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理想汽車無疑是造車新勢力的一個典型代表,就在今年上半年各家造車新勢力企業全面向好的時候,理想的成績單卻不太理想,特別最近理想旗下重要車型突然降價的消息更是引發了消費者的維權,面對著理想的表現我們到底該怎么看?
一、理想ONE突然降價兩萬引發消費者維權?
據中新經緯的報道,對網傳理想ONE降價2萬元銷售且下個月(10月)將停產一事,中新經緯以消費者身份致電理想汽車客服。對方表示,“理想L8是理想ONE的替代品,換代完成后,理想ONE將不會再生產。”
【資料圖】
該客服同時稱,理想L8暫定于2022年11月上市,同月開始交付,但理想ONE停產日期還未得到具體通知。
9月3日晚,理想汽車發布《關于理想ONE售后保障及軟件升級服務的說明》,其中提到,“理想汽車將嚴格履行對于所有車主的質保承諾,并在使用過程中提供原廠純正配件用于維修保養和質保服務,用戶對于后續的車輛售后保障完全不用擔心。”此外,針對網傳理想ONE降價2萬元銷售,上述客服稱,這是公司針對不同時期市場情況所采取的銷售政策的調整,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具體情況需咨詢門店。
公開報道顯示,有不少理想ONE車主在投訴平臺上以“存在欺騙銷售問題”為由集體投訴理想汽車。從投訴內容來看,這些理想ONE車主在購車時,銷售和生產商并未提及理想ONE將升級換代停產以及降價等相關事宜,即便車主就此提起詢問,銷售也表示沒有計劃,并保證全國統一價格,不存在降價情況。
二、理想到底怎么了?
我們看到當前理想汽車出現大規模降價,然后引發消費者維權的現象,這件事很多人都很詫異,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件事呢?理想汽車因為降價引發消費者維權的事件,我們又該如何進行分析了?
首先,對于當前的整個汽車市場來說,汽車市場是一個明確的市場經濟的狀態,在開放市場經濟的情況之中,任何一個企業它都可以有漲價的策略,有降價的策略,大家在購買產品的時候,往往是進行一定的市場分析和市場判斷,從理性人的角度出發,每個人是否在這個價格購買這個產品往往是根據整個市場發展的趨勢來決定的,而不是根據整個市場的剛性角度來進行分析的,所以我們每個人在購買商品的時候,對于這個商品未來是漲價還是降價都有明確的分析和判斷,這種分析實際上已經在我們購買的過程之中已經明確下來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之中,任何一個商品的漲價或者降價都是很正常的現象。而在正常市場經濟的環境之中,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之后,如果商品沒有質量問題,卻因為商品的價格出現了變化就維權,似乎也沒有什么道理吧。
其次,近一段時間,整個市場實際上都處于營銷相對比較多的狀態,企業通過營銷的手段比如說降價讓利,來吸引消費者更好的購買企業的產品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所以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倒是沒有理由說,消費者有權利在這方面進行價格維權。不過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消費者在購買之后出現了大規模降價的現象,消費者心理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不滿情緒,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電商平臺,比如說京東或拼多多都會有價格保護的機制,這種機制目的是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消費體驗,而如果一個汽車生產企業沒有這方面專門的布局的話,他實際上是沒有義務來保證價格不會出現下跌的,所以我們也可以說當前的這種市場布局是很正常的,而消費者在這方面可能也沒有太多主張的空間。
第三,從長期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理想汽車當前的這種引發大家公憤的事情,實際上也是自身在進行市場布局的時候有一定的考慮不夠周全所導致的。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理想汽車想要在市場上獲得消費者的長期認同,可能的確需要在價格保護層面有所作為,比如說可以在降價之前提前做好足夠的溝通或者提前釋放降價的信息,讓消費者有足夠的預期,只有這樣的話才能夠在消費者層面更好的讓消費者買的放心,買的滿意。畢竟雖然從一次消費的角度來說,這種降價讓消費者產生不滿,企業也沒有過多的責任,但是從長期的角度來看,企業這么做無疑會影響消費者對于企業的認同理想,汽車如果在這方面出現了更多的問題的話,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風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