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董天意
造車賽道越來越熱鬧,但“造車新勢力”卻和“造車新新實力”吵起來了。
日前,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其個人社交平臺轉發一篇團車CEO聞偉接受媒體采訪的內容,隔空炮轟其“大概率是騙子”。
李想認為,“那些指望找到超級救世主的創業者,那些指望能通過打開任督二脈的創業者,最后找到的普遍是騙子,或者大概率自己是騙子。居然還有人可以把這種觀點對外公開講出來,真是刷新了創業者的底線。”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隨后,團車CEO聞偉通過個人微博回應李想質疑:“沒想到萬里長征迎面第一槍來自李想先生。除了節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斷?馮思翰(大眾中國CEO)被反懟不就是當初看走了眼噴得太早?所以誰也別把自己當先知,也別成為自己最記恨的那撥人。”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1月18日,聞偉再次通過個人微博喊話李想并表示:“這兩天莫名登上熱搜,要感謝@李想先生的關注與質疑。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新勢力之所以新,是前人的積累和后人的無懼。無懼不是盲目,造車不會兒戲。所以我誠摯地邀請李想先生在我們首次產品發布時可以撥冗出席。”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而這一場隔空論戰源于團車的最新戰略。一周前,團車公告宣布將入局造車,聞偉表示,團車已找到行業內頂尖的團隊,該外來團隊可以承擔包括產品規劃、工程開發、智能駕駛在內的幾乎所有造車流程,并可將造車周期及量產成本大幅縮減,遠超行業普遍認知。
眼下,智能網聯拓寬了汽車產業的邊界,小米汽車、輕橙時代、牛創新能源等“新新勢力”接連涌入賽道并被外界看好,但為何主業與汽車關聯度較高的團車卻陷入輿論的中心?
1
團車造車能力遭質疑
外界對于團車造車可行性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其研發能力與資金儲備上。
據聞偉描述,團車造車的信心主要來自一個100多人的外來團隊。該團隊具有20多年的造車經驗,可以承擔包括產品規劃、工程開發、智能駕駛在內的幾乎所有造車流程;可以做2000萬元以上的車,也可以做5萬元以下的車,包括商用車、物流車;能將新能源汽車的造車周期從36個月縮減到18~24個月;把一款車的量產成本縮減到5000萬美元左右。
而上述“無所不能”的造車團隊在李想看來則“大概率是騙子”。李想表示:“那些指望找到超級救世主的創業者,那些指望能通過打開任督二脈的創業者,最后找到的普遍是騙子,或者大概率自己是騙子。”
事實上,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研發能力的優劣往往成為企業間的分水嶺。在此背景下,團車“100多人的外來研發團隊”或略顯單薄。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造車新勢力”之一理想汽車共有6596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2224名,生產員工1104名;小鵬汽車共有7923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3091名,生產人員988名;即便是最新宣布入局的牛創新能源,其核心研發團隊人數也接近1000人,且均來自于國內外主流一線汽車公司,平均工作年限10年以上。
另一方面是在資金儲備層面。此前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曾公開表示,目前的造車門檻已經上升至400億元。為小米造車賭上“全部榮譽”的雷軍,更是承諾在10年內拿出100億美元以保障其造車計劃正常運轉,而團車顯然不具備如此雄厚的資金實力。
圖片來源:團車網CEO聞偉新浪微博
團車(TC)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2021年第三季度凈收入6110萬元,同比減少38.9%;第三季度毛利潤4680萬元,同比減少35.1%。回看過往,團車2016年至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其中,2016年~2018年分別虧損0.87億元、0.9億元、1.14億元,2019年更是巨虧2.51億元。2020年,因疫情導致核心主業難以開展,團車全年虧損1.63億元。
作為團車掌門人的聞偉則經歷了五次創業,前四次都無果而終,團車是其“最后再賭一次”的創業成果。隨著團車宣布進軍造車領域,聞偉表示將把其視為最后一次創業。“我覺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勝算。”聞偉說。
2
或主攻下沉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得益于當前成熟供應鏈體系優勢,團車短期內實現造車夢也并非遙不可及。在硬件方面,如,悠跑科技日前發布的“UP超級底盤”,安波福SVATM智能汽車架構等,都為新入局造車者提供了捷徑。
以UP超級底盤為例,其集成了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包含三電、懸架、制動、轉向、智駕及熱管理等,底盤可實現自驅動,并可以與多種駕駛艙進行耦合。
悠跑科技創始人、CEO李鵬在發布會上表示,UP超級底盤的上下分體開發將提升制造效率,降低準入門檻和成本,基于超級底盤的車型,工裝調整和工藝驗證時間將大幅縮短,研發周期可縮短6~12個月,研發及制造成本下降90%,而這都與團車所提出的造車流程不謀而合。
在資金層面,作為美股上市公司,團車具有一定的融資能力,這將為其造車計劃提供保障。作為參考,同為汽車銷售企業的開心汽車(KXIN)于2021年中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及營銷等領域后,其股價當日上漲近90%。近日,開心汽車方面更是表示,該公司已從幾家投資機構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承諾,其中200萬美元已經到位,其余資金預計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末完成。據介紹,該筆資金將用于2022年下半年的新能源卡車的開發和設計上。
目前,開心汽車收購的河南御捷時代汽車有限公司已推出朋克(POCCO)品牌,旗下兩款電動汽車美美和多多也已上市開售。乘聯會數據顯示,朋克汽車2021年1~11月累計銷量約為3.2萬輛。
“同行”的成功或許為團車的造車路線提供了參考。聞偉表示,為團車提供造車業務的團隊已擁有半成品車型,其第一款車將會從這些半成品車型中選一款,定價會在10萬~20萬元之間,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開啟預售。
有分析認為,團車的產品大概率會進入價格較低的市場,因為從目前我國的新能源車銷量來看,主要集中在高端和低端領域,而團車一直深耕的市場恰好也是低端新能源車需求最大的下沉市場。
聞偉也提到,團車將以當前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多年深度運營的龐大用戶群體為基礎,用覆蓋全國一線至縣域的銷售網絡,以及強大的銷售能力融入到未來的新業務中。“我們優先考慮直銷模式,也具備在下沉市場落地的渠道優勢,事實上,無論是加盟還是直銷,我們都有多種選擇余地。”聞偉說。
在聞偉看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有兩年的窗口期,現在造車的門檻還沒有很高,市場還可以接受新企業進入造車行業。但初出茅廬便遭遇“友商”如此強烈的質疑,或許超出了他此前的預料。至于這場論戰的結局如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NBD汽車互動
團車造車你怎么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