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您看,這米漿經過55度恒溫酶解,不用加蔗糖,自然甜潤還保留胚芽營養?!?1月上旬,在興寧區昆侖大道新產業加速器的華農創科實驗室里,研究員曾吉偉手持攪拌棒,向記者展示秈米奶的制作關鍵步驟。玻璃容器中,乳白色的米漿泛著細膩泡沫,陣陣米香撲面而來。
華農創科實驗室操作臺前,曾吉偉專注盯著電子秤顯示屏,小心翼翼添加淀粉酶,它可以把大米淀粉酶解變成大米“葡萄糖”,以增加秈米奶的香甜味。記者 陳思羽 攝
溯源這碗米漿的起點,在興寧區昆侖鎮192畝試驗田里。清晨7時,科研人員已穿梭在稻田間,為榮獲首屆中國—東盟優質秈稻品種食品品質鑒評金獎的“金針香”稻種記錄株高,并做好標記。“這品種是我們耗時3年培育的,花青素含量是普通稻種的5倍,還耐儲存。”廣西華農創科現代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黃耀磷彎腰撥開稻穗,穗粒飽滿金黃,“我們不用農藥,靠人工除草、稻鴨共生維持生態,每批稻谷都有‘種植檔案’,從源頭保證品質?!?/p>
從田間收割的稻谷,很快被送進實驗室開啟“蛻變”。曾吉偉的操作臺前,清洗、研磨、酶解、滅菌設備有序運轉。“普通秈米磨漿后沒甜味,我們通過生物酶解技術,把淀粉轉化為葡萄糖,兩天就能制成秈米奶。”他指著檢測報告介紹,產品要先過企業自檢關,再送第三方做596項復檢,“配料只有米、水、葵花籽油和竹鹽,乳糖不耐受人群也能喝。”
位于興寧區昆侖鎮的華農創科昆侖研究院試驗田,工作人員為百香果人工授粉。記者 陳思羽 攝
“目前,我們落地興寧區的昆侖研究院已完成500萬的投資建設,對水稻、芒果、鳳梨等多個優勢作物品類開展專項研發與實驗。”華農創科農業科技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李奔介紹,在昆侖研究院的鳳梨大篷里,兩位研究員正在觀察鳳梨葉面是否有“新腐病”,“如果澆水不均或者環境濕度大,就容易產生細菌引起新腐病,我們每天都會過來檢查和處理?!毖芯繂T林文鳳告訴記者。
華農創科昆侖研究院試驗田的鳳梨大棚內,工作人員俯身查看鳳梨生長情況。記者 陳思羽 攝
黃耀磷介紹,華農創科通過搭建“科技研發—田間種植—市場轉化”閉環全產業鏈體系,通過“示范田+農戶”模式,在試驗田培育好的品種,讓農戶去種植,給合作農戶的稻谷收購價高于市場平均價格,帶動農戶月均增收三四千元。同時研發了集清理、碾米、拋光全程可視化的“AI秈米鋪”智能終端,即將面向社區等場所推廣應用,居民只需簡單操作,15秒就能買到新鮮碾制的胚芽米。而以秈米為主要元研制的延申產品,比如線上平臺銷售的方便煲仔飯、秈米茶已收獲數千好評。
上一篇:廣東乒乓男團摘銅 林高遠表示“已達標”:我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十五運會不留遺憾_快播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