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反應,然后遺忘。”這是個情緒大于一切的時代。
體罰、虐童、性侵...這些可怕的詞匯居然會出現在天真爛漫的幼兒園中。紅黃藍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冰”,亦不是三日之事。但幼兒安全,絕不是一個可以“慢慢解決的問題”。
紅黃藍發生時,鋅財經潘越飛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轉發和罵娘,同事還在勸:別激動,未必是真的。
但,善良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當事情核實后,鋅財經原本想第一時間發聲,但我們竭力忍住了,希望從商業角度冷靜客觀地去觀察它。
我們不得不按住憤怒和無語的情緒,告訴大家這事背后對監控市場的影響——我們可以聊塔西佗陷阱,可以聊教育體制,可以聊權利與官員,但從一個渺小的商業財經新媒體角度,能報道出也許殘酷、但是真實的商業內在邏輯,也許才是最適合我們的微薄面貌。
畢竟鋅財經相信的是,真正改變這個世界的不是情緒,而是商業。
商業在哪?在,掌心寶貝的創始人戴振光在事件發生后,找到潘越飛說的那句話:“紅黃藍事件確實讓人痛心疾首,事件的發展也著實讓人瞠目結舌。在雙方失去信任感之后,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實時監控’。”
既然治不了“本”,那就先在“標”上拒絕這樣的事件再發生:對幼兒園監控系統進行全面升級,確保做到無死角不間斷實時監控。
這件“CD事”(請允許我假裝紳士)的發生,確實給監控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什么方法能讓家長完全的放心?那就是實時監控。”阿啟視創始人陸雋說。
任何一門商業,本質是讓社會變得更好。而監控產業,能最快最直接地杜絕紅黃藍事件的反復發生——畢竟這也不是第一次。
01
一個不應該有的行業機會
為什么在中國,像紅黃藍這樣的社會性事件會屢次出現?戴振光認為離不開國情。
中國的教育欠賬太多,很多東西都是一定發展階段的產物。在人口爆炸的時候,出現問題是必然的:
2012年10月,浙江溫嶺某幼兒園虐童事件
2013年08月,河北廊坊某幼兒園12名女童被性侵事件
2014年03月,陜西西安某幼兒園“喂藥”事件
.....
可見,此次的紅黃藍事件并不是偶然事件。
在中國,幼師的工資低、學歷低或許已經成了客觀事實。鋅財經在某招聘網站上看到,紅黃藍早教幼兒教師的月薪在3000元-4500元的區間,而任職卻需要“說唱彈跳畫”樣樣不落。
某招聘網站“紅黃藍”的招聘信息
工作強度上,卻不比“藍領”更小。一個老師喂兩三個小孩,剛喂完飯,可能又要去拖地,因為小孩難免會灑。這之后,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她們:哄小孩睡覺,脫衣服,穿衣服,女孩子要梳頭,小朋友之間打架要調解。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懂戶外活動、手工創意、彈琴、社交……
與高工作強度對應的是高工作時長。理論上,一個教室里每個小朋友最少要有3個平方的面積,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一個教室里面必須塞進30到40個人,對應的幼師就兩三個。
“碰到誰要請個假,根本沒人頂!”已干了3年幼師的夏穎吐槽說。
很難想象,在幼教行業人才如此短缺的情況下,行業所給予的待遇卻并不能讓人滿意。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從業者的素質到底有多大的保障?鋅財經要在這里打上一個問號。
政府和行業都不能在短時間內變出100萬個幼師本科畢業生以改變現狀。“既然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用技術在現象上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戴振光說。
做了一萬件好事的人可能會因為做了一件錯事而人設崩塌——失去信任只要一瞬間。在類似紅黃藍事件屢見不鮮的情況下,家長們都怕了,與園方信任也降至冰點。
“能否讓我隨時隨地看到我的孩子在干嘛?”家長的呼聲越來越大。信息不透明造成了雙方的不理解。
只有技術才能倒逼幼兒園的透明化,也是解決行業痛點最直接的手段。
根據統計,我國二胎數量,今年的幼兒園學齡兒童數量,未來的幼兒園市場,是一個黃金產業。有據教育部數據顯示,隨著二胎政策的逐步放開,人口加速增長,2015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2.37萬所,入園兒童2008.85萬人。
幼兒監控,本不應該是一個熱點行業,卻在眼下以及未來成了一個大市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