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上海奉賢新城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正在成為一個重要的觀演目的地。據官方披露,過去一年帶動了70萬客流。
“我覺得九棵樹至少在上海目前來說,最有可能實現全天候劇院的這樣一個實體。”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西加日前對東西文娛 | 藝東西表示。
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佇立在圍繞上海之魚和生態林地的活力帶上,選址之初從空間上就將生態與城市連接成為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基于區位和空間的優勢,九棵樹日前提出了打造“24小時藝術社區”這一全新運營思路和模式。
所謂打造24小時藝術社區,即打破舞臺的限制,通過聯動餐飲、文化、文創、休閑等業態,打造覆蓋各年齡層、多業態融合的全景式藝術生活空間,打破單一產業的想象力限制。
這在當下的劇院基建潮中將具有雙重價值,既能提供復合式的文化藝術消費場景,更能為未來城市創造更多的人文和商業價值。
運營兩年多以來,不管是劇目上的引入與科技元素的疊加,還是跨行業的經驗注入,九棵樹都在尋找一些變革的可能性。
而作為華人文化集團公司旗下華人夢想獨家運營的國內第一家A級人文生態綜合劇院,以九棵樹為落地場景,其探索本身,也是華人夢想線下娛樂場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以“LIVE WITH ART,與藝術·共未來”為主題,發布了2022年劇院主題規劃。在現場發布的劇目、技術賦能和生態規劃之外,還提到后續九棵樹將加大劇目的投資,孵化更多內容。
“我們有效利用了核心建筑的空間,也有效利用了它的區位優勢,把應該有的內容引入進來。你隨處可見的地方都可以有表演,再加上劇院群落化建設推進中,它完全可以基于城市與藝術的關系有更多想象空間。”陳西加表示。
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西加
劇目為王:
類型多元+技術賦能,
加大項目參投
日前,九棵樹發布了“懸疑之地”劇場首部作品話劇版《盜墓筆記IV:蛇沼鬼城》將于2月19日上演的消息。該作品將以“裸眼3D”特效+燈光聲控,開啟全方位環繞式魔幻冒險。
“懸疑之地”屬于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2022年劇院主題規劃中的重要類型劇場。更加市場細分的類型化劇場“之地劇場”,既包含舞劇類型化劇目運營的“舞動之地”,也有匯聚懸疑熱門類型劇目的“懸疑之地”,后者目前釋出的作品包含了紫金陳作品改編音樂劇《沉默的真相》、懸疑話劇《原告證人》《深淵》等作品。
“我們可以看到題材豐富的趨勢下,觀眾的偏好也越發差異化。我們既需要大眾的劇目,也需要在內容上重視小劇場與類型差異。”陳西加表示。
從《化蝶》《杜甫》《孔子》等講述傳統文化、藝術人文的大劇,到黑洞劇社《黑洞先生》《麥克white》《每一個人都會孤獨》等小劇場,九棵樹在內容布局上兼顧了大眾與先鋒。
《杜甫》
戲劇舞臺之外,九棵樹此次也發布了與英國皇家愛樂樂團達成戰略合作。2022年適逢中英建交50周年,九棵樹也在致力于打造國際交流平臺,拓寬舞臺邊界。
技術層面,作為年輕的劇院,九棵樹對于技術賦能也抱有更開放的態度。“我個人認為劇院的沉浸感與觀眾的線上體驗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無論是演出還是創作,技術都可以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改變。”陳西加表示。
在疫情期間,九棵樹就曾策劃包括“Monday Musical”等線上直播節目。在陳加西看來,線上形式可以為劇院帶來更多圈層覆蓋的可能性。“線上音樂類直播具有淺打擾的陪伴性,可能在家就會有這種體驗感,線上線下是可以并行的。”
目前九棵樹將依托VR技術,會進一步展開線上線下聯動,通過佩戴VR設備,更多的非劇院觀眾將有機會體驗觀影,接下來VR劇場首批將引入小劇場戲劇進行創新探索。
類型化思路指導下,陳西加也表示,作為綜合型劇院,未來九棵樹也希望借助前端優勢,加大項目參投。“作為前端,我們更加了解市場水溫,未來我們也希望參投、參與制作更多的優質作品。”
2022年,九棵樹作為優秀的原創劇目孵化基地,將利用軟硬件參與合作孵化多部優秀劇目,轉型為出品方。除了共同孵化優秀舞臺作品,九棵樹還將參與原創集裝箱沉浸式體驗項目和環境劇場版音樂劇項目。據透露,原創音樂劇目《歸航》和一部西區原版音樂劇中文版等,都已排在日程之上。
關于項目的選擇,陳西加提到,當然會有藝術維度的,同時作為一個劇院經營者也會考慮它的商業維度,甚至商業價值會考量的更多。這與創作者普遍更重視作品的藝術性或者實驗價值有所不同。“我覺得這個的確是有偏差,我們要正視這個偏差,找到一個平衡點。”
劇院新思路:
定位藝術社區,
打造復合式文化藝術消費場景
借勢于國內線下演出市場的高速發展以及其獨立的區位優勢,落成僅兩年多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在運營上有其獨特空間。
在陳西加看來,基于藝術社區的全新思路和模式,既能提供復合式的文化藝術消費場景,更能為未來城市創造更多的人文和商業價值。
傳統劇場與目標觀眾產生隔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空間的相對封閉性,通常傳統劇場服務演出頻次有限,在大部分的時間里,觀眾都被阻擋于劇場門外,這也大大限制了劇場作為公共文化空間的服務功能。而作為森林劇院,九棵樹充分利用了區位的優勢和建筑本身的優勢,讓其有條件積極借鑒多業態運營經驗,提升劇院運營效率。
具體來說,九棵樹現有的戶外森林劇場、水岸劇場,以及獨立的藝術文化空間,打破了傳統劇院的壁壘,讓劇場的全天候開放成為了可能。無論是否觀看劇院內演出,九棵樹的到訪者均可自由進出開放互動區參與各類活動;而多樣化的參觀動線,豐富了觀眾的到訪體驗,延長了訪問者的在地時間,也給了劇院打開更多消費場景的可能。
陳西加也提到,團隊同時也在加緊調整劇院空間的升級和改造,將把近萬平米的藝文空間拿出一部分改造成沉浸式共享空間。這將進一步豐富劇院的業態,從白天的各類工作坊和親子交互活動,再到夜間的餐秀、現場音樂演出、電音派對,以多功能布局為特色的藝文空間將提供全天候、全品類的休閑娛樂內容。
而在內容匹配層面,除了前述多元的劇目落地,九棵樹目前正計劃打造藝術家駐地工作室,以期進一步聚集藝術家人才。此外,九棵樹也致力于打造各種“興趣圈”的藝術普及活動,從而讓所有觀眾能在此找到多元的藝術體驗。未來,九棵樹將在劇本圍讀會、音樂沙龍等基礎上,建立更多的興趣小組,成為一個共同學習和分享的平臺。僅2021年,九棵樹共有470場演出和活動落地。
“藝術社區”的運營目標下,陳西加帶領的九棵樹的團隊具有跨界的劇院管理思維。“我們的運營總監是中國金鑰匙國際會員,也曾是協會執委會成員,我們或許有機會成為中國第一家運用中國金鑰匙服務體系來提供服務的劇院。”
在陳西加看來,跨界的運營體系可以更大程度的進行服務優化,未來劇院也有可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
陳西加表示,目前九棵樹的消費群體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這兩個群體直接受劇目與區位影響,“有些劇目在市區演過一陣后來到九棵樹,既會帶動原有的粉絲來奉賢看戲,也會吸引奉賢本地人,而類似于馬克西姆演奏會這種九棵樹專場會吸引大量市區的消費者來到九棵樹劇院。”
對于不同圈層的客群運營,陳西加認為除了運營大麥貓眼等大眾類票務平臺與自有微信平臺,服務粉絲的同時,借鑒拼多多增加粉絲裂變上的打法也同樣重要。
除了酒店式的劇院管理理念,陳西加表示2022年團隊也將嘗試為劇院票務引入內容庫存管理模式,更好地平衡市場潛力與產品供應之間地關系,做到精細化管理。“我們希望用做快消品的概念,去搭建體系管理庫存單量。根據不同品類不同維度的票倉管理進行排演預估,保持總票倉水位。”
演出市場更多想象空間
藝術教育、藝術嘉年華
經過兩年多的運營,如今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已經成為一定意義上的文旅新地標。就算在工作日里,游客也絡繹不絕,西式餐飲店和中式茶館常常一座難求,劇院里的書店、禮品店、糖果店、美妝店也是人頭攢動。
目前,九棵樹劇場板塊分為1200座主劇場、500座多功能劇場、300座主題劇場三個室內劇場,以及水岸劇場、森林劇場兩個戶外劇場。森林和水岸舞臺也是九棵樹頗具流量的打卡點,此前的音樂森友會、斑馬營親子森林嘉年華、水岸版《牡丹亭·游園驚夢》等戶外演出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和觀眾。
陳西加表示,今年起,九棵樹將進一步利用生態劇場的優勢,增加森林和水岸舞臺等戶外演出的數量,并通過對藝文空間的升級、改造,實現從白天到黑夜的全天候運營,打造藝術生態空間的新范式。
而依托華人文化集團公司在演出市場的布局,九棵樹不管在內容層面,還是文旅資源整合層面,還有更多勢能可以發揮。
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由CMC Inc.華人文化集團公司旗下劇院演藝和現場娛樂公司華人夢想獨家運營。基于“內容制作+劇院管理+IP孵化與人才培養”的發展戰略,華人夢想旨在打造輻射整個華語地區的中國演藝產業運營平臺。
目前,在劇院開發及管理運營領域,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就是華人夢想獨家運營的國內第一家A級人文生態綜合劇院。據透露,后續在業務協同層面,2022年會有更多動作釋放。
據介紹,作為奉賢新城規劃的一部分,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的附近已經在規劃言子書院、落英繽紛美術館等項目,未來劇院群落的格局將進一步形成。陳西加表示,“群落會有個聚集的效應,這個狀態就像‘西岸’的一個概念,隨著相關項目的進一步落成,整個社區就會變得更加的國際化和年輕化潮流化。”
基于現有的劇院,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也在探索更多產業空間。比如目前已經小有規模的藝術教育,陳西加認為這塊的空間未來可能甚至要比演出更大。
如果說在未來在大的劇院群落經營上有所借鑒,陳西加提到了阿斯本音樂節(Aspen Music Festival and School),“未來想進一步打開策展型思路,在運營上結合一些國際性賽事或者國際性節展。”
建立于1949年的阿斯本音樂節是美國最負盛名的頂尖古典音樂節之一,以豐富的夏季音樂會節目和青年音樂家的音樂培訓著稱。
“Aspen音樂節就是把音樂節演出和藝術教育結合起來,藝術教育就是School這部分。對于九棵樹而言,除了常規演出之外,由于場地充沛,我可以做嘉年華,比如在全國招生的基礎上,他們可以在這邊上大師班,上完了以后他們本身就是成團的,他們可以給在座的人進行表演,大家也可以買票,很悠閑的來看他們的各種演出,這是類似Aspen的一個模式。”陳西加表示。
撰文:EW | 胡嵐 金佳(上海)
審核:EW | 岳鴻 (上海)
支持:東西文娛影視組
EW-Entertainment
近期主題·相關內容
點擊關注 了解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