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1日,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主辦的2022首都電視節目春推會( 以下簡稱“春推會”)在線上舉行。本屆春推會共推介600余部劇目,其中推介電視劇440余部(前期籌備劇目110部,開機拍攝及后期制作劇目20余部,成片首輪發行劇目近150部,二輪、多輪發行劇目近170部),網絡劇70余部,微短劇40余部,其他項目近50部。
本屆春推會推出多場“云推介”活動,還舉辦劇集創作發展論壇及短劇論壇兩場主題論壇,其中劇集創作發展論壇以“與光為伍——國劇創作發展多元化的創新探索”為題,短劇論壇以“向光而行——短劇精品化的突圍與未來”為題。
國劇創作發展多元化的創新探索
中廣聯副會長、首制協創作規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京盛
在劇集創作發展論壇上,中廣聯副會長、首制協創作規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京盛發表 “三束光照亮生活中的三個信念——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思考”主題演講。他以今年CCTV-1綜合頻道的開年大劇《人世間》為例,總結現實題材創作應把握好三條平衡線,“一是不回避現實生活當中的粗糲和人生磨難,因為沒有這些,生活就不真實;二是不質疑人性的溫暖善良和美好,因為這不僅是人性底色,也是社會底色;三是不放棄為生活拼搏奮斗的努力與信心,因為這是生活中的力量。”李京盛表示,現實題材創作要向兩個方向努力,一是題材還要進一步擴大,二要在手法創新上更多探索。
愛奇藝副總裁、影視文學研發中心總經理張恒
愛奇藝副總裁、影視文學研發中心總經理張恒認為,主旋律的主題內涵不斷豐富,已經成為當下劇集創作的主要命題之一。創作者應該轉換視角,通俗、真實、全面地反映時代命題下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故事一定要真實,生活邏輯真實、情感邏輯真實。”
《人世間》導演和制片人李路
在《人世間》導演和制片人李路看來,劇集創作理應多元,題材并無好壞之分,無論是IP改編,還是原創,都有可能成為優秀題材的發源地,“主要看創作團隊是否有獨立的制作精神,有自己的堅持。一旦被資本、環境裹挾,就很難做出具有獨立精神的作品。”李路認為,《開端》這類劇集是對劇集形式創新的有益探究,但創作者需要注意的是,“形式絕對不能大于內容,不能光玩形式感,內容一塌糊涂。只有貨真價實,瓶子里裝的是真酒,觀眾才會買單。”李路透露,《人世間》最初的設定是從當下開始不斷閃回,后來這個想法被徹底推翻,“我們決定還是從1966年下鄉開始講起。不搞花哨的東西,還是實一點,平實一點,說一些大家真正關心的內容。”
北京長信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靖宇
北京長信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靖宇認為,國劇創作發展多元化應該寄希望于年輕創作者,“很多年輕的編劇、導演、制片人前幾年表現搶眼,但這兩年因為平臺整體縮量,給的出口不多,很難出頭。我們應該持續支持年輕創作者,給予他們執掌重要作品的機會,鼓勵他們進行更加多元、新潮的創作。”
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副會長侯鴻亮
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副會長侯鴻亮表示,正午陽光致力于挖掘新人,“去年十一,我們發起了‘光合計劃’,3個月共征集600多份投稿。我們從中篩選出30份繼續溝通交流,最終將選出10余部作品,以各種形式輔助其拍攝。我們希望行業能出現新鮮面孔。有了新人,行業才有希望。”
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阿里影業副總裁、敦淇工作室總經理敦淇,也通過遠程參與的方式分享各自觀點。尤小剛認為,行業步入低谷不全然是壞事,需要建立健康科學的內容產業秩序,在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大浪淘沙,迎接曙光的到來;敦淇暢談平臺自制劇的突圍之路,他將通關的密鑰總結為“四懂”——懂政策、懂市場、懂用戶、懂制作,“自制劇未來要在多元化和多類別的沉淀上主動出擊。雖然行業暫時處于比較艱苦的時期,但是我們依然相信,春天一定是生機盎然的,行業一定會向陽而生。”
短劇精品化的突圍與未來
長短之爭是近年來影視行業的熱門話題。本屆春推會設立短劇論壇,圍繞長短之爭的討論貫穿于各項活動中。
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駐會副會長、首制協網生內容創新委員會主任張平
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駐會副會長、首制協網生內容創新委員會主任張平介紹,協會未來會邀請更多短劇領域的領頭人和企業加入短劇聯盟,進一步研究短劇的創作與盈利模式。
大芒短劇制片人工作室負責人湛亞莉
大芒短劇制片人工作室負責人湛亞莉表示,今年是芒果TV做短劇的第3年,“我們經歷了從零開始的行業階段,到現在短劇的風真正吹起來,我特別高興看到不同平臺和大廠下場做短劇。只有市場的蛋糕做得越來越大,短劇才能被更多B端客戶、C端用戶所看見,短劇的生態會變得更加健康。”湛亞莉介紹,芒果短劇最初的定位是10分鐘橫屏精品短劇,接下來會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題材的打開;第二步是大芒短劇商業化推進;第三步,芒果TV去年推出的視頻短劇App大芒,將專注于7到10分鐘的優質系列內容,“‘短劇的終極形態是什么’‘未來到底走向何方’仍有待探索。不可否認的是,短劇將以規模化、精品化、可商業化繼續往前推進。”
快手短劇內容運營負責人陳一夫
快手短劇內容運營負責人陳一夫表示,快手最初的定位是做精品劇,主要以女性向內容為主,通過男性向、女性向的性別題材做劃分,“我們很早意識到題材的同質化問題。去年10月,快手星芒短劇升級,從原有的男性向、女性向細分到題材劃分,目的是更加明確地向合作方和市場傳達:短劇還有其他方向。”陳一夫介紹,青春勵志、國韻古風、家庭共情、時代旋律、都市職場5大品類,是快手短劇去年年底到今年的重點發力方向。
陜文投藝達影視總經理賈軼群
陜文投藝達影視總經理賈軼群也提到同質化問題。他直言,這是新生影視產品出現后的必然階段,“但同質化階段中還會有優質產品出現,會讓更多觀眾愿意付費和點擊觀看。大家要放松心態,下個階段應該叫‘非同質化的野蠻生長過程’,大浪淘沙,最后篩選出踏實做內容的專業化公司。”
國韻文化董事長、導演任曉鋒
國韻文化董事長、導演任曉鋒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待同質化。他建議從5個層面來解決問題:第一,要有差異化的世界觀;第二,建立向光而行、有光芒的價值觀底層;第三,設立偏類型化的主線結構和敘事方式;第四,建立有趣的人物關系;第五,建立有趣、有成長,以及有光、有溫暖的人設。
粒粒橙娛樂營銷及內容自制負責人、制片人李錦
粒粒橙娛樂營銷及內容自制負責人、制片人李錦表示,粒粒橙作為新進入的短跑型選手,其創作思路可總結為“創作觀眾關心的內容”,與觀眾的切身相關掛鉤;另外,用喜劇做抓手,“用舉重若輕的方式共情闡述,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拜托了!別寵我》導演李宏宇
《拜托了!別寵我》導演李宏宇也通過視頻分享了創作心得。他表示,短劇是大趨勢,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不能粗制濫造,制作方面要精益求精,“用有限的錢做出讓人無限開心的內容,才是短劇將來要走的路。”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
上一篇:全球兒童IP的新時間窗口,《龍寶小英雄》的“產業化”路線
下一篇:終于,沒人聊院線片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