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到第四張造車新勢力IPO門票的零跑汽車感受到了市場寒意。
9月29日,零跑汽車(09863.HK)港股上市即破發,開盤后股價持續下行,較發行價48港元/股一度跌去四成,最低至28.05港元/股。截至收盤,零跑汽車跌33.54%,報31.9港元/股,總市值364.5億港元。
澎湃新聞記者就此向零跑汽車方面了解相關情況,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應。
(資料圖)
零跑汽車9月2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其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共錄得3151人認購,未獲足額認購,僅認購相當于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約0.16倍,分配至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214.64萬股,占發售股份總數的約1.64%。
第四款車一日前上市,沒了“性價比”標簽
就在一天前,零跑汽車第四款量產產品零跑C01剛上市。顯然,這款新產品也未能提起市場對零跑汽車的信心。
該車型售價19.38萬-28.68萬元,是零跑汽車目前平均售價最高的車型。2021年,零跑汽車累計銷量43121輛,零跑T03就賣出了38463輛,占比近九成,T03售價為7.95萬-9.65萬元。而C01的售價陡然提升,這也讓不少業內人士為其捏了把汗。
一方面,零跑原有車型主打的是性價比,零跑C01或與零跑原有消費群體以及品牌定位有較大出入,這或將影響其銷量表現。另一方面,20萬-30萬元價格區SUV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而零跑C01作為這一細分市場的新玩家,能否向特斯拉、比亞迪等分得一杯羹還需打個問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正在起步階段的新勢力企業,零跑汽車本就不高的研發投入還在逐年遞減,這也讓不少人對零跑C01的產品力頗有質疑。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的研發支出分別是3.58億元、2.89億元、7.4億元、2.43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306.4%、45.8%、23.6%、12.2%。
零跑如此激進的價位提升,背后其實是其毛利率過低的隱憂。
毛利率持續為負數,長期虧損盈利難期
自2021年末以來,零跑汽車銷量一路高歌猛進。2020年,零跑汽車共計交付8050輛;2021年,共計交付4.37萬輛,同比增443.5%;今年8月,零跑交付1.2萬輛,同比增180%;今年1-8月,其累計交付量已達到7.66萬輛,在銷量上已經與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旗鼓相當。
隨著銷量的提升,零跑汽車的營收也實現了成倍增長,不過與此同時,其虧損也在大幅擴大。
招股書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實現營收19.9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8億元同比增長616.4%;凈虧損10.4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97億元同比擴大162.47%。
2019-2021年零跑汽車的營收為1.17億元、6.31億元、31.32億元;凈虧損分別為9.01億元、11億元、28.46億元。也就是說,零跑汽車前三年營收38.8億元,但凈虧損卻高達48.5億元。
然而,據招股書,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的毛利率分別為-95.7%、-50.6%、-44.3%和-26.6%。
相比之下,成本控制最佳的理想汽車毛利率水平長期維持在20%左右,“蔚小理”三家中毛利率一直墊底的小鵬汽車,也一直能夠保持著1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創始人兼CEO朱江明夫婦共持有31%股權
無論從品牌方面,還是從公司體量上來看,零跑汽車距離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其實零跑也屬于第一批入局的新勢力車企,成立時間僅比理想晚5個月,比蔚來、小鵬晚一年左右。據招股書,零跑汽車成立于2015年,注冊資本10億元,為一家智能電動汽車公司。
同時零跑汽車也是一個跨界造車者,2015年,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002236,大華股份)及其主要創始人共同投資成立零跑汽車。大華股份是一家監控產品供應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零跑創始人兼CEO朱江明也是大華股份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朱江明曾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希望零跑能夠復制大華股份的成功路徑。他認為,未來汽車核心不在傳統的制造工藝,而是三電技術、自動駕駛、智能網聯,而網絡互聯、軟硬件結合、嵌入式應用是大華的看家本領。
成立之初,大華股份為零跑汽車第一大股東,持股33%,現已稀釋至8.89%。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傅利泉、朱江明和陳女士(傅利泉配偶)分別持有大華股份已發行股本的34.19%、5.36%和2.38%。
從零跑汽車的股權結構看,招股書顯示,截至招股章程日期,朱江明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9.15%,第二大股東傅利泉持股9.01%。朱江明和傅利泉夫婦為一致行動人,構成公司單一最大股東集團,直接及間接持有合計31.01%的股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