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對于各行各業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年度。這一年,很多小老板被迫關門歇業,很多大老板也到了扛不住的時候。這一年,國內汽車市場也是如此,一些熟悉的汽車品牌,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暗淡退場。
●廣汽謳歌
今年4月份,廣汽本田發布公告,為進一步促進電動化戰略落地,廣汽本田將充分整合廣汽Acura品牌資源,加入到電動化事業中。2023年起,廣汽本田將不再生產及銷售廣汽謳歌品牌的現有產品。這也意味著,從2023年起,謳歌品牌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謳歌于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后與廣汽合作,由進口轉合資。國產后的謳歌曾是中國市場發展最快的豪華品牌之一,2016年同比增速達120%,2017年年度累計銷量超1.6萬輛。可惜,巔峰過后的退敗來得特別快。到2022年,半年銷量僅1318輛,同比跌幅65.36%。
品牌號召力不及BBA、車型少、定價高,使得銷量絲毫不見起色,加上全球缺芯以及謳歌品牌加速電動化進程的規劃,廣汽謳歌早已喪失了競爭力,委婉的“退市”是無奈也是必然。
●廣汽菲克
Stellantis集團于7月份發表官網聲明,將與廣汽集團協商終止本地廣汽菲克合資企業,未來采用輕資產方式在中國發展Jeep品牌,專注于在中國分銷Jeep品牌的進口汽車。這意味著日后我們再也買不到國產Jeep,未來Jeep會以進口的方式來國內銷售。
Jeep品牌于2015年實現國產,帶來了國產版本的Jeep自由光,隨后又相繼國產了自由俠、指南者、大指揮官等車型。如今退出歷史舞臺,根本原因就是車型銷量不佳,企業長期虧損,到2021年,其銷量數字最終停留在20123臺。
尤其是今年疫情的反復加上新能源對傳統燃油車的沖擊讓廣汽菲克雪上加霜,上半年生產和銷售基本都處于停滯狀態。長年的虧損讓雙方都負重前行,放棄這個“親兒子”免不了有些不舍和遺憾,但也屬實無奈。
●寶沃汽車
11月29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法院宣告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破產的公告。從公告中可知,法院于4月22日,受理了博沃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根據債權確認結果及經評估確認的債務人資產情況,寶沃汽車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已經明顯小于負債、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無人提出重整或和解申請,宣告寶沃汽車公司破產。
這是寶沃汽車的第二次破產,其原因一是產品更新跟不上節奏,BX7、BX5、BX6、BX3之后,再無重磅車型推出;其二是電動車發展中斷,少了一條開辟新生的道路;其三是新品牌初期虧損是必然,但它導致集團連帶虧損,就不得人愛了。
最終,福田選擇及時止損,出售寶沃67%的股權,這部分股份轉而到了神州優車的手上。而神州優車因瑞幸咖啡被曝虛假交易,導致股價暴跌。別說賣車了,寶沃連造車都進行不下去了。
●一汽馬自達
8月30日,一汽馬自達官方推送了一篇《告別信》。傳了許久的“南北馬自達”合并事件終于翻到了最終篇。未來,只有長安馬自達,沒有一汽馬自達。
資料顯示,2017年,馬自達在華銷量首次突破30萬輛,隨后便開始走下坡路。2020年在華銷量約為21.46萬輛,較其巔峰期銳減近30%。車型布局太少、市場跟進太慢是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在一汽馬自達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此前它旗下僅阿特茲和CX-4兩款車型,銷量很難有大的突破。
顏值不錯,設計簡約,皮實耐用,油耗也不高,曾經的馬自達如今已經無法憑借這些賣點脫穎而出了,很多自主品牌都能達到這些品質。南北馬自達的合并何嘗不是一次自救嘗試。合并之后,長安馬自達的全新CX-50將于廣州車展亮相,將于明年二季度上市。這將是一款備受關注的新產品。
除了明確退場的,還有雖未退實已退的,還有在退場邊緣徘徊的,后面我們也都分批次來聊一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