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貴州燃氣分時圖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 2018年開市交易的前兩個交易日,次新股貴州燃氣連續兩日漲停。4日開盤,貴州燃氣低開后一度下挫,隨后連續多筆買單買入,股價翻紅,盤中最高21.48元,再次刷新上市新高記錄,隨后股價再次直線下挫,振幅12.15%。截至發稿,深圳燃氣報20.59元,上漲0.88%。
1月3日復牌后發現,深圳地區券商營業部是買入的主要力量。買入前五席位中,有3席屬于深圳本地券商營業部,合計買入金額高達6804.08萬元,占今日成交總額的4.45%。不過也有一深圳券商營業部大賣,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證券營業部繼續甩貨,今日賣出3172.16萬元,買入金額最多,占成交總額的2.07%。
回顧發現,自12月20日以來,至今累計漲幅已達到148.9%。而2017年11月7日上市至2018年1月3日收盤,貴州燃氣累計漲幅已達到823.53%。
據1月2日貴州燃氣核查公告稱,公司的天然氣銷售上下游價格均受到較為嚴格的管制,公司向下游轉移成本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如果未來公司上游采購價格因國家發改委調整門站環節指導價格等原因而提高,而各地地方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未及時調整下游銷售價格,或者下游銷售價格提高幅度小于上游采購價格提高幅度,則將導致公司毛利空間縮小,并對公司的財務情況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去年冬天以來,由于供給短缺,冬季供暖需求旺盛影響,北方地區天然氣出現供不應求的市場情況,“氣荒”現象蔓延,LNG價格從約4000元/噸,兩個月內快速上漲至12月21日最高1.3萬元/噸的高位,頻繁刷新價格歷史新高。
為了遏制天然氣價格,發改委祭出三招:一是協調重點企業保障供應。三桶油出面響應,稱正在積極增加資源供應;二是部署召開LNG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在LNG主產區、主銷區召開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要求企業加強價格自律、規范價格行為、穩定行業價格秩序;三是立即開展LNG市場價格專項監督檢查。
方正證券研報稱,“煤改氣”氣源保障總體方案通過詳細的任務拆解,力爭在未來四年解決冬季用氣緊張問題,不會讓氣源問題成為煤改氣的掣肘。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選擇之一,在能源利用與轉化效率上高于其他清潔能源,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改造中注定要占據主導地位。中國燃氣行業第二階段高速增長時期來臨,政策全面推動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占比邁向10%。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