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振奮。
今年國劇衛視收視率首度破1了,為近10個月來的最高,或將成為“年度劇王”。
大無語。
霸總拿水龍頭“人工降雨”,對女主一通滋水,然后從背面濕身擁抱……
都2021年了,還要用這等橋段訓練觀眾腳趾的抓地力嗎?
最想不到的是,以上說的都是同一部劇。
有人忍不住一星。
有人沖著吐槽點進去,卻不小心入坑,越看越上頭……(收視率就是這么來的吧)
精彩,精彩。
相信你們不少人已經看了,就算不是主動看的,也躲不過爸媽掌控的電視機、短視頻片段和微博熱搜的全方位打擊。
到底值不值得看?
Sir今天就聊聊:
《星辰大海》
01
劉濤,一個從不讓你失望的女人
必須承認,Sir看了開頭第一集,好感度up。
女主父親扮演者林鵬。
《隱秘的角落》里那個馬主任,是他。戲份不多,但演技就叫一個妥帖。
這回他是個以老婆為中心的十項全能老實人。
唯一不能的,就是給老婆愛情的感覺。
女主媽媽由倪虹潔飾演。
還是她駕輕就熟的類型——中年母親,溫柔美麗,內心落寞。
女主的姑姑,劉丹扮演。(代表作《夜車》《冥王星時刻》)
市儈又心機的惡婦人,讓你一秒代入,血壓直飆。
演技派各就各位。
年代感塑造得也好。
老式掛鐘、縫紉機、勞動獎狀,是八十年代內味了。
罵什么罵?這不挺好看的么。
然而一集過后,Sir發現自己還是高興得太早。
來了,她來了。
帶著她函數調用一般的演技,以及鐵打的女強人+白蓮花人設。
只要看到這個名字,你基本上就明白,熟悉的劇情要來了——劉濤。
總攻臉,職場裝,偏分劉海。
你分辨出《星辰大海》《歡樂頌》《我是真的愛你》《陪你一起長大》里的劉濤分別是以下哪張圖嗎?
果然沒讓人失望。
閉上眼睛猜,都是你看過的劇情。
悲慘身世?
有。
《歡樂頌》里安迪的母親去世,被父親拋棄的她,從小在孤兒院長大。
《星辰大海》里女主也是父母雙亡,母親出軌,父親捅死她后自殺。
身段柔軟?
有。
《大宋宮詞》劉娥本是蜀地孤女,被三皇子趙恒相中后來到皇宮,被冊封為皇后。
其間,經歷了爾虞我詐的宮闈爭斗與流產、喪夫等一系列磨難,最終登上高位。
到了《星辰大海》就是:沒關系,只要你愿意用我,什么活我都能做。
霸氣逆襲?
絕對有。
逆來順受的苦命女人這個年代已經不吃香了。
濤姐戲路貫徹的一條總方針是——人不犯我,我以禮待人;人若犯我,老娘可不好惹。
賢惠、能干,還夠強勢。
是當代國產熒幕的完美女人沒錯了。
正當Sir以為把《星辰大海》劇情已經猜得七七八八的時候,還是被打臉。
它竟然比預料中的套路……還!要!套!路!
在茶水間工作。
端的咖啡正好撞上霸總。
別人都覺得她闖禍了,霸總完全不介意,甚至特地囑咐她上司不能開除她。
霸總內心:從來沒有人敢弄臟我衣服,這個女孩可真是特別啊,和外面那些女人一點都不一樣呢。
第二次見面女主已經升職。
為表感謝,交給霸總一個信封,里面裝的是……現金。
霸總內心:從來沒有女人付我錢,這個女孩可真是特別啊,和外面那些女人一點都不一樣呢。
不出幾集,霸總示愛,女主拒絕。
霸總內心:從來沒有女人敢拒絕我,這個女孩可真是特別啊,和外面那些女人一點都不一樣呢。
再看看這是什么終極霸總發言:
如果你真覺得對不起我的話
把你賠給我
猜到你瑪麗蘇。
沒猜到什么年代了,你竟然蘇成這樣。
彈幕要大呼救命了屬于是:
02
職場勵志?
你說《星辰大海》是完全不好看嗎?
那也未必。
要看你是從什么維度來評價。
論劇情狗血、配角招罵、主角解氣,《星辰大海》絕對是媽媽們的心頭好,每天要守著電視機追的那種。
先擼一下劇情,搞不好你都要上頭。
劉濤飾演的女主簡愛(是的你沒有聽錯),這個名字,正是從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簡·愛》而來。
-早上好簡愛小姐
-早上好
-不是這樣 早上好 羅切斯特先生
-早上好 羅切斯特先生
爸爸老實持家,媽媽優雅溫柔。
一場由綠帽引發的風暴,撕碎了這個家,也讓簡愛成為了孤兒。
不久后,姑媽為了奪房產和存款,入主這個家,成為她的監護人。
還帶了表弟和表妹。
在家里,姑姑重男輕女,任何人和事都要為兒子讓道。
簡愛和表妹處處被刁難打壓,只能擠在閣樓地板上睡覺。
在學校,因為家庭變故和過人的天資,簡愛遭到一個男同學捉弄和一個女同學的嫉妒。
劃重點,這兩個人長大以后會分別成為男配女配,要考的。
才一集,已經出軌+兇殺+遺產爭奪+重男輕女+校園霸凌+青梅竹馬的橋段大放送。
比《1818黃金眼》還黃金眼,就問你過不過癮。
狗血也可以。
但你不明白的是,女主為什么偏偏能夠出狗血而不染。
姑媽騙走了簡愛父母的存折和密碼,氣死人的操作不少。
表弟驕傲跋扈,在家里是個小皇帝,長大毫不意外成為一個敗家子。
可是當債主上門逼表弟還錢,女主心無芥蒂,一副我是這個家的頂梁柱,有什么你們都沖我來。
還不上錢,姑媽把她騙到鄉下,賣給人家當媳婦。
從小吃了那么多虧的女主,屁顛顛地就跟去了,好像從來不知道她是什么人一樣。
女主要逃婚,被綁起來。
新郎入洞房的時候,癲癇發作送醫院了。
然后女主跑回家質問姑媽。
怎么跑出來的?反正也沒交代。
氣急上頭,女主抄起花瓶砸破姑媽的頭,然后逃出了家,到廣州打工……
如果你以為《星辰大海》只是24K狗血瑪麗蘇。
那又想簡單了。
它在狗血的底本上進行了產品升級,加入了兩大配方:
職場勵志和女性主義。
先看勵志。
女主本來考上大學,結果被吸血姑媽奪走了學費;要考自考文科文憑,結果因為遠走他鄉也沒能圓夢。
沒背景,沒文憑。
簡愛就只能從最底層的做起
從面攤洗碗工,到夜總會陪酒女,到外貿公司茶水小妹。
然后自學,成為這家公司里的跟單員,再到后期的自主創業……
一路升級打怪,還不夠勵志嗎?
真實的地方有。
被同事刁難后,偷偷跑到衛生間哭。
聽著其他同事在洗手臺前議論,大氣也不敢出。
第一次學習發傳真,喃喃自語著數字的口型,更是透露著生疏與緊張。
像不像剛剛報道的你?
面對房東的刁難與臨時收房,簡愛只好跑出來住倉庫。
面對夜色,吞下一口又一口的盒飯。
最后,發狠將筷子一戳到底。
估計不少北漂、滬漂們都戳心了。
可更多的,是不可推敲。
身為茶水小妹,自愿幫業務員做交易,發現被搶走功勞后。
簡愛沖進老總的會議上告狀:這、這、這都是我做的。
然后:
Congratulations!她轉正啦。
再一路順風順水,被頒發獎狀。
她在表彰會上當場叫板,自己不要做跟單員,要做業務員。
然后:
Congratulations!她被許諾可以升職啦。
職場勵志?
Sir愿稱之為職場自爆手冊。
所謂的職場上升之路,靠的無非還是大女主光環。
每次都是別人不想要簡愛,但突發情況缺人手,讓她一試,結果馬上就像撿到寶一樣收了她。
女主的能力有什么過人之處呢?
Sir沒看出來。
只看出來她的上司,好像每個都是智商不高的樣子,只有女主最機靈。
介紹產品,男上司沒說兩句,客戶就甩臉要走人。
這時她借機插話,一段營養不高的發言后,客戶立馬追加訂單。
△ 濤姐直播帶貨式演技毫無違和
如此簡單。
現在,看懂國產大女主的秘訣沒
熒幕上本來沒有什么女強人。
讓其他人統統變傻,女主自然也就變強了。
03
女性主義?
這一點,算是《星辰大海》在瑪麗蘇中的新穎之處。
女主不再是只有戀愛腦。
同時她有事業心。
又對身邊的女性有同理心,不吝伸出援手。
看上去是無可置疑的“三觀正”,可問題也就來了。
過去,女孩憧憬著白馬王子。
于是偶像劇就批量生產完美的高富帥男主。
現在網絡上推崇女性經濟獨立和girls help girls,《星辰大海》的大女主就應運而生。
這算不算另一種段位的瑪麗蘇?
△ 從起床到入睡,女主永遠頂著一絲不茍芭比粉口紅與根根分明的假睫毛對抗全世界
Sir當然不反對國產劇出現更多立體的新式女性形象。
問題只在于:
通往理想,是基于真實。
還是僅僅靠偶像劇里,懸浮著的,一戳即破的彩色泡沫。
我們看看簡愛在劇中的“共情時刻”。
小小年紀,看不慣姑媽輕視表妹,她主動把肉夾到表妹碗里。
在面攤打雜,看到喝的爛醉的夜總會小姐,簡愛會保護她,照顧她。
在公司做茶水妹了,她總記得女同事的例假,為她們準備好熱水。
誰看了不說一句暖心。
其實女性這條線,《星辰大海》的確可以深挖。
比如為什么姑媽賣掉簡愛后,依然理直氣壯,背后作祟的是代償心理和女性悲劇宿命的輪回
-什么叫賣啊
我是給你找個好人家 把你給嫁出去
-這是嫁人嗎
-我當初就是這么嫁出去的
當時也沒人跟我商量過呀
當初要不是我的彩禮 你爸你媽能結婚
能有你嗎?
簡愛和表妹。
一個是父母雙亡寄人籬下,一個是母親重男輕女把所有愛都給了弟弟。
兩個女孩之間,Sir以為可以像《我的天才女友》一樣,彼此競爭又彼此幫助,共同反抗命運。
但再多的期待都只是一廂情愿。
《星辰大海》根本無意深挖。
它不是對劇中角色的真正關懷,只是把“女性主義”當成大女主光環的一部分。
只有女主,才有獨立的資格。
比如簡愛鼓勵表妹不要早結婚,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表妹卻只說:
我媽說像我這樣長得又丑又沒有城市戶口的
回鄉下嫁人 是唯一的出路
同樣的,簡愛和室友也是。
她自愛自強,辭了陪酒小姐的工作,自學成才。
而室友卻只說:
可是我跟你不一樣
你喜歡讀書
我呢?
這或許就是我的命吧
行,反正就只有女主好棒棒唄。
發現了沒
這種“女性主義”是單向的,是女主自上而下的施舍。
別的女性,對女主可不會有那么多共情,更多的是作為刁難她的“惡人”存在。
姑媽當然是。
她好心當姐妹,卻被使絆子的同事是。
她主動交朋友,卻被梁冰拒絕。
還一直嫉妒女主,要奪走女主的青梅竹馬,這樣的女二號,不還是換湯不換藥的惡毒女二嗎?
《星辰大海》把女性角色分為了兩類:
善良的,沒有女主優秀;
優秀的,沒有女主善良。
只有女主,才是既優秀又善良,最超然的存在。
她像一朵傲立于所有女性之巔的圣潔白蓮花,源源不斷地向世界播撒著“女性主義”的光輝。
這便是《星辰大海》最大的特點——割裂。
它用職場勵志和女性主義作為包裝。
但最終服務的,仍然是瑪麗蘇大女主。
于是職場近于兒戲,而女性主義近于虛偽。
這兩個極具迷惑性的偽裝,能夠招攬來不少觀眾,然后加塞進影視行業的陳舊套路,想要一招鮮吃遍天。
有用嗎?
有用。
畢竟收視率才是回本的保證。
但如此一來,可以創新的,拔高的,蛻變的所有可能性。
從標榜的立意,落入庸俗。
我們常常抱怨國產劇的不思進取。
但有時,更值得警惕的是仿佛憧憬著星辰大海的,“假性進步”。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穿Prada的南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