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展現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歷程的電視劇《逐夢藍天》,27日晚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并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同步播出。全劇一開篇,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運輸機“航-20”完美首飛,喚起了觀眾心目中科技強國和制造業強國的時代口號。有觀眾在網上留言:“看到時航-20完美首飛的挺立身姿,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對接下來的故事更加期待!”
歷時四年 嚴謹創作
《逐夢藍天》原名《中國制造》,由張強任總編劇,李云亮執導,張博、李乃文(上圖)、黃曼、徐小颯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三代航空英雄前赴后繼,讓“中國制造”的飛機翱翔藍天的偉大壯舉,獨家揭秘了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殲擊機、運輸機、轟炸機、國產客機等眾多國之重器的研制試飛歷程。作為解讀“中國制造”的文化密碼、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的電視劇,《逐夢藍天》既故事化地描繪了硝煙烽火下的艱難歲月,也重點鋪陳了改革開放后航空工業的飛速發展,并前瞻性地指明了航空的工業體系對中國工業發展、制造產業的帶動作用。
《逐夢藍天》的創作歷時四年,經歷了嚴謹細致的史料參考階段,編劇及主創團隊多次赴中國飛機制造重鎮進行采風,航空工業集團先后六次組織專家研討會,對劇中涉及的航空專業技術問題進行探討。編劇團隊更是先后采訪了50余位航空工業代表人物,查閱了近百本人物傳記,力求劇中的所有人物形象都貼近真實、貼近生活。
還原歷史 再現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逐夢藍天》展現的劇情跨度70年,通過藝術創作,再現米格15、佩刀F86、殲5、轟6、殲轟7、殲教7、空警500、新舟60、運20等各種中外機型。其中,更是獨家揭秘由我國自主研發,具有代表性的殲擊機、運輸機、轟炸機、國產客機等國之重器的研制試飛歷程。
導演李云亮坦言,他的創作原則就是“真實”,人物狀態都要以“還原歷史、再現歷史”為主要目的,讓觀眾感到“真實”將是本劇的追求的最終目標。在劇中,主要場景均在真實的飛機研制單位拍攝,重要道具均為真實飛機,航空專家全程把關,力求深度還原國之重器研制過程。
在拍攝階段,劇組先后于陜飛、西飛、中國試飛院、第一飛機設計院、自控所、強度所等飛機設計、制造、試飛、試驗單位取景拍攝,其中多個場景更是首次開放給電視劇組拍攝。通過實地取景,《逐夢藍天》真實還原了國之重器從設計研發、到部裝總裝,從試驗測試、到試飛首飛的整個過程。(劉桂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