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面臨爆雷之際,意大利也站在了債務危機的懸崖邊上。
(資料圖片)
根據意大利央行公布的數據,該國主權債務規模已經達到2.79萬億歐元的歷史新高。光是今年3月份,債務就增加了178億歐元。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如果把債務總額在全國人口中分攤,每位意大利公民要背負4.74萬歐元的債務,相當于每戶家庭欠債10.64萬歐元。按照2021年意大利中位數收入22540歐元來計算,相當于一家人不吃不喝4.7年才能還清債務。
債務激增的直接原因是能源價格飆升,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意大利的公共債務水平屢創新高,上一個記錄誕生于今年2月,主打的就是一個努力超越、永不停歇。
截止到去年年底,意大利的債務水平已經達到了GDP的144%,較去年夏天的最高點有所回落,但也沒回落多少,比起歐盟規定的60%的債務上限水平還是高出一大截,隨時可能爆雷。
前歐洲央行行長都被干下去了,債務危機能不嚴重嗎
隨著歐洲央行不斷加息,意大利的借貸成本急劇上升。今年年初,該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了4.6%,較去年同期上漲了近三倍,比歐元區經濟“領頭羊”德國高出210個基點。
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可不是件好事。經濟問題的核心在于信用,信用良好的話,就算兜里沒有一毛錢,別人也愿意用很低的利率借錢給你。
就好比你和巴菲特一起去銀行借錢,你兜里有一萬,巴菲特一毛都沒有,但他拿到的利率照樣比你低,因為銀行相信他能很快賺到錢。
老爺子行走江湖,全靠刷臉
同樣的道理,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飚得這么高,無非是信用不夠了,只能通過高收益來吸引投資者。風險越大回報越高的道理,大家都懂。
在債務雪球越滾越大的情況下,歐洲央行降息才是意大利的最優解,這樣他們就能用最小的代價償還債務。可歐洲央行也有自己的苦衷,歐元區整體的通脹率都在上漲,除了加息沒有其他辦法,總不能為了意大利一家連累整個歐元區吧。
不過這么拖下去也不是辦法,一旦意大利爆發債務危機,歐盟還是得跟著遭殃。就像前面提到的,歐元區是一個整體,任何一個成員國爆雷,都會影響歐元的信用。而意大利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由于規模太大,實在是不好救。
這三瓜倆棗的,救不了意大利
上一次歐債危機中,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被評為“歐豬五國”,上榜理由是經濟較弱債務又高。當時,意大利因為自身體量和發展水平,還算是矮子里面的將軍,所以并未申請救助。
可如今,其他四國靠著當初歐盟給的救命錢,或多或少地實現了經濟復蘇,全靠自己折騰的意大利,反而被落下了,同一個經濟周期內,意大利的平均增長率在五國中排名墊底。
按理說,意大利的經濟體量在歐盟內部僅次于德法,就算沒有外援,也不至于拉胯成這樣啊?再說了,債務規模并不能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只要能按時把錢還上,借得越多,反而說明經濟發展勢頭越猛。
歐洲央行:只要加不死,就往死里加
說到底,意大利的根本問題還是自身經濟增長乏力,賺的沒有借的多,導致債務越堆越高。
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下,全球經濟大環境變差,中小企業和商販的生意尤其難做。而意大利又是個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國家,有著“中小企業王國”的美稱,遭受的打擊自然要更多一些。
此外,人口老齡化、產業附加值低、基礎建設不足等問題,都是阻礙意大利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當然,這些問題其他歐元區國家也有,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像意大利這樣全都占了。
江南皮革廠倒閉了,全場清倉大甩賣
加入歐元區之后,意大利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沒辦法像上世紀那樣,通過使本幣貶值來刺激出口,從而實現經濟發展。歐元區顧的是大局,單個成員國的利益得失,總是要靠邊站的。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意大利不能通過一系列改革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債務爆雷是遲早的事。真到了那一天,歐盟是救還是不救呢?
救吧,實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錢。不救吧,除了損害歐元信用,歐元區乃至歐盟能不能繼續走下去都是個問題。你今天可以讓意大利自生自滅,明天就可以拋棄其他成員國,那歐洲一體化還有什么意義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