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明顯大幅提升,其中中國品牌更是占據了市場的主流,可以說在新能源的賽道上已經是越跑越快。
(相關資料圖)
特別是混動車型,憑借其補能方便,沒有里程焦慮等優點,在國內市場更是炙手可熱。同時也涌現出了包括長城汽車檸檬混動DHT、比亞迪DM、奇瑞鯤鵬DHT、傳祺鉅浪混動、長安iDD混動、吉利雷神Hi·X混動等眾多混動技術。
消費者最關心肯定是哪種技術最好?應該說每一項技術都是各有優勢,與自己用車需求相匹配的才更適合,那么這就需要對各項技術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近日,長城汽車就攜手央視新聞走進了長城汽車揚中工廠,開啟了一場關于長城檸檬混動DHT的揭秘之旅。
長城汽車檸檬混動DHT是完全獨立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混動技術,擁有“1-2-3”的技術特點:“1”是采用了一套高集成度混聯混動系統;“2”是支持HEV與PHEV兩種動力架構;“3”是擁有1.5L+DHT115,1.5T+DHT130以及1.5T+DHT130+P4三套動力總成。
混動系統的核心就是為了使燃油效率最大化,檸檬混動DHT可實現EV行駛、串聯驅動、并聯驅動、能量回收等各種工作模式的無縫切換。
純電驅動以及串聯驅動,由電機負責驅動,發動機不工作或只負責“發電”,主要應對中低速、走走停停路況行駛。這樣可充分發揮電機效率高、響應迅速的優勢,令發動機維持在最佳燃效區間運轉,提升燃油經濟性。
發動機直驅,主要應用于城市環路、高速等場景。在相對“穩態”的路況下,發動機直驅的綜合效率要超越串聯,可節油10%-15%。而且發動機直驅具有經濟擋、動力擋可選,分別應對平穩巡航和中途加速,實現類似于燃油車的“換擋”效果,完美兼具動力性與經濟性。
并聯驅動,主要應對短時間高負荷急加速。避免發動機本身負載過高,由電機提供額外的動力支持,與發動機合力輸出,實現動力最大化。
能量回收,在需要減速的時候,可通過驅動電機將制動降低的動能一部分轉化為電能為電池充電,回收制動時浪費的能量。
此前筆者也曾試駕過多款搭載了檸檬混動DHT技術的車型,從最終的體驗來說,檸檬混動DHT帶給用戶的感受就是“快順靜省”。在全速域、全場景下,都具有動力響應快、加速能力強、平順舒適、安靜、省油的特點。
當然,越是先進的技術越需要嚴苛的制造標準和管理體系來作為保障。在揚中工廠在檸檬混動DHT變速器總成生產中采用柔性化、自動化、信息化理念設計生產線,并運用質量管理系統,實時監控生產數據,實現提前預防,穩定生產,全線額定節拍≤113秒;組裝線采用柔性化設計,防錯覆蓋率可達100%;總成測試采用的綜合性測試臺,能夠實現100%NVH測試;全線運用MES信息化系統,實現每個零件的精準追溯。
此外,為了實現檸檬混動DHT技術的高效研發與迅速量產落地,以及保持技術的長期領先,長城汽車還有著更長遠的前瞻布局,稱之為“長城汽車森林生態”。
長城汽車森林生態是一套以整車為核心,全面布局智能化、新能源等相關技術產業,實現多物種相互作用并持續進化的生態體系。在森林生態的加持下,長城汽車的整個設計、研發、生產體系能夠圍繞用戶需求快速形成端到端的及時響應能力。同時,基于以用戶為中心的運營理念,各品牌還能夠長期反哺長城汽車不斷優化技術,形成一個相互作用、共同成長的生態體系。
紅點觀察:
近幾年,隨著中國汽車品牌對核心技術研發的大量投入,已經取得了非常令人驕傲的成績,如果要問中國汽車品牌與合資品牌還有差距嗎?
差距是有的,但不可否認,在如今的市場競爭格局中,憑借著對技術短板的不斷補齊,中國品牌正在加速縮短與合資品牌比肩起跑的距離。尤其是在國內市場轉型變革的當下,更有著趕超的勢頭。
比如,在傳統燃油向純電市場轉型過渡的關鍵時期,市場極為關注的混動車型。在過去,混動技術領域,豐田的THS和本田的i-MMD,幾乎已經成為這一市場的關鍵詞。而如今,伴隨著中國品牌的強勢加入,這一市場便有了更多元的新鮮血液。
其中,長城汽車就是典型的代表,檸檬混動DHT憑借著“快、順、靜、省”的全能優勢已經打破了合資車企混動技術的壁壘。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