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省統計局最新發布,2025年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17698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1%,經濟總量繼續穩居全國首位。
■新快報記者 程羽
“穩” 民生與基本盤雙穩固
(資料圖)
根據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廣東的農業穩產保供。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穩中有升”。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增速比1月至8月提高1.3個百分點。制造業貢獻突出,增長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3%)、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2%)、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加值增長4.8%)等重點行業支撐穩定。
民生保障更扎實。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42元,同比名義增長4.4%,實際增長4.7%;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但降幅逐月收窄(9月為-0.1%),物價總體溫和可控。
“進” 高新產業與服務業雙增長
制造業向“新”攀高。前三季度,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4%、6.4%,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5.5%、33.8%。
服務業引領升級。前三季度,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
“轉” 投資消費向“綠”向“新”蓄勢
投資結構優化。盡管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4.1%,但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等支持帶動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7%(較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新質生產力發展支持力度加大,研究和試驗發展、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2.7%、81.2%、23.5%。
消費潛力釋放。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家電、通訊器材等商品零售額快速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1.0%、31.0%、16.5%。
“優” 產業區域協同韌性增強
產業結構更均衡。前三季度,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5%、2.7%、4.9%,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升,農業“穩”、工業“進”、服務業“優”的協同格局進一步鞏固。
上一篇:福沃藥業 武漢總部投用|實時焦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