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為各類銀行機構的房地產貸款占比劃定了“紅線”,其中,大型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上限40%,個人房貸上限32.5%。《通知》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何要劃定房貸“紅線”?對市民的房貸有何影響?記者進行了采訪。
央行設“房貸紅線”
大型銀行個貸不超32.5%
1月1日起,《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正式實施,這是繼針對房企融資“三道紅線”之后,國家在構建“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政策”方面出臺的又一重磅政策,主要是給銀行設定了關于房貸規模的“兩道紅線”。
第一道紅線是“房地產貸款占比”,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占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 第二道紅線是“個人住房貸款占比”,是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
央行、銀保監會把銀行分為了5檔,即中資大型銀行、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也就是說,7大國有銀行(包含國家開發行)的貸款比例最高,“房地產貸款占比”可以達到總貸款的40%,“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可以達到總貸款的32.5%。依次是中型銀行、小型銀行、縣域銀行和村鎮銀行。
超過規定數值,就視為“踩紅線”,對于“踩紅線”的銀行,要求必須限期整改。具體規定是:2020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占比、個人住房貸款占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2年;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4年。房地產貸款占比、個人住房貸款占比的業務調整過渡期分別設置。
有助優化信貸結構
“小銀行”貸款將受嚴管
“央行對于銀行房貸占比的管理,可以有效遏制投機炒作,使得房地產市場更加穩定。今年,預計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額度不會太寬松。”揚州一家國有銀行個貸部門相關人士透露,此外根據新規,越小的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越低,在供給下降的情況下,房貸利率也可能上行壓力。根據公開資料,大部分商業銀行尚未觸及上述規定上限,消費者無需過度擔心買房申請貸款受到影響,存量住房貸款也不會因為該政策而被銀行提前收回,短期內對房貸利率不會造成影響。
“這次監管出臺的新規,對中小銀行的房貸政策影響更大。”揚州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認為,實施分類分層管理,從規模和防控風險能力兩方面為依據制定分檔,就意味著以往“小銀行”通過更“靈活”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來提升收益的情況將受到限制。對中小銀行來說,房地產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的利率、資格等方面的管理將更加嚴格,對購房者來說,通過在“小銀行”申請房貸,來打政策“擦邊球”的情形,也將更難實現。
業內人士介紹,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可提高金融體系韌性和穩健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制度將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內在約束,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制造業、科技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小微、三農等薄弱環節融資,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 記者 張玉菁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房地產貸款余額占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比應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即不得高于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相應上限。
上一篇:學區房價上漲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房子公攤面積何時“全面取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