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漸趨嚴的房地產貸款監管形勢,“房貸大行”建設銀行的房貸業務發展情況備受業界關注。29日,在建設銀行業績發布會上,建設銀行副行長呂家進對此進行了回應。
呂家進表示,近年來,監管部門高度關注房地產風險,先后出臺多項相關制度,包括“三道紅線”以及去年底出臺的關于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制度,對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金融服務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截至2020年末,建設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4727億元,不良率0.7%;個人住房貸款余額5.83萬億元,不良率0.19%。呂家進表示,從數據看,建設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較少,占比低,而無論是房地產開發貸款還是個人按揭貸款,資產質量都較好。
他表示,建設銀行將對房地產開發貸款繼續實施從嚴的名單制管理,專注為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客戶提供支持,開展項目合規審查,嚴格把關貸款的投向和項目用途;對于個人住房貸款,優先支持剛需群體,滿足人民群眾合理的一般住房需求和住房改善的需求。
不過,根據年報數據,建設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比達到34.7%,略高于房貸集中度監管要求中32.5%的比例上限。
呂家進稱,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建設銀行將采取多種措施穩妥促進對公房地產業務的平穩發展,保持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合理適度的增長,有序降低房地產貸款在各項貸款中的占比。“總的來說,過渡期較為充裕,新規對貸款規模增長的影響比較小,存量超標的部分我們會逐年消化。”
在傳統的房地產金融業務之外,近年來,建設銀行發力住房租賃業務。建設銀行行長王江介紹,建設銀行積極開拓“存房業務”,將企事業單位及個人閑置住房像存錢一般“存”入建信住房服務有限公司,增加社會租賃用房供給,目前“存房業務”已累計簽約房源120萬套。截至2020年末,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覆蓋326個地級以上城市,累計上線房源超2400萬套。
根據年報,2020年,建設銀行與廣州、杭州、沈陽、南京等11個城市簽署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三年內提供3000億元的信貸資金,向11個試點城市的新市民、新就業大學生等提供約120萬套(間)政策性租賃住房。(馬文靜)
下一篇:為“學區房”概念祛魅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