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吉林兩大汽車重鎮的疫情之下,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受到了嚴重影響。
余承東表示,4月中旬開始,部分企業就已經因為上海等城市的封閉而導致供應鏈斷供停產。目前上海疫情存在諸多未知,如果繼續這樣持續下去,產業經濟將面臨無法預估的損失。
圖片來源:網絡
不僅是余承東,疫情之下,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在為供應鏈問題擔憂。
4月14日晚,何小鵬在其朋友圈發文稱,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無法找到動態復工復產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
在此之前,蔚來汽車便已經撐不住了。
4月9日,在蔚來汽車發布停產消息后,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也在蔚來汽車APP中表示,受疫情影響,3月中旬蔚來汽車已有零部件斷供,靠著庫存支持到上周,近期上海、江蘇等地的疫情導致更多合作伙伴無法供貨,只能暫停生產。
李斌還直言:“這個情況也不是我們一家,很多廠商都暫停生產了。”
4月14日,蔚來汽車再次表示,目前供應鏈略有恢復,合肥生產基地正逐步恢復生產,但后續生產計劃還有賴于供應鏈的恢復情況。
4月13日,長城旗下的坦克品牌發布通知稱,受到上海、江蘇、吉林等多地疫情影響,坦克300車型共涉及的8家供應商伙伴已經停工、停運。
3月以來,上海、吉林兩大汽車重鎮的疫情導致多家車企開始停產。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已有多家車企產量出現大幅下滑,其中一汽紅旗3月產量同比下滑超過70%,華晨寶馬下滑超過50%,一汽-大眾下滑45.8%、上汽通用下滑31.3%、北京奔馳下滑30.7%、上汽大通同比下滑超30%。
市場對于汽車供應鏈的擔心也引發了資本市場波動。
4月15日,新能源汽車的整體版塊跌幅接近4%,寧德時代更是大幅殺跌超5%。僅上午,新能源車的市值蒸發便已經近2000億元。
據了解,上海除了有博世、采埃孚、安波福這些國際汽車供貨商巨頭外,還聚集了寧德時代、均勝電子等眾多智能駕駛領域的零部件供貨商。如今上海已經成為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地,但因為疫情的影響而導致無法及時供應汽車零部件,令許多供應鏈位居上海的車企受到了嚴重波及。
目前已知的自主零部件企業約有23家在疫情影響地區,其中上海地區17家、長春地區4家、廣州地區2家,同時受到疫情影響的外資零部件企業也有21家,其中包含了Bosch、Denso、Magna等。
據交銀國際的推測,雖然部分車企可能還有剩余的零部件庫存,但是僅能支撐1-2周。
當然,在當前嚴峻的局面下,也有好消息傳來。
4月13日24時,長春市正式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一汽集團表示目前一汽紅旗蔚山工廠總裝三線近日實現單班復產,之后一汽大眾、一汽解放、一汽豐田等工廠也將陸續復工復產。
4月15日,有消息稱,上汽正推動復工復產。在上海全面解封前,上汽集團統一為下屬企業上報申請提前啟動復工復產企業“白名單”,要求復工復產前期,各單位都需要做好復工人員、服務能力、供應鏈等摸排工作,做好復工復產準備,并表示各生產企業根據排摸情況于4月18日(周一)開始啟動復工復產的壓力測試。
對此,上汽集團回應稱,“這是集團對于旗下各單位的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屬于前期準備工作。后續能否順利復工復產,還要看摸底的情況,也要根據疫情的情況再做決定。”
記者 樊夢成 實習生 吳迪
編輯 王克
責任編輯 孫霄
封面攝影 張力
上一篇:佛山聯手云浮,造出一個氫能獨角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