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當前,蘇州正以新場景、新服務、新業態,不斷釋放消費新活力。
五一假期,在位于觀前街的老字號店鋪內,來往的顧客絡繹不絕。打卡完蘇州的美景,自然也要打包一些蘇州的美食。
(資料圖片)
在堅守傳統手藝的基礎上,商家也走起了“迷你精致風”,包裝、色彩都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據商家介紹,五一期間年輕消費者占比近七成。
黃天源總經理陳磊介紹,今年一些精致小糕團賣得非常火,量至少是往年的翻倍,另外也針對性地開發了一些像禮盒,顧客還是買得非常多的。
而在多家餐飲企業的門口,上百人排隊等桌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根據數據統計,五一期間,松鶴樓、海底撈等4家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累計實現營業額4646.4萬元,同比增長198%,較2019年同期增長122.6%。
松鶴樓餐廳經理宋應偉介紹,三樓四樓的包廂都是提前一個禮拜訂完的,大廳里面翻臺率一個桌子達到5到6遍,營業額一天35萬元左右,招牌菜松鼠桂魚、蝦仁在這次高峰期中銷量也是遙遙領先的,每天松鼠桂魚銷量都達到400多到500多條。
除了傳統餐飲企業,首店也成為當下消費圈的流量密碼。在位于蘇州中心一樓的這家烘焙店,商家還沒有開門,門口就已經排起了長龍等候進店選購。
“我們店是蘇州首店,從營業開始之后,我們蘇州的小伙伴都非常喜歡我們這個品牌,排隊也是像大家看到的人氣一直都很多,尤其是到了周末節假日的時候”,烘焙店店長劉國華介紹。
商場里,其他進駐蘇州的首店品牌,也都人氣滿滿。
今年以來,全市近30家首店開業,并呈現品牌高端化、業態全場景化、布局多元化等特點,首店經濟、首發經濟正成為市場活力和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的重要催化劑。
蘇州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處長明瑤華表示,首店最主要的是能夠給消費者更優質的或者更新奇的消費體驗,能夠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消費場景,特別是去年,召開了首屆蘇州首店經濟發展大會,邀請到了很多國內外的知名品牌來到蘇州,今年5月16日將舉辦第二屆首店經濟發展大會,招引更多國際知名品牌首店,培育出蘇州本土品牌的旗艦店。
與此同時,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使消費方式和內容更為多元。
在常熟服裝城,商家正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推銷服飾商品,開播僅1分鐘,就已經有超過500人進入直播間觀看。隨著線上市場成為不少商家和消費者的“主陣地”,常熟服裝城加強對電商商戶的培訓和服務,三月初至今,常熟新增抖音店鋪1300多家。
“他們在推廣跟運營這塊也愿意去花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資本去把訂單量拉升起來,我們通過整個數據來說,確實商家相比較于去年的時候還是有大幅的增長”,常熟服裝城集團直播商學院負責人范鼎說。
記者手記
眼下,各種消費熱點層出不窮,但歸根結底都是消費者對“高質量”產品、“高品質”服務的持續追求。面對越來越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蘇州的商家、市場乃至城市,帶給消費者的不僅是“有沒有”,更多的是“新不新”和“好不好”。今年一季度,蘇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252.9億元,同比增長3.6%。消費的快速復蘇,帶來了城市的“煙火氣”,更帶動經濟發展“熱起來”。
責編:吳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