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百萬級豪車起家的特斯拉開啟全球降價,打入大眾化市場,一邊是中國品牌紛紛進軍超高端化,殺入百萬級別。雖然最終殊途同歸,但很明顯,從高處往低處走比較輕松。而中國品牌即便跑在電動賽道,向上之路也并不輕松。
(資料圖)
不過,相比再度鬧出退市風波的法拉第未來,其他公司至少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蔚來進軍百萬級豪車領域
事件概述
:日前,據媒體報道,蔚來資本將投資電動車初創公司至星數千萬美元,或作為種子輪融資的一部分。
至星定位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聚焦探險、越野市場,第一款車預計2025年發布,售價將高達百萬元人民幣。新車將采用蔚來NT3.0平臺,并在技術平臺、供應鏈、充電體系等方面與蔚來深度合作。
點評
:繼比亞迪推出百萬級SUV仰望U8后,蔚來看來要成為中國品牌里第二個進軍超豪領域的企業。而從當前的狀態來看,蔚來也好,比亞迪也好,他們似乎還不具備這樣的溢價能力。豪華品牌之所以成為豪華品牌,并不是光靠零部件技術就能賦予產品數倍于普通品牌車型的價值,背后的品牌文化和歷史積累其實才是根基所在。從這個角度而言,比亞迪固然在刀片電池、電機等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但是否這就足以讓它直接飛躍到百萬級別?要知道,比亞迪近兩年的品牌價值剛支撐它從10萬級別提升到20萬元級別。
蔚來的情況有些相似,也有所不同。相似的是,當前蔚來新車成交均價40萬元左右,最高端車型價格也不過50萬級別,距離百萬同樣道阻且長。
另一方面,當下蔚來自身業務并未企穩,公司成立已經8年多仍未實現收支平衡。再布局新業務或許力所不及。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也曾在內部稱,該項目將是蔚來在超高端細分市場的戰略布局。相比正式進軍百萬級市場,更大的可能性或許只是“打個底艙”。
特斯拉全球范圍降價
事件概述
:在2022年交付量未能達到華爾街預期后,特斯拉進一步擴大了其降價力度。1月13日,特斯拉在美國宣布降低Model 3、Model Y、Model X和Model S的價格,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降幅介于6%至20%之間,如果計入美國1月初生效的電動汽車稅收抵免(7500美元),那么相當于降價的實際幅度更大。
比如,對于購買特斯拉Model Y長續航版的美國消費者來說,特斯拉的新定價加上本月生效的美國電動汽車補貼相當于31%的折扣。此外,特斯拉還擴大了其產品陣容中有資格享受美國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的車型。
特斯拉同時也在歐洲市場下調車型價格1-17%不等。
點評
:2023年初,特斯拉宣布在中國大幅降價,此舉一邊引發了中國老車主的“韭菜病”,一邊卻讓全球其他地區網友羨慕無比。當時,同一款車型在美國的售價要比中國高出50%。而經過此次全球調價后,各市場的價格差被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特斯拉任命中國和亞洲區高管朱曉彤(Tom Zhu)負責美國的生產和銷售以來的第一個重大舉措。
在中國對手的強勢進攻下,特斯拉不得不通過降價和犧牲利潤的方式換取更多份額。當然,特斯拉也有能力從更強的供應鏈運營和成本通脹正常化中降低成本,使得該公司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賣車。
雖然,對于電動車市場能否“贏家通吃”的問題,各路專家看法不一。但至少從目前來看,特斯拉的降價將對非市場主流企業造成不小打擊。
法拉第未來再次面臨退市
事件概述
:1月10日,法拉第未來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月4日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通知,告知公司不符合繼續上市要求,原因是該公司在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結束后12個月內尚未召開年度股東大會。
點評
:當CES上法拉第未來說出FF91即將量產的時候,人們應該就能猜測到,這家公司接下來又將遭遇“意外”——就和此前每一次“即將量產”后的情況一樣。
比如第一次說要量產后不久,法拉第未來創始人賈躍亭就跑到了美國。第N次說要量產后,公司瀕臨破產,被債權人起訴。好不容易通過各種套路與債權人達成和解,但最近兩次說要量產后,這家公司又分別收到了美國證監會的退市警告和納斯達克交易所通知函。
這些年來的造車新勢力,要么成為主流,要么被淘汰,節奏分明,結果明了。而像法拉第未來這種死而不僵,沒有任何產品卻存活了那么多年的企業,幾乎找不出第二家。
你們猜,是140年前就開始建造的巴塞羅那圣家堂先竣工,還是FF91先量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