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在國內葡萄酒行業相對低迷的背景下,上半年葡萄酒龍頭張裕實現業績微增,但面對年度目標也依然存在壓力。
近日,張裕發布半年報,期內其實現營業收入19.67億元,同比增加0.7%;歸母凈利潤為3.64億元,同比增加1.43%。
(相關資料圖)
分季度來看,是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下滑拖累了張裕整個上半年的業績水平。
靠抬價撐起營收
今年一季度,張裕實現營收11.31億元,同比下滑2.96%;歸母凈利潤2.77億元,同比下滑4.75%。
其解釋稱,當季受大環境影響,公司、經銷商、供應商和物流企業因大量員工生病而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導致銷量同比下滑,嚴重拖累了半年度業績指標。此外,國內葡萄酒企業整體盈利能力欠佳,市場投入和開拓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加之受其他實力強大的競品酒類擠壓,行業發展態勢仍然不容樂觀。
張裕的主要業務為生產經營葡萄酒和白蘭地。上半年葡萄酒實現營收13.72億元,同比下滑1.77%,占總營收的69.75%;白蘭地實現營收5.34億元,同比增長4.35%,營收占比為27.17%;旅游業務和其他業務占營收比例分別為2.22%和0.86%。
財報寫明,導致張裕營收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其產品價格的提高。
華鑫證券研報表示,上半年公司葡萄酒、白蘭地價格分別為4.61萬元/噸、4.11萬元/噸,同比增長7%、6%。
今年5月的投資者交流會上,張裕總經理孫健曾表示,“張裕在銷售端是很想把價格往上抬的,而且基本都實現了。”
但價格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司銷量。上半年,張裕葡萄酒銷量為29779噸,同比下滑7.85%;白蘭地銷量為13012噸,同比下滑1.41%。
為了挽回銷量,張裕在上半年加大了營銷投入,期內銷售費用4.53億元,同比增長8.43%,其中市場營銷費由去年同期的1.31億元增長至1.51億元,漲幅14.82%。
五折股權激勵遭質疑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國內葡萄酒產量近10年都在持續下滑,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總產量達到138萬千升的高點,2017年降至67.91萬千升,到2022年僅剩下21.4萬千升,比上年下降22.12%,不足高點的六分之一。
而近幾年張裕的業績也與行業情況相掛鉤,2011年其實現營收巔峰60億元,此后的幾年間公司營收在40億元到60億元之間徘徊,到2020年僅實現營收33.95億元,2021年和2022年也低于40億元。
為了擺脫這一局面,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提升員工積極性,張裕在今年推出了一項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公司該次激勵計劃限制性股票授予數量為678.56萬股,授予人數為203人(包括董事長、總經理),授予價格為15.24元/股。
根據公司設定的業績考核目標,2023年至2025年公司營收規模分別不低于43.3億元、47.2億元、51.2億元,凈利規模分別不低于5.1億元、5.3億元、5.6億元。
股票激勵考核目標之外,張裕也定下了一個“基礎”目標。2022年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將力爭實現營業收入不低于42億元,將主營業務成本及三項期間費用控制在33億元以下。
以今年上半年營收19.67億元來看,公司完成了股票激勵考核目標的45.43%,年報給出目標的46.83%,進度均未過半。
張裕也在半年報中坦言,公司要完成2023年度財務預算指標和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確定的業績指標仍較為困難。
該股票激勵計劃推出后,也曾遭受投資者質疑。
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表示:“股票激勵計劃價格嚴重低于當前價格,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更有投資者直言,以前兩年疫情期間的低業績為基數,2023年不用太費力氣,張裕股權激勵容易變現,感覺就像白撿錢。
有股民在股吧發文稱:張裕管理層,低價增持5年B股還不夠,又將腰斬價增持A股,便宜要占夠,散戶血要喝透。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自2023年以來截至9月8日,張裕平均股價為31.34元/股,股權激勵計劃中的15.24元/股與之相比已經腰斬。
盡管公司推出了股票激勵計劃,結合業績完成度而言能否實現仍未可知。
見習記者 劉星雨
現在送您60元福利紅包,直接提現不套路~~~快來參與活動吧!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