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網呼和浩特5月23日電(記者賈立君、安路蒙)23日,在上海召開的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上,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授予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世界綠色硅都”稱號。
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化國際化光伏盛會,對于世界能源變革、全球生態環境改善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委書記丁繡峰在大會上致辭時介紹,包頭作為內蒙古工業基礎最好、裝備制造技術水平最高的城市,在推動老工業基地創新發展的征程上,提出打造“世界綠色硅都”奮斗目標,目前已起勢成勢。
一是,“世界綠色硅都”之于包頭,在于“世界級”的產業規模。自2016年第一家光伏企業落戶包頭以來,不到7年時間,當地集聚了40多家光伏企業,其中通威、協鑫、大全、新特、弘元、雙良、晶澳、美科、阿特斯、東方日升等頭部企業就有13家。2022年,包頭成為全國首個光伏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的城市,預計今年底多晶硅、單晶硅產能將分別占到全國的40%,2025年將分別占到全國的半壁江山、占到全球的45%。包頭將繼續擴大光伏硅優勢,建設全球最大的晶硅材料生產基地,打造萬億級光伏產業集群,并加緊布局、做大做強電子硅、有機硅產業,建設千億級半導體產業集群和有機硅產業集群。
二是,“世界綠色硅都”之于包頭,在于“世界級”的綠電支撐。內蒙古綠電優勢突出,新能源發電量全國第一,發電成本全國最低。包頭更是“風光”無限,風電可開發量2540萬千瓦,光伏可開發量3060萬千瓦,是我國少有的風光資源富集地區之一,可為硅產業發展提供“綠色電、便宜電、可靠電”。當前,包頭正在加快推進四個50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和四條新能源輸電通道建設,將大青山以北的“綠電”源源不斷送到山南各工業園區,為晶硅產品低碳化綠色化生產提供最有力保障。到2025年,全市光伏產業使用“綠電”比例將達到40%以上,使光伏產品獲得領先行業的更低碳值。
三是,“世界綠色硅都”之于包頭,在于“世界級”的協同配套。包頭發展硅產業從一開始就本著“既求全、又求強”的原則,著力構建完整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圍繞光伏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側開展精準招商,目前已形成從工業硅到多晶硅、單晶硅,再到切片、電池片、組件的完整光伏產業鏈。包頭將繼續抓好產業成龍配套,進一步完善金剛線、銀漿、鋁線、背板、邊框、EVA膠膜、光伏玻璃等配套產業環節,保證光伏產業鏈各環節都有頭部企業集聚,以產業集群效應匯聚產業協同合力,使包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光伏產業鏈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城市。
四是,“世界綠色硅都”之于包頭,在于“世界級”的技術研發。世界領先的技術是成就“世界綠色硅都”的關鍵因素。云集包頭的硅產業頭部企業都擁有著引領行業前沿的技術優勢,像協鑫的FBR顆粒硅技術,弘元的金剛線切片技術,中清的N型電池技術等,都領先國際,優勢巨大,是包頭硅產業屹立全球行業前沿的硬支撐。同時,包頭加速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雙良、大全、弘元、新特等頭部企業的研發中心陸續落戶包頭,國家光伏硅材料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正在加快建設,包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硅產業先進技術研發中心、認證中心、檢測中心、推廣中心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孟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