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在2022年銷量180,127輛
WEY在2022年銷量36,381輛
前者,已經鞏固在市場的地位,后者已經淪落到被眾多新勢力當墊腳石。這兩個品牌都是中國品牌探索高端化的先驅,但如今WEY品牌似乎已經讓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不少人認知里,WEY品牌是從當初停產“VV”系列車型開始走向低谷,而跌落谷底是要從坦克剝離出來獨立運營開始的。作為長城集團的高端形象擔當,自然不能放任其如此墮落,于是長城集團開始了系列自救。
一把好牌打到爛這顯然不是長城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在過去的2022年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年底的大紀事,重新將WEY品牌與坦克品牌合并,希望借由坦克品牌如今在市場影響力,重新提振其在高端市場影響力。
雖然在2022年末長城集團的規劃看似目標明確,但2023年1月發生的兩件大事堪稱讓人大跌眼鏡。首先是王鳳英正式出任小鵬汽車總裁一職,負責公司產品規劃,產品矩陣以及銷售體系。
另一方面,陳思英加盟長城,擔任WEY品牌CEO兼坦克/魏營銷公司總經理。
這兩人此前分別是什么履歷呢?王鳳英自1991年開始加入長城汽車,自2003年開始擔任長城汽車總裁,在長城汽車是公認的僅次于魏建軍的“二號人物”。毫不夸張的講,長城汽車有如今的市場地位,有王鳳英的一份功勞。
而陳思英,則是原來的領克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2016年,吉利和長城汽車先后宣布成立高端品牌領克和WEY,自此兩個品牌開始相愛相殺。
一方面是集團最高領導人辭職去小鵬當總裁,另一方面是從最大競爭對手處挖來高管擔任掌舵人,這不禁讓人疑惑,長城汽車,是沒人了嗎?要讓吉利的人來管。
不可否認,陳思英在營銷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在領克任職的四年時間里,他見證了領克從2018年的12萬輛,到2022年的總銷量超過80萬輛。但如今WEY缺的真的只是一個掌舵人而已嗎?
要知道,王鳳英執掌長城期間,哈弗H6實現了累計100個月國內SUV銷量冠軍,如此人才都能流失,難道能簡單用前總裁不懂高端市場來解釋嗎?
論技術,WEY品牌的DHT混動技術在技術指標上是與比亞迪DM-i同處行業領先地位;論產品,WEY品牌的高端車型摩卡已經進軍歐洲市場,足以說明其產品實力;論基礎,蜂巢能源也能為其新能源發展夯實基礎。
可就是如此天時地利兼備的條件下,WEY品牌依然交出了不足4萬輛的年銷量,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不是人之禍!
51君有如此懷疑并非空穴來風,從王鳳英2022年履歷變化可見一斑。1月,辭去長城汽車執行董事職務;3月,辭去執行董事及副董事長職務;7月,辭去長城汽車總經理職務。到了2023年1月,履歷更新為小鵬汽車總裁。
可以看出,長城汽車通過一步步“內部變化”,成功實現高層換血,而這背后,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內部體系出了問題。如今新加入的陳思英,能發揮多少職業才能,還是成為職位傀儡,這些都不從得知。
在這瞬息萬變的市場變革中,WEY品牌如果不能壯大自己,其僅存市場份額都會快速被新勢力蠶食。屆時“回收”坦克品牌甚至可能拖累這個拳頭產品的發展,到時一地雞毛或許真的再難收場了...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