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家房企進軍長租市場,為該行業帶來深刻變化。根據克而瑞統計數據,我國近六年來流動人口規模一直保持在2億以上,其中藍領人群占比約15%-20%,為藍領公寓行業帶來巨大需求。
然而,供應端的增速卻追不上需求端,國內藍領公寓市場仍有近1000萬的需求缺口,目前仍處于藍海階段。
除了規模待擴張外,國內的藍領公寓市場仍面臨較多難題。安全問題、房屋品質以及企業盈利模式單一等痛點,是阻礙藍領公寓成長的主要因素。
市場空白 潛力有待挖掘
不同于面向零售端、以單間形式定價的白領公寓,藍領公寓大多數是做“B端的生意”,通過與企業合作,收取相關費用。一般來說,B端的穩定性要強于C端,不確定性較小。因此,有人認為,藍領公寓“暴雷”的風險要小于白領公寓。
從客戶群體方面劃分,藍領公寓可以分為兩個類別:產業園區企業宿舍模式和城市第三產業員工宿舍模式。前者主要是面向園區內的企業員工住宿需求,通過與園區企業、政府等合作,以服務園區企業為核心,提供住宿服務。而城市第三產業員工宿舍模式,是面向城市核心區域的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服務業企業員工提供住宿服務。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區域以及以第三產業聚焦區域。
由于租客相對穩定,且與產業園中的企業有緊密的聯動關系,以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園區企業能夠衍生足夠的住房租賃需求。同時,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上季度中介服務行業仍處于榜首,教育、培訓、專業服務、休閑等行業仍相對較熱。這為藍領公寓中城市第三產業員工宿舍模式提供了豐富的客群。
在“十四五”規劃中亦透露出支持藍領公寓長足發展的信號:“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需求拉動疊加政策利好,我國藍領公寓行業正處在風口,發展潛力巨大。
據克而瑞數據,2014年,國內布局藍領公寓的企業僅有2家,而2020年,已有20家品牌企業進入該領域,且部分企業已具備一定發展規模。
初探告捷 多家品牌初具規模
2020年,在疫情陰霾之下,企業涉足藍領公寓仍動作頻頻。
繼將部分白領公寓改為藍領公寓后,2020 年,魔方集團新開超 2000 間藍領公寓,緩解產業園區及周邊基層員工的住宿問題。魔方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一線城市第三產業人才數量正在增長,魔方公寓布局在市中心的門店,主要客源就包括物流、外賣、家政以及餐飲業人員,“前不久,我們跟天鵝到家簽了戰略合作,為該平臺上的家政阿姨提供居住服務。針對人員多、需求分散的工作團體,市區的公寓門店可以滿足其需求。”
除自我擴張外,收并購也是長租公寓品牌拓寬新“藍海”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為國內最大的企業住宿運營商,安歆公寓先后并購易企租和新起點公寓,入股杭州諾巢公寓,加速行業資源整合。疫情之下,藍領公寓體現了較好的抗風險能力,加速規模擴張。目前,安歆公寓已布局全國 24 個城市,重點分布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及南京、杭州等熱點新一線城市。
與上述各品牌的發展模式不同,華舍公寓和筑夢居公寓提出“共享宿舍”概念,即同一家門店可以承接多家企業的住宿需求,如此便可減少空置床位,降低企業員工的住宿成本,從而靈活安排床位。
與此同時,亦有企業專注打造“職+住”生態圈,致力于為本企業員工提供住宿綜合服務,在這方面的主要代表為豐樂公寓。作為順豐自有的藍領公寓品牌,豐樂公寓面向企業內部員工提供住宿服務,以功能需求為主導,滿足用戶基本租住需求。目前,豐樂公寓已經布局北京、天津、上海、蘇州、杭州等十余城。
而自如城市之光采用的則是一價全包的方式,即所有房型免收服務費,并提出城市生活六人間免水電網費,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員工的居住和生活成本。
不同于白領公寓按單間計價,藍領公寓大多以床位定價。從房間戶型上來看,多數藍領公寓可以提供單人間、雙人間、4人間、6人間以及8人間的企業宿舍。在一線、新一線城市,藍領公寓的價格范圍大概在每月幾百至一千余元不等,遠低于這類城市的平均租金。
品質、安全、盈利模式 行業痛點待突破
近年來,95后、00后紛紛走出象牙塔,成為藍領群體中的重要力量。未來,新生代流動人口將成為該隊伍中的“主力軍”。與“前輩”相比,新藍領階層對居住品質的追求不斷攀升。
根據克而瑞調查顯示,“90后”藍領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大專以上學歷占比超過70%,消費習慣也發生著新的變化。不同于過往藍領的“克制型消費”,新藍領階層更加注重租住環境的品質及安全性,對于公寓的休閑文化娛樂活動也有較高的預期,希望租住環境居住和娛樂屬性兼備。
此時,藍領公寓行業升級就顯得尤其重要。對于公寓運營商來說,如何迎合多元化的、逐步升級的客戶需求是亟需思考的問題。一方面,提升產品硬實力,打造多元化、人性化產品,實現多形態產品、多場景應用是藍領公寓企業的必經之路。而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加強品牌服務軟實力,打造精細化、人性化的運營體系,全面提升公寓產品的租住品質,讓客群更加有歸屬感。
除品質外,居住安全亦是租客做選擇時的重點。以往,藍領公寓市場品質參差不齊,經常與“群租房”劃等號,加之藍領公寓租住的人員多,背景復雜,流動性高,租客可控程度遠低于白領公寓,管理力度與難度更大,存在著重大安全隱患。
而對于藍領公寓企業而言,在發展和擴張中也存在需要規避的“雷區”。作為重資產行業,長租公寓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盈利模式單一,即使藍領公寓投入相對較小,亦容易產生現金流風險。同時,為了滿足客群“較低租金”的需求,藍領公寓企業極易陷入“營業收入難增長、收入結構單一”的怪圈。因此,只有不斷革新盈利模式,深度挖掘非房消費業務,實現多元化營收結構,才能保證長久穩定的經營。
目前,藍領公寓行業仍有“增值空間”可挖。拿魔方公寓舉例,目前,其增值服務涉及入室保潔,免費維修、定制企業房型及提供班車等。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認為:“想要讓行業真正‘活起來’,就要在增值服務上下功夫,積極開發客群線下入口,挖掘更多場景消費。” (齊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