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春風吹拂一株株新苗,綠樹點染一處處生機。入春以來,內蒙古巴林左旗搶抓春季造林綠化黃金時機,全力打造林東林場文冠果良種豐產示范項目。
項目通過地塊集中規模化、方便集約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并通過示范園輔助生產設施和水肥一體化配套建設相結合,可對接現代化木本糧油科學經營管理,總建設規模達800畝。
在選取種苗方面,與區內外多家信譽優良的苗圃合作,同時赴甘肅白銀市、遼寧朝陽喀左旗、建平縣等多地采購良種,主要選用2年生豐油一號良種文冠果苗,地徑標準1厘米以上,苗高1米以上。項目良種苗木使用率99.9%以上,其他0.1%為林東林場石房子分場本地優質多年生文冠果大苗,以便于試驗對比,逐步培養本地優良品種。
為防止采伐跡地原樹根萌蘗,實施機械根除法:即在栽植行上先行用機械切刀進行兩次切根,二次用窄犁翻挑切斷根系后人工撿拾,三次進行機械植苗,再次人工撿拾根系,徹底滅除原樹根系萌發。造林整地采取精準定點機械挖坑,確保株間距準,行間平行,并為確保行距精準、植苗距離精準,在牽引拖拉機上安裝北斗定位導航系統,采取機械開溝人工輔助植苗法,對植苗犁進行改造,制作尺標,確保了植苗栽植施工順暢,株距精準度在正負10cm之間,在栽植施工中,確保苗木隨運、隨蘸漿(含生根劑)、隨栽植,各環節緊扣,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目前,巴林左旗文冠果種植面積已達5.3萬畝。文冠果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以及生態價值,是優良的木本油料樹種、木材樹種、常用中藥材和有經濟價值和發展前景的特色林果產業。大量推廣種植,可極大發揮其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實現提升生態環境、農民增收的雙重目標。(王德軍 孟慶旭)
下一篇:沒騙你!雨要來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