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字體正在更廣泛地與我們的生活產生交集:在廣告中,字體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炫酷;在電子設備上,現在不僅能打出彩色動畫字體,用戶還能通過手機應用自創字庫;在企業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定制企業字體,并聯合字庫出品明星手寫字體、IP定制字體……
我國字庫行業伴著互聯網的東風,正在進入創新涌現、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字庫行業雖是不易被人關注的‘幕后行業’,卻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在街上看到的招牌,我們在手機里閱讀的文本,每一個字都是字體設計師一筆一畫制作的。”漢儀字庫市場部部長杜立平介紹說。
“我經歷過字體設計的鉛與火時代,光與電時代,現在又來到了互聯網時代。”著名字體設計師朱志偉見證了中文字庫從弱到強再到繁榮的歷程,入行近50年的他如今還堅持在字體設計的第一線,“這是中國字體設計最好的時代。”
字體創新:新時代催生新字體
為滿足市場越來越強烈的個性化需求,引入新技術,創新字體表現顯得很緊迫
樂喵體是近年來面向互聯網市場的字體代表。
“這款字體靈感來自于貓的姿態,給人活潑個性的感覺。”樂喵體設計者、漢儀字庫高級字體設計師劉宇介紹,這款字體主要面向手機平臺制作,因此充分考慮了互聯網用戶喜好。樂喵體推出后立刻引發了下載風潮,當年便榮獲小米年度最受歡迎字體獎。
為滿足市場越來越強烈的個性化需求,引入新技術,創新字體表現顯得很緊迫。
敲出的字體和動畫一樣,不僅流光溢彩,還有花開蝶舞的動態效果,這是漢儀字庫憑借專利動態字庫技術,打造的三生三世動畫字體。漢儀字庫總經理謝立群介紹,“近年來公司圍繞熱門影視IP,推出三生三世動畫字體、爵跡彩色字體等創新字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爵跡》均為熱門影視劇),用‘大IP+新技術+個性化’,成功吸引了互聯網年輕用戶的注意。”
在針對互聯網的個性化字體涌現時,以黑體、宋體為代表的傳統正文字體也在醞釀著變革,悠黑體和悠宋體就是其中代表。
“過去由于屏幕分辨率低,顯示效果差,而漢字結構復雜,為了讓字的可讀性更強,字體設計上不得不作出妥協。”悠黑體和悠宋體的設計者,方正字庫設計總監仇寅介紹說,上一代字體微軟雅黑為了增強可讀性,犧牲了字的美感,留下很多遺憾。“屏幕的顯示越來越細膩,我們因此推出了新一代屏幕字體,新字體強調回歸漢字本身,不再受到載體的限制。”
“面向互聯網,面向新載體,面向新技術是近年來字庫行業的最大轉變。事實證明,我們的路徑是正確的。”謝立群介紹,自2013年起,漢儀共在手機QQ等移動平臺上推出個性字體超過200款,總下載量突破百萬次。“這種規模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這就是互聯網時代帶來的變化。”
技術創新:用戶也能做字庫
用戶可通過造字應用,創造出獨家手寫字體,并在手機界面和打字聊天等場景中使用
“你看,這是我自己的字庫。”書法愛好者張力峰興奮地向記者亮出手機,展示自己的字庫界面。記者觀察到,張力峰通過一款叫“手跡造字”的應用,創造出獨家手寫字體,并應用在手機界面和打字聊天等場景中。
手跡造字是方正手跡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造字應用,用戶只需利用手機,在屏幕或紙上手寫輸入最少100字,通過北京大學計算機所肖建國教授團隊的專利技術,智能分析其書寫特征,就能自動生成一套6000多字的手寫字體庫。
“手跡造字是互聯網時代,我們對用戶生產內容應用在字體設計領域的一種探索。以往造字的門檻很高,但是我們通過新技術大大降低了造字的難度。”手跡造字產品總監劉金妮介紹,目前這款應用已有幾十萬用戶,創造了兩萬多個完整字庫。企業選取了其中兩百余款精品字庫進行商業化,其中一款“告白情書”字體在登陸手機QQ平臺后,成為了當年“5·20”期間的爆款字體。
劉金妮還介紹道,未來手跡造字將依托北大技術資源,更新更先進的算法,希望能生成更加美觀實用的個人字庫。“互聯網和智能算法的發展,讓越來越多普通人認識字體設計,參與字體設計,未來也可能會徹底改變字庫行業的格局。”
行業創新:轉變思維擁抱網絡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年輕一代用戶對字體的審美能力強,需求量大,且付費意識高
“今天的字庫行業正處于最好的時代。”方正字庫總經理張建國解釋說,更多的青年設計師加入到行業中,更多的字體被推向市場,更多的新技術被應用到字體開發中,更多的年輕用戶開始欣賞字體,養成字體付費習慣,“路越走越寬了。”
據估算,2016年內,中文字庫行業推出新字體約300多款,總體營收約2億元;而在10年前的2006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30多款和1000多萬元。而在2017年,漢儀的字體銷量更是較2016年同期增長了60%以上。
“雖然進步巨大,但本土字庫行業還是與歐美有很大差距。”方正字庫副總經理黃學鈞補充說,2016年美國蒙納字庫一家的收入就超過2億美元。
難以想象的是,與當下的繁榮相比,在2000年到2010年間,字庫行業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寒冬。
“當時艱難到,方正一度打算砍掉字庫業務,單純做字體代理商。”張建國介紹,2000年到2010年正是個人電腦飛速發展的10年,卻也是盜版橫行的10年。字庫盜版,事前難以監控,事后難以維權。“當時基本上沒人有字體正版意識,做字就是虧本買賣。”
改革路徑有兩個:一是開拓市場,當時的字庫用戶主要是廣告公司,而盜版也主要發生在這個環節。因此繞開廣告公司,直接面對企業用戶的做法,極大解決了盜版問題。二是擁抱互聯網,用互聯網新思維去做字庫這個老行業。“比如我們聯合‘博客女王’徐靜蕾,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靜蕾手寫體,開創了明星手寫體這個形式,當年獲得了很大反響。”張建國說。
同樣經歷過行業寒冬的謝立群對行業復興則有不同角度的理解。自2013年以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借助手機操作系統、手機QQ、個人主頁等平臺,年輕一代用戶對個性字體的需求變大,“互聯網用戶的壯大,也是字庫復興的原因。年輕一代用戶對字體的審美能力強,需求量大,且付費意識高。相信隨著他們成長為市場主力軍時,字體設計行業會更好。”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琰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