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她才13歲,正處于人生的花季,如果能讓她重獲新生,我義無反顧。”
2022年9月13日上午8點30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干細胞移植病區血細胞分離室內,一場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正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當血液通過導管流向血細胞分離機的時候,23歲的陶義冉(化名)安靜地躺在床上,開始捐獻造血干細胞。
捐髓現場。湖北省紅十字會供圖
時間撥回到2021年11月,正在上課的陶義冉接到了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的電話,得知自己和一位13歲的花季少女造血干細胞匹配成功時,陶義冉既激動又高興。她從沒想過,自己會和千里之外一個在生命線上苦苦掙扎的白血病患兒的命運緊緊相連,成為湖北省第53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對于白血病患者來說,造血干細胞移植幾乎是他們生存的唯一希望,而在非血緣關系的骨髓供需者之間,配型成功率只有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在陶義冉看來,這份突如其來的“髓緣”,可以讓一個弱小的生命不再蒼白,讓一個被病痛折磨甚至瀕臨破碎的家庭又重燃了希望,非常有意義。但最開始,陶義冉還有點擔心,怕父母可能會擔心、顧慮甚至反對。
“救人是好事,我們支持你的決定,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常年從事醫療工作的父母對治病救人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他們對陶義冉的支持,更堅定了她捐獻的決心和勇氣。
為了促進造血干細胞大量生長并釋放到外周血中,在短短五天時間里,陶義冉進行了9次注射動員劑。“準備正式捐獻的時候挺緊張的,感覺自己的胸前骨、肋骨、腰椎骨都有酸痛的感覺。但同時又很開心,開心的是自己在挽救生命的道路上終于到了最后一步,期待千里之外的花季少女的生命可以重獲新生。”陶義冉說。
9月13日當天,歷時四個小時,采集造血干細胞正式完成。面對眾多的贊許,陶義冉顯得有些羞澀,“其實我也沒做什么,只是盡了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而已。我現在更多的感受是幸運,幸運的是有機會可以挽救一個生命。未來,希望自己能對得起身邊人的期望和贊許,影響更多的人,爭取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陶義冉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湖北省紅十字會供圖
“這次造血干細胞捐獻經歷是自己醫學生涯收到最好的一份禮物。因為挽救一個小生命,讓一個家庭再次充滿歡聲笑語,真的很幸福。”陶義冉說,希望通過這次經歷,告訴身邊的人,捐獻造血干細胞一點都不可怕,只要多一份堅定,就有可能點燃別人的生命之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