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來源:中國日報網
廣發基金,這家馬上成立年滿20歲的基金管理公司,在桃李年華時卻愁容滿面,旗下有著逾千億元規模的股票型基金整體業績卻表現不佳。
在一路的規模擴張中,廣發基金丟失了什么?在取與舍之間,廣發基金又選擇了什么?作為基金投資者,一邊看著基金公司管理規模的日漲船高,一邊看著管理業績的日漸西下,著實令人不解?
近5年業績不及同類產品一半
近5年來業績不及同類基金產品一半,這就是廣發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的整體表現。作為一家老牌基金公司,代表權益投資能力的股票型基金竟如此表現,然而這就是事實。
成立于2003年8月5日的廣發基金,截至目前共管理614只基金,管理規模為12687.35億元。不過,旗下經理人數只有78人,相當于平均每位基金經理管理著近8只基金。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5月24日,廣發基金旗下的股票型基金有133只,遠超平均每家公司26.08只的數量,在126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排名第7;旗下的股票型基金規模有1087.32億元,更是平均每家公司188.31億元的5.77倍,同樣躋身可比基金公司的前十名。
廣發基金對于權益投資上下的功夫,不止股票型基金的數量和規模,還有基金經理數量上的大手筆。該公司旗下共有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23人,在12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
然而,在股票基金管理業績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截至5月29日,廣發基金旗下的133只股票型基金近6月平均回報率為-2.40%,逆勢跑輸同類平均-1.36%的業績,更是不及同期滬深300指數0.38%的漲跌幅;近1年,廣發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平均回報率為-3.13%,依然逆勢跑輸同類平均-0.47%的業績。時間拉長至近3年、近5年,這種差距更加明顯。近3年,廣發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平均回報率為10.78%,但與同類平均19.54%的業績相比,相差甚遠;近5年,廣發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平均回報率為17.33%,而同類平均業績為37.93%,即廣發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的業績尚不足同類的一半。
廣發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業績對比圖
具體來看,由孫迪管理的廣發資源優選股票A、廣發資源優選股票C、廣發研究精選股票A、廣發研究精選股票C,以及陸志明管理的廣發中證全指建筑材料指數C,近1年業績均虧損超過兩成,截至5月29日,上述5只基金同期回報率分別為-24.36%、-24.67%、-21.34%、-21.65%、-20.98%。此外,廣發中證全指建筑材料指數A(基金經理陸志明)、廣發先進制造股票發起式C(基金經理孫迪)、廣發先進制造股票發起式A(基金經理孫迪)近1年回報率也均在-20%左右,尤其是廣發先進制造股票發起式A、廣發先進制造股票發起式C在近半年更是累計跌幅超過21%。
規模一路擴容但忘記初衷
據【基金看點】觀察,雖然旗下股票型基金的業績出現嚴重的掉隊,但廣發基金在規模擴容上還是毫不含糊,甚至出現“八箭”齊發的局面。
在監管部門提出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廣發基金依舊我素我行“低頭”擴容,讓市場質疑其可能忘記了來時路。
早在2022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總的原則是,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切實提高公募基金行業服務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服務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的能力,正確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發展與穩定、效率與公平、高增長與可持續的關系,切實做到行業發展與投資者利益同提升、共進步。尤其強調“切實摒棄短期導向、規模情結、排名喜好”“堅決摒棄蹭熱點、搶噱頭、賺規模的創新”。
截至5月24日,廣發基金旗下共有8只基金同時發行,其中有2只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2只,偏債混合型有4只。隨著廣發安潤一年持有期混合A 、廣發安潤一年持有期混合C兩只偏債混合型基金于5月26日發行結束,5月29日、30日分別開啟廣發國證通信ETF、廣發景佳純債的發行。
廣發基金“八箭齊發”圖
觀察廣發基金近5年各季度的規模變化,【基金看點】發現,環比增長成為一種常態。
據東方財富(行情300059,診股)數據顯示,2017年四季度末,廣發基金全部基金的總規模為2750.64億元,五年后的2022年四季度末,這一總規模已經達到12185.37億元,增長了3.43倍。旗下的股票型基金的規模從2017年年底的141.48億元,更是增至2022年年底的1065.89億元,5年增長了6.53倍。
不可否認的是,廣發基金近幾年的強勢擴容,確實增加了管理費收入,使得基金公司的業績有所保障,但是基金持有人的收益卻相向而行。
廣發基金如何才能放下規模情結,看重投資者收益,旗下的超千億元規模的股票型基金業績何時才能與同類并肩同行,我們也將保持關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