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因為烏克蘭危機而內部分歧不斷的歐盟又遇到了新的難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波蘭和匈牙利兩國政府當地時間15日相繼決定,在6月30日之前禁止進口來自烏克蘭的谷物及其他農產品,以保護本國農業。
17日,斯洛伐克政府也宣布,暫停從烏克蘭進口谷物和部分農產品。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對此,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米麗婭姆·加西亞·費雷爾表示,歐委會感謝烏克蘭的歐盟鄰國對烏農產品過境的支持,但“貿易政策是歐盟的專屬權限,單方面行動不可接受”。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網站報道截圖
匈牙利自烏克蘭危機爆發后,一直因為反對軍援烏克蘭、反對加碼制裁俄羅斯而被視為歐盟國家中最敢說話的“另類”;而波蘭則被認為是“挺烏制俄”最堅決的歐盟國家,僅次于歐盟之外的美英兩國。
問題是,看上去態度截然相反的歐盟成員國,為什么會同時對烏克蘭農產品說“不”呢?
△路透社:波蘭副總理卡欽斯基15日表示,波蘭仍然是烏克蘭的朋友。“但對于每個國家、每個政府而言,在任何情況下一個好政府的責任都是保護其公民的利益”。
“團結通道”沒能實現“團結”
這就要說到歐盟跟隨美國“挺烏制裁”衍生出來的糧食問題了。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因擔心作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出口受阻“威脅全球糧食安全”,歐盟委員會去年5月開辟了一條過境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的“團結通道”,旨在利用歐盟國家所有陸路運輸方式和基礎設施幫助烏克蘭農產品通過歐盟出口到第三方,并為此暫時取消了相應的關稅和配額。
△歐盟“團結通道”項目網頁截圖
“團結通道”建立后,烏克蘭糧食出口的大約一半被轉移到了這條陸路通道。但由于物流不暢等原因,大量更廉價的烏克蘭糧食滯留過境國,并涌入當地市場造成供過于求,進而壓低了糧價,引起當地農民強烈不滿。
最近幾周,東歐多國頻頻爆發農民示威,給當地政府帶來巨大壓力。
△歐洲動態網:歐盟委員會承認,盡管“團結通道”有助于增加烏克蘭的糧食出口,但大部分糧食滯留在了過境的歐盟國家,幾乎無法到達有需要的第三國。
原本要用來“維護全球糧食安全”的烏克蘭糧食不僅沒能送到急需的國家和地區,反而成了歐盟的負擔;而同樣可以幫助維護全球糧食安全的俄羅斯,卻遭遇到“有糧食也難出口”的困境。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全球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國。不僅如此,俄羅斯在世界化肥市場上也占據主導地位。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美西方在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同時,一直信誓旦旦地保證制裁并不涉及農業相關商品的生產、銷售和運輸。
由此,去年7月,俄羅斯、烏克蘭分別與聯合國和土耳其簽署一攬子協議,同意烏克蘭恢復從黑海港口外運糧食,同時確保俄羅斯的農產品和化肥外運不受限制。
可后來的事實似乎并非如此。
數月以來,俄羅斯多次指責美西方設置種種隱性壁壘,在支付、物流和保險等各方面限制俄農產品和化肥出口。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糧食貿易均通過俄農業銀行進行結算,而該行是最早被美西方移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系統的制裁對象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截圖
“不制裁”比“制裁”更陰險
到現在為止,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已兩次續簽。
第一次延期120天,已于3月中旬結束。
而在3月第二次商談續簽事宜時,俄羅斯只同意將協議減半延長60天,至5月18日到期。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俄羅斯警告,俄方能否在5月續簽協議,取決于美西方在未來兩個月里做了什么。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協議涉及俄羅斯利益的部分條款“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奏效”。
“沒有什么協議能夠單腿站立,必須兩條腿。就這一點而言,從目前的協議執行情況判斷,(俄方下次續簽協議的)前景不太樂觀。”
△路透社報道截圖
對此,曾努力促成協議簽署的聯合國急在心里。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表示,為確保協議涉及俄羅斯糧食和化肥出口的部分得到執行,聯合國正在與SWIFT管理層以及其他有關方面討論允許俄羅斯銀行回歸該系統的可能性。
但他同時承認,聯合國并沒有權限向SWIFT系統以及對俄實施單邊制裁的國家直接下達指令。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俄烏農產品出口各自出現狀況,對于全球糧食市場來說肯定不是好事。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本月警告,如果黑海糧食外運走廊被關閉,將導致全球谷物價格再度飆升,今年的糧食不安全狀況仍處于前所未有的水平。
△路透社報道截圖
但是,這種現狀足以讓美國放松對俄制裁、哪怕是僅僅消除俄羅斯糧食和化肥出口障礙嗎?恐怕很難。
諷刺的是,近期驚爆的五角大樓“泄密門”也出賣了美國的真實用心。
據報道,部分泄密文件涉及到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及其副手之間的私人對話,包括有關黑海糧食外運協議的對話。
而這些文件顯示,美國認為,古特雷斯在談判續簽該協議時“過于同情”俄羅斯,“破壞了讓莫斯科為其在烏克蘭的行為負責的更廣泛努力”。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日前發布的報告,全球有一半人口依賴使用化肥種植的糧食。“隨著今年世界大部分地區種植季節的臨近,讓所有農民都能以負擔得起的價格快速獲得所需化肥至關重要”。
鑒于俄羅斯化肥出口持續受限或將影響世界各地的糧食生產,世界經濟論壇(WEF)的《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已將“迫在眉睫的糧食供應危機”列為世界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
WEF國際貿易與投資主管肖恩·多爾蒂明確指出,貿易便利化是促進俄羅斯化肥出口到全球的有效方式。“出口限制會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傳染性,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有關國家應避免實施這些限制”。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王雨芊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