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熱點!和馬伯庸聊完,我發現醫之本源是人的善良

    2022-11-30 13:02:52 來源:騰訊網

    我是個沒什么天分的作家

    見到馬伯庸的那天,他穿著藏藍色襯衫、牛仔褲、運動鞋,背著黑色雙肩包,黑眼圈有點重。


    【資料圖】

    他是位高產作家,出版過30多本書,從《長安十二時辰》到《風起隴西》,多部小說改編成影視劇后大火,開創了“中國古代歷史懸疑”的獨特創作風格。

    最近,他正忙著宣傳新書《大醫》,這部小說以華山醫院為背景,講述了3位醫生學醫、救人、成長的故事。

    華山醫院是張文宏醫生工作的地方,100多年前,有大批醫生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受傷的老百姓,他們是真正的“大醫”。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淵源,所以這里出現像張文宏這樣的醫生,并不是一種偶然。

    馬伯庸不忍讓這些故事湮滅無聞,前后花了5年時間調研撰寫。

    這是他寫過最長的一部小說,80萬字,分成兩部出版,第一部上市首日,銷量就超過了350萬元,豆瓣評分8.5分。以下,是他的自述——

    01

    一段不該被遺忘的醫療史

    這兩年,醫生題材的內容比較火。有人質疑我是蹭熱點,其實不是的,我早在2017年就開始醞釀這本書了。

    有一次,華山醫院的趙重波醫生邀請我給職工做個分享,我早到了一個小時,他提議說去院史館逛逛。

    我心想院史有什么好看的,無非是錦旗之類的,可還是老老實實跟過去了。沒想到,還沒進去就被震住了。

    那是一幢西式二層老建筑,氣質雍容,造型厚重。

    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座富礦。果然,趙醫生說:“這座樓叫哈佛樓,是華山醫院最早的門診建筑,也不算太古老,1910年建成。”我連忙拱手:“失敬……”

    樓里每個文獻背后,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大事件。比如有張照片上滿船傷員,兩個人在劃船,他們袖子上的紅十字會標識特別醒目。這張照片拍攝于辛亥革命期間的武漢,紅十字會奔赴一線救死扶傷。

    講座結束回到酒店后,我把拍下來的照片存進電腦,發現要寫一部醫學題材的小說,難度超乎想象,不僅要了解近現代史,還要熟知上海城市發展史和醫學知識。

    我感覺寫不了,就暫時擱置下來。但我這個人很倔,就喜歡啃硬骨頭,于是一點點補課,看了一堆民國醫學相關的書,還借到民國的《申報》,看那個年代生活細節的描述、考據、通信、資料。

    等真正動手寫的時候,已經是2019年底了。印象特別清楚,2019年12月30日,我把《兩京十五日》終稿交給編輯后,第二天就打開新文檔,寫下“華山醫院,第一章”7個字。

    02

    寫書的過程

    就是帶著鐐銬跳舞

    《大醫》的故事并不復雜,1910年,3個年輕人同時踏入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

    這3個人的學醫初衷迥異,13歲的方三響在戰亂中失去父親時,第一次見識了戰時人道救濟,在心中埋下了學醫的種子。

    富家小姐姚英子飆車撞了電報桿子,被一位醫生救下后,因為想再次見到救命恩人而學醫。

    孫希身在倫敦,是外交公使的助手,因為隱秘任務誤入醫門。

    起初,他們沒一個人抱著“懸壺救世”的想法,但在經歷了上海鼠疫、皖北水災、武昌首義之后,慢慢成長為“大醫”,專業且善良。

    寫書的過程,我就像是戴著鐐銬跳舞,雖然書中的人物是虛構的,但歷史是不能改變的,醫療細節都要真實可信,這也是最難寫的部分。

    就拿輸血來說,1900年才有“血型”的概念,如果我要寫抽血的場景,就必須不驗血型直接抽。這在現在看來是很荒謬的,卻是當時的實際情況。

    再比如青霉素,1943年才量產,如果我寫給病人打青霉素,就是錯的。類似的冷知識還有很多。

    去華山醫院調研的次數,多得數不過來。我沒事就去院史館看檔案,跟醫生聊聊天。身邊熟人看到后,還以為我患上了什么隱疾。

    不過創作期間,我的生活還是蠻規律的。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出去慢跑半小時,回來吃早飯,送孩子坐上校車,8點走到工作室寫稿。

    我特意把工作室位置選在一個學校周圍,每隔45分鐘就會打鈴,我聽到后就停下來強制休息一下。

    寫到中午,吃完飯休息會,下午繼續寫幾個小時,5點半左右去健身房,運動完回家吃飯。晚上是親子時間,陪兒子玩,輔導作業。等他睡了,再繼續玩游戲看會書,也不會熬夜,11點多就躺床上了,但入睡要花很長時間。

    我在寫作上沒什么天分,會要求自己每天寫4000字,實在沒寫完也不要緊,第二天再補上。

    03

    我太懶,卷不動

    我是個比較懶的人,根本卷不動。在外企工作了10年,有次老板要給我升職,我直接拒絕了,說自己不喜歡管人,管好自己就夠了,雖然賺得不多,但開心。

    我還有點社恐,最開始在公開場合分享時,一度緊張到胃疼嘔吐。所以,現在我依舊是一個人創作,沒有助理。

    今年,我還卸去了一些顧問工作,商務對接也外包出去了,就想多騰出一點時間寫作。

    高強度輸出的背后,需要大量輸入,不然人會被掏空。

    我的眼睛閑不下來,特別喜歡讀東西,每天固定有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哪怕走在路上,也會不自覺地去讀宣傳語、廣告、路牌。

    有時候不經意間看到一句話,就能激發我的創作靈感,比如有朋友發微博說:“楊貴妃要是馬嵬坡沒死真逃到了日本,是不是再也吃不到荔枝了?”

    那時我本來在寫《大醫》,腦海里突然冒出一個新故事,就果斷放下其他工作,寫了個短篇《長安的荔枝》,講“一騎紅塵妃子笑”背后的艱辛。

    這本書寫得酣暢淋漓,只用了11天就寫了7萬字,寫的時候完全沒考慮過出版,直接把全文發在網上。有編輯覺得不錯,出版后竟意外暢銷。

    這種創作的心流時刻可遇不可求,一本書上市后的市場表現也很難預測。我有個習慣,寫完一本比較火的書后,會專門找一個小眾領域,讓自己冷靜一下。

    寫文章多了,難免陷入自我重復,所以我盡量讓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題材都不一樣,下一部大概率不會寫醫學類的了。

    寫作嘛,本來就是沖動型的產出,永遠不知道會在什么時候得到什么靈感,沒法規劃,只能順其自然。

    文、編輯/Silence欣

    圖片來源于博集天卷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全球愛表人的那塊心頭肉

    下一篇:為什么你“天生”有氧差?其實,有一塊肌肉要背口大鍋:天天最資訊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youjizz亚洲|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娇小性xxxx|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