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報記者 王子純
“三分投進!”籃球場邊幾百名觀眾用方言和普通話混搭出加油鼓勁的聲浪。現場進行的是浙江諸暨“和美鄉村”籃球聯賽浣東賽區揭幕戰。盛兆塢三村的普通夜晚,因籃球而熱力四射。
(資料圖片)
本屆“村BA”共有來自諸暨市23個鄉鎮街道的273支隊伍近4000人報名,比賽場次達677場。自開賽以來,不斷吸引十里八鄉的群眾前來觀賽,場場座無虛席。諸暨人熱愛籃球由來已久,純粹、接地氣、全民參與的鄉村籃球賽看似平實,卻蘊含著諸暨這片土地上“天圓地方”的生活方式。
籃球轉動親情鄉情
“多一個球友,少一個紛爭。”在諸暨,幾乎每個家庭都與籃球有著不得不說的故事。圓圓的籃球化為一種力量,轉動親情鄉情,這是諸暨人熱情、擔當、率真的性格使然,更是這片古越大地歷史文化的積淀和升華。
每當有村子舉辦籃球邀請賽,無需組織與號召,大家會不約而同地來到一戶人家的大廳,你一言我一語地商討如何辦好比賽,各自分配好任務后立即行動起來。比賽時,熱情的觀眾將球場圍得水泄不通,賽場內的較量更是精彩激烈,但這并不影響賽場外的情誼。比賽結束后,前來參賽的球員和觀眾就成了餐桌上的客人,被各家各戶邀請進門,一起飲茶,評論賽事,簡簡單單的幸福感和親切感洋溢在每個人心間。“趕廟會可以帶親戚去吃飯,不必考慮是否相識,來的都是客。”如今,諸暨的舊風俗通過籃球得以延續。
在剛剛結束的安華鎮“村BA”中,裁判員從60公里外的店口鎮趕到現場執裁,兩地分別位于諸暨的最南邊和最北邊,裁判員在一周的比賽時間里不知疲倦地往返。“這就是鄉情,這就是熱愛。”安華鎮居民李旭的言語間充滿自豪。
在應店街鎮,村村都有籃球場,村村都有籃球隊。大馬塢村籃球隊是應店街鎮本屆“村BA”冠軍,球隊奪冠后捐出全部3萬元獎金,用于村級公益事業的開支。球員丁逸樺表示:“比奪冠更高興的是通過籃球將愛心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
球場撬動經濟潛力
華燈初上,鄉民期待已久的“村BA”總決賽開打。與此同時,越劇表演在一旁的戲臺登場,臺下叫好聲不斷;充滿特色美食的夜市區人頭攢動;賽場周邊的小賣部、餐飲店漸漸地賣斷了貨……這番景象在“村BA”期間是常態。
安華鎮副鎮長陳玉蘭介紹,自5月1日起,安華鎮“越夜越精彩”籃球賽連續8天,全部安排在晚上,進一步促進“夜經濟”發展。在“村BA”助力下,安華夜市日均客流近3萬人次,戶均年收入已超35萬元,帶動創業就業近2000人。“村BA”帶來的是人氣,也是經濟活力。
“我們的‘村BA’不僅要突出‘土味’,也要展現‘新潮’。”賽事承辦單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鄉村對決后,6月將迎來鎮街之間的角逐,“目前我們初步設想是打造一個‘諸暨共富禮包’,囊括極具當地特色的珍珠、襪子、香榧、同山燒等諸暨特色,做成電子禮包券或者以實物的形式,獎勵給獲獎隊伍,全面彰顯共富成色。”如今,“村BA”帶來了良性循環,鄉村經濟火起來了,體育文化產業得到發展,“精神文明”的進步產生新吸引力,從而進一步推動鄉村消費升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