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多重壓力下,近期廣西生豬價格持續走低,成為全國豬價 “洼地”。據卓創資訊統計,目前廣西地區豬價已成為22個省份的最低價,并且較全國平均水平低1.0-1.4元/公斤,部分低價地區甚至已經跌破成本線。
分析來看,養殖端計劃出欄量增加、調運受限、環保行動、以及豬病的發生等多重因素,共同導致廣西豬價低迷。
首先從出欄情況來看,當前廣西豬價承壓的首要原因,在于供應端的持續放量。9月廣西養殖端生豬計劃出欄量環比增加明顯,一方面,10個月前廣西母豬存欄量處于階段性高點,經過正常的養殖周期,這批母豬繁育的仔豬在本月集中達到出欄標準,直接推動了適重標豬供應量的顯著提升;另一方面,8月生豬出欄較慢,出欄計劃完成率為94.13%,部分豬源推遲到9月出欄,進一步增加9月生豬出欄量。據卓創資訊統計,9 月廣西地區集團豬企的出欄計劃增幅為9.29%,同時中小散戶的出欄量也呈現同步增長態勢。
其次,外調渠道受限,也導致了過剩產能難以向外疏解。作為生豬主產區,外調是廣西緩解本地供應壓力的重要途徑,但當前外調渠道面臨雙重阻礙,無法有效疏解過剩產能。與廣東市場相比,盡管廣西豬價存在2.0-2.5元/公斤的價差,但兩地執行的 “點對點” 調運政策制約了調運規模。
對于北方銷區而言,價差優勢則被高額運費抵消。據卓創資訊監測,當前廣西與北方地區的豬價價差為1.6元/公斤上下,廣西至華北主銷區的生豬運輸距離超2000公里,加上檢疫、損耗等成本,總成本較高,兩地區價差不足以覆蓋調運成本。貿易商外調基本無利潤可圖,甚至可能虧損,導致北方外調渠道也基本停滯,本地過剩生豬只能依賴區內消化,進一步壓低區域豬價。
再次,近期廣西推進的環保行動,雖長期有利于行業規范發展,但短期內卻加速了部分豬場的出欄節奏,對豬價產生利空影響。為避免因整改停產導致損失,部分未達標豬場選擇在9月集中出欄存欄生豬,甚至清欄退出,進一步增加短期供應壓力。
最后,與供應、外調、環保等因素相比,當前豬病對廣西豬價的影響相對有限。據卓創資訊了解目前,廣西豬病呈點狀爆發,且未形成區域性擴散。由于范圍較小,未引發養殖戶大規模出欄,生豬存欄量未受明顯沖擊。
綜合分析,當前廣西生豬市場的利空影響仍在,預計9月內廣西地區豬價仍有下滑空間,多數區域或將陸續出現12元/公斤以內的價格。要緩解當前廣西豬價的低迷困局,需要從供應、外調等多維度協同發力。
(作者:范晴晴,卓創資訊分析師)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