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合資公司的股比尚未確定,但品牌向上和發力新能源已經是起亞未來在華的主攻方向。
隨著東風退出,起亞未來在華布局也逐漸展開。
近日,隨著東風汽車轉讓東風汽車起亞25%股權項目已摘牌,價格2.97億元人民幣。從此,東風汽車正式推出了東風悅達起亞。“具體的合資股權比例目前還沒到公布的時候。”在談及外界最為關注的新股比問題時,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柳昌昇表示:“具體信息或在明年4月發布。”
雖然合資公司的新股比尚未明確,但起亞品牌在華的未來規劃卻已經逐漸清晰了起來。
“起亞主打性價比是二十年左右之前的事情,現在產品定位已經提升了。”柳昌昇在談及品牌定位時表示:“起亞這個戰略在歐洲已經鋪開,中國市場品牌提升的戰略暫時還沒有實施完成。我不能保證在海外或者全球起作用的運營方式在中國市場也會成功,但我們會通過一系列的經驗總結得到成功。”
作為起亞在華沖擊高端的一個重要策略,柳昌昇表示:未來售價10萬元以下的車型會盡快停產,尋求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專攻10萬以上市場是起亞在華已經實施的一項戰略,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0年10月的北京車展上,時任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峰表示:“東風悅達起亞未來將不再推出售價10萬元以下的車型。”官方數據顯示,當年前10月的銷量中,10萬元以上車型的銷售占比已經高達75.3%。
縱觀整個2020年,東風悅達起亞的平均單車售價提高了2.1萬元/臺,全年的營業額也實現同比增長2.6%。外界普遍認為,東風悅達起亞專攻10萬以上市場的戰略實現了初戰告捷。所以在柳昌昇接棒李峰后,這一戰略并未被放棄而是繼續執行。
今年,智跑Ace的改款和中高端MPV嘉華的引入,讓起亞在華的產品矩陣進一步上攻。
“我們會把全球銷量最好的高品質車型引入中國。”柳昌昇表示:“目的并不是為了提升銷量,而是為了盡快擺脫以往性價比的標簽,不再走低價競爭的方式,而是通過產品的競爭力去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除了品牌上攻,起亞在華開始加大新能源領域的布局。據悉,從明年年末或后年年初開始,起亞將以每年一款新車的速度在中國市場投放電動車型。此外,起亞還將在華開展混合動力以及氫能源車型的布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前十一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02.3萬臺和299.0萬臺,同比增長均為1.7倍,累計銷量滲透率提升至12.7%。中汽協預計,明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臺,同比增長47%。
對于起亞在華的新能源戰略,柳昌昇表示:“在中國市場混動與純電銷量占比計劃達到50:50。我們會把混合動力作為中國市場的敲門磚去推廣和擴充,在細分市場小范圍取得成功后,再把成功經驗匯總在一起,變成我們的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