產物。數字藝術主要依托日新月異的數字圖形軟硬件技術,創作脫離了物理媒介的限制,在虛擬的空間中進行表達,強調藝術創作的實驗性、探索性;同時,數字藝術的制作也更加的有效率,應用更加廣泛,包括電影、動畫、游戲、新媒體、產品等領域,應用面廣闊。如今,數字藝術無處不在,幾乎貫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偲丞及其作品
實驗藝術團體?ACE Lab 的創始人王偲丞作為一位青年藝術家,在創作上并不拘泥于特定的形式,涉及繪畫、裝置、行為和新媒體等。他對藝術與科技的看法有著系統性的認知,他說:“從巴洛克式的建筑、包豪斯的設計,再到我們今天討論的元宇宙,都是技術迭代更新后誕生的。科技的發展讓創意設計師有了全新的工具和語言,真正限制創意的是‘創造力’,這和工具本身并沒有關系。早些時候,藝術行業是非常緊貼著實體來創作的,當代我們則大量討論行為與概念,而數字媒體的誕生讓我們的審美不止停留于‘物’,并與大眾有了全新的交流方式。”
宋三土及其作品
滑動查看更多
作為當代先鋒藝術家,宋三土的創作涵蓋了雕塑、裝置、繪畫、電子等多種媒介。宋三土對于元宇宙相關技術和創造力之間的關系十分樂觀:“我發現,我們現在處于一個非常大的創造的時代,這是很讓我興奮的一點。隨著對元宇宙展開探索,我們開始真的造物、造人、造世界。元宇宙的核心在于我們的意識可以不通過創造實體的方式成為現實,這讓我們擁有了無限的創造力和衍生力。與此同時,它也讓人們有了不同的身份,為更加多元化的探索提供了可能性。”
新科技的發展也在賦能創作者經濟。新的數字技術給予了創作者更多的可能性,那些無法在現實世界創作和表達出的東西,在元宇宙中有更多的機會被實現,也讓更多創作者有渠道展現自己的才華。就像 AA META 元宇宙建筑事務所首席建筑師高宇維說道的:“元宇宙的邊界處有著無限可能,這里匯集了物理空間外的聚合,一些抽象的想法和概念都可以在這里實現,只要你勇于創作。”
虛擬數字藏品
在 Web2.0 與 Web3.0 建立鏈接
虛擬數字藏品,以及 NFT 的火熱是 2022 年的一件不可不說、大起大落的標志性新興事物。從過去一年市場上數以萬計的數字藏品產品上可以看出,將虛擬和現實融合以及相互賦能是市場的大趨勢,并以此形成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破圈及共鳴;同時,伴隨著這種“虛實”結合的運營理念,“元宇宙+”概念出現,引發了數字藏品及 NFT 未來發展方向的暢想。
「CY-B3LLA」
Bella Hadid 于去年推出的首個NFT系列「CY-B3LLA」就是以打通虛擬與現實空間為思路策劃的。在這個 NFT 系列中,「CY-B3LLA」是一個以 Bella 為守護者的全新社群,并且這些?NFT?被加上了“可以與Bella線上或線下見面”的賦能權益。這也是如今很多NFT、數字藏品產品的運營思路,為“虛擬”的加上“真實”的權益,打通虛實,形成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破圈及共鳴。
滑動查看更多
在有關數字藏品和 NFT 未來的問題上,莫塞元宇宙創始人汪林川先生認為它們的發展趨勢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同線下進行結合,二就是在數字空間(元宇宙)的實體處得以發展,那么可以把這個趨勢稱為“元宇宙+”,或者叫“+元宇宙”。這兩個趨勢也離不開“虛擬”和“真實”相結合的大前提,在 Web2.0 與 Web3.0 之間與用戶建立鏈接,是數字藏品和NFT的未來宿命。
虛擬技術與可持續時尚
黃金賽道雙向奔赴
元宇宙與可持續時尚的互相成就,在過去的一年中日漸明顯,也描摹著未來時尚的模樣。數字虛擬時裝、線上虛擬試衣,Style 3D 的 3D 設計和虛擬寫實仿真面料等等新生事物的出現,已然掀起了一場新的革命。
Tribute Brand
Tribute Brand 是世界上首個號稱無運費、無浪費無性別、無尺寸的百分百虛擬時裝品牌,該品牌走年輕化路線,是一個只以數字形式存在的虛擬時尚品牌。該品牌在 2022 年掀起了一陣在社交媒體上曬自己身著數字虛擬時裝的熱潮。因為,消費者在 Tribute Brand 消費后,得到的不是一件實體的衣服,而是一張由 Tribute Brand 后臺工程師為你“量體裁衣”建模而成的“你和衣服”的 CGI 圖片。這不僅滿足了年輕一代在社交媒體展示自己的需求,也踐行了可持續時尚的理念。
D1mension7 虛擬時裝作品
D1mension7 是一個浪漫主義新中式虛擬時尚品牌,在品牌的虛擬時裝作品中,中國傳統服飾技藝、文化元素、精神內核,都被融入到了元宇宙虛擬時尚世界中,并以元宇宙的獨特美學風格之下,展示著無法用真實衣物去表達的神韻和穿著效果。
「撥雪尋春」系列
Zorika?品牌主理人,硬糖聯盟?3.0 糖主 Zorika?借以從宏觀層面的觀察,隨著國家元宇宙數字時裝的快速發展和布局,她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特點:這是在減緩現實生活中時尚產業的作用。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快速發展和融合,為關注可持續發展設計師帶來許多新的機會。元宇宙在不斷改變游戲規則,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和消費者都實現了元宇宙與可持續時尚的雙向奔赴。
新材料科技
助力可持續未來
在新科技出現的同時,助力了新材料的產生,也一點點實現著可持續時尚的愿景,描摹著未來時尚的模樣。
Coperni 與高科技材料公司?Fabrican 合作的“噴霧面料”
諸如菌絲體面料、葡萄皮革等等環保新材料的涌現,到 Coperni 秀場上的即時成衣技術,一次次地拓寬著新材料的想象邊界。同時,生物科技在美妝領域的應用,也在過去一年里迎來新高。
Paris Jackson 身穿 Stella McCartney
Balenciaga 2022 秋冬系列 EPHEA Coat
自 2021 年起 Stella McCartney 推出世界上首個運用菌絲體面料 Mylo??制成的整套服裝后,菌絲體面料就被廣泛運用著。去年 7 月,丹麥設計師品牌Ganni日前推出利用 Mylo 菌絲仿皮革面料制成的限量款包袋;12 月,有消息稱丹麥鞋類品牌 Ecco 的全球制革廠與 Ecovative 在合作,為一系列新產品開發菌絲體材料并將其商業化;Balenciaga 也在 2022 冬季系列中以前沿菌絲材料 EPHEA? 作為一種有機的皮革替代品,將這種用菌絲培育出來的新面料制成了一件大衣,以此貫徹可持續時尚的主張......菌絲體面料正在以其獨特的質感和快速地繁育,成為可持續新材料中的佼佼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