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10年了該為這個“花瓶”翻案了,當年眾人群嘲,殊不知他才是C位

    2021-11-25 18:15:5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回來了,都回來了。

    皇后報仇十年不晚,轉世嬛嬛子女雙全,眉莊遙問遠方佳人,敬妃依然在數磚,齊妃醒悟不再覺得粉色嬌嫩,華妃重溫了等待的滋味,允禮在念詩,三阿哥不長高了……

    演員們忽然集體回憶殺,我們才恍然醒悟:

    《甄嬛傳》,10年了。

    但Sir發現。

    這場大型回憶文案內卷,還有一人缺席。

    腦瓜子被彈腫的陳建斌。

    網友催了一整天,還是沒等到四郎那聲“朕”。

    戲里戲外,再次展現耐人尋味的相似。

    于是Sir今天想反其道行之。

    以這個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為原點,回望《甄嬛》。

    01

    大隱隱于“女”

    《甄嬛傳》一直被認為是華語大女主劇天花板。

    太多數據和榮譽不必重提。

    Sir就說一個現象:

    劇名。

    它的火爆,幾乎直接定義了后續作品的起名公式:XX傳。

    甚至為許多后續“大女主”敲定了故事模板:

    初戀的愛情鳥沒了就搞事業吧,天底下最有權勢的男人愛我也被我所用,但最終我孤獨地登頂,寬袖一揮,冷暖自知。

    這是套路嗎?

    是。

    精彩只因為套路嗎?

    絕不。

    在Sir看,《甄嬛》強就強在——它在“大女主”的套路基礎上,弱化了“大”,充沛了“女”,并落在了“人”。

    《甄嬛》的主題是“后宮”。

    后宮的C位,是甄嬛。

    但故事最終,甄嬛以保持個性的方式被融入一個豐富多彩的女性群像中。

    “眾妃都是甄嬛”。

    所有女性角色,實則都具有她立體性格特征的一面或幾面:癡情、聰慧、敏感、恐懼、孤絕,甚至狠辣……

    于是。

    大到后宮眾妃,小到一個幾乎沒有出鏡的宮女,或者是只活了2集的醬油妃子……觀眾都能討論得熱火朝天。

    但這僅是其中“一半”。

    導演鄭曉龍當年對《甄嬛》的定義:這個劇是“反封建”的。

    反,不只是性別上的反。

    更是用鏡頭深入更多看不見的“后宮”,為那些壓抑的人性與欲望松綁。

    具體體現在雍正身上。

    如果說甄嬛是《甄嬛傳》的絕對主角,雍正,便是后宮那根隱形的“軸”。

    扮演者陳建斌,上部戲《三國》也演“皇帝”,東漢亂世的梟雄曹操。

    90集,200多場戲。

    《甄嬛傳》里他的戲份:

    76集,500余場。

    《甄嬛傳》里最重要的男人,雍正。

    他的偏愛,孕育了后宮女子的美麗,以及更凄楚的命運。

    而他本人,也是這出封建傾軋下,隱形的受害者。

    一言蔽之。

    導演從沒把雍正(皇帝)當成這場群芳斗艷的工具人,旁觀者。

    甚至,他要呈現一個我們都想象不到的雍正。

    02

    大隱隱于“權”

    導演鄭曉龍在《甄嬛》中有三計絕招:

    第一招,把架空的歷史背景坐實,劍指雍正王朝,正史野史打通,為觀眾想象力留下空間。

    第二招,斷舍離,大手一揮,從90集刪到76集,反而讓這出群像戲更密集,更耐嚼。

    第三招,選角。

    確定是絕招不是昏招?

    先看看另外的雍正長啥樣:

    △ 他們都是愛得死去活來的四阿哥

    這些當然沒錯。

    如果照原小說標準選,皇帝是絕對的古偶男主,也是后宮戲的背景板。

    又高又俊,多疑又無情。

    穿一襲海水綠團蝠便服,頭戴赤金簪冠,長身玉立,豐神朗朗,面目極是清俊……

    網友心目中的人選,都是當紅小鮮肉:鐘漢良、喬振宇、周渝民……

    當年皇帝人選一出來,各大論壇都在哀嚎。

    定妝照更讓網友無語——拍《甄嬛》那年40歲,為《曹操》增肥20斤還沒完全恢復的陳建斌。

    兩撮山羊胡,總垂著的小單眼皮。

    不夠帥,太老。

    但陳建斌是鄭曉龍特意請來的。

    《渴望》《金婚》《北京人在紐約》導演第一次拍古裝,他不要做輕飄飄的古裝宮廷劇。

    我想拍一個帶有批判意識的古裝劇

    近些年的古裝劇

    多半是歌頌

    大量的是在吹捧

    包括一些皇上又年輕又漂亮又專情

    批判意味著要真實。

    編劇王小平,花1年時間改編,增刪3次,讓故事落在清朝的雍正時期。雍正在內閣外,又建立軍機處,是封建王朝中央集權到達頂峰的時期。

    而在九子奪嫡中勝出的雍正,登基時45歲,在位13年(陳建斌出演時還比歷史上雍正登基時小5歲)。

    所以。

    陳建斌飾演的雍正,不僅符合年齡。

    軸心作用,在于構建一個更具象化的“權力中心”。

    一方面,這種權力來自千百年傳統的威望。

    一個細節,行禮。

    劇中嬪妃間見面,無論是否有更高階者在場,必先行禮。

    你看不到敢越級打上級的宮女公公;

    看不到任何敢說完告辭后就立馬轉身的宮女妃嬪(要姿勢不變著后退);

    哪怕只是作背景一晃而過侍奉的宮人,就算淡出視線,姿勢都要保持恭敬,舉盤過頭頂。

    另一方面,這種權力并非靜止。

    它具體掌握在雍正,一個真實的“人”手上。

    因此,選一個有滄桑“老態”的中年演員陳建斌,骨子里在表達兩個信息:

    這個皇帝只愛權力;

    而后宮溫柔鄉,又在不斷影響著整個王朝權力的流動。

    拂去原小說宮斗爭寵的幼稚浮油。

    呈現“權”的冷暖善變。

    才凸顯“斗”的曖昧心機。

    03

    大隱隱于“斗”

    《甄嬛》大部分的刀光劍影,都隱藏于對話。

    當年不說人話火遍全網的“甄嬛體”,其實也是《甄嬛》的精妙處。

    直言快語夏冬春,只囂張了一集就被打殘,再無戲份;哪怕囂張如年世蘭,在人前話也從不明著說。

    嬪妃間較量,說話得揣著明白裝糊涂,話要少但得精。

    一層套一層,誰的“理”能壓對方才算贏。

    手段、心機,藏在一句句溫和又不饒人的對白間。

    比如在沈眉莊假孕被軟禁,安陵容父親下獄時,甄嬛為幫安陵容,只能求助皇后。正巧皇后拋出橄欖枝,以“香灰”比喻將起勢的華妃。

    甄嬛一句話+一個手勢,就把“投誠”之意言明。

    所以,雍正就能想什么說什么?

    大錯特錯。

    放眼所有人:

    雍正,是那個最懂“說話”,卻又最不想懂“說話”的人。

    懂,在他的身份,必須懂;

    不懂,在他的權力,他可以不懂。

    陳建斌很好地演出了之間的分寸。

    這雍正,更像一個“焦慮中年男”。

    上了朝,是有事匯報等待批復的文武百官;回到家,是烏泱泱求恩寵的女人們。

    權力最高,卻需要應付那么多人。

    后宮里的雍正,最常見的狀態,煩。

    在家的慣用表情:板著臉,身形有點垮。

    《甄嬛傳》76集,他不是在批折子,就是批折子歇了。

    史料記載,雍正在位13年,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在數萬件奏折上寫下批語,多達一千多萬字。

    △ 截自《清宮檔案》,紅字為雍正批注

    當然,生活上還是個體面的貴族。

    衣著搭配、詩詞、家裝皆通。

    品茶、聽琴,自有一套審美系統。

    聽得出穩重的眉莊琴音技巧高超,也夸甄嬛琴聲情緒更飽滿。

    詩詞史料積累量也不容小覷。

    都說皇帝對甄嬛與眾不同是嬛為元影。

    可在后宮這些女子里,皇帝又何嘗不是與甄嬛互為知音。

    前朝年羹堯越來越忘形,竟然邀功讓皇帝給沒有功績的大兒子爵位。

    皇帝被氣得分寸大亂,讓甄嬛來幫忙捋思路。

    甄嬛引經據典,他也很快接上。

    倆人默契對答。

    多行不義必自斃

    子姑待之

    和甄嬛情熱時,雪天下棋。

    輸的人,要抄下所有詠誦梅花的詩詞。皇帝輸了,就在窗邊乖乖抄寫。

    既溫柔,又事事有自己見解,還通詩歌知史。

    和其他人一比——和齊妃聊天,只能說些跟兒子有關的話題;

    和皇后一起,總被她“賢惠”的本分擾得情致全無,時刻要記起自己身為帝王的責任。

    他之所以愛華妃,也是愛她敢暴露自己的真實,是皇后那得不來的自在。

    雖然沒啥“文化”,但有小夫妻間的情趣。

    一個個篩選到最后——尊重、理解、情趣,甄嬛全優。

    可他能完全表現出來,甚至完全把心交于一人嗎?

    顯然不能。

    所以表面上,后宮妃子都在用言語“侍奉”雍正。

    可在雍正內心,他同樣需要用言語保持自己的克制與威嚴。

    他有野心,亦有與野心相匹的能力和心智。

    所以他懂平衡。

    即便到了后宮,他也不能肆無忌憚。

    眾妃到圓明園避暑,聚在一起為眉莊道喜。

    敬事房太監來問綠頭牌翻誰:

    皇后,是最安全和最正確的答案。

    而這就是權力的宿命。

    一元對多元的焦慮、控制對背叛的恐慌。

    一旦稍有嫌隙,那就是雪山崩塌的架勢。

    04

    大隱隱于“宮”

    《甄嬛傳》是多義的。

    這也是它的回響能抵抗時間的原因。

    關于女性群像,網上10年間的解讀和討論沒斷過,Sir今天不贅述。

    所有人都困于各種大小的“宮里”。

    ——這是《甄嬛》的主題。

    于妃子們,這“宮”,是妒忌與空虛,虛榮與名望,愛與恨。

    雍正也有他的“宮”。

    一個是權力的“宮”。

    展示沉醉權力的君王在朝堂之下,宮闈之間,如何一步步繼續被權力反噬而走向他的百年孤寂。

    另一個,則是更深遠和普世的“宮”。

    《甄嬛》用極瑣碎的篇幅,一點點拼湊出雍正的原生家庭。

    童年不太幸福,和母親疏遠,不被父親喜歡。

    曹琴默哄溫宜入睡時哼兒歌,皇帝難得與她親近,讓她再唱一曲。

    那是媽媽專哄孩子睡覺的歌。

    太后去世,皇帝跪在窗前。

    怔怔地對著母親遺體唱了一段,對著不再說話的母親,提出了一個近乎卑微的請求。

    “這樣哄孩子的歌,你從來未對我唱過,您能為我唱一遍嗎?皇額娘”。

    說到結尾幾個字時,他眉頭緊皺,輕輕嘆了口氣。

    貴為帝王。

    他對母親提出最后的請求時,依然如此謹慎。

    小時候,阿哥們依例不能在母親身邊長大。

    等他能回到自己生母身邊,年滿14歲,彼時母親早有個更小的弟弟(十四弟),尤其疼愛。

    母親對弟弟的疼愛像一根刺,時時勾得他作痛。

    圓明園溫宜公主滿月宴,眉莊戴著太后賜的攢絲金簪出來參加宴會,眾妃艷羨。

    只有華妃酸溜溜地補了一句簪子來歷,引得皇帝多看了兩眼。

    這支簪子貴在

    是太后懷十四爺的時候戴過

    不久后,眉莊假孕被發現,皇帝氣急。

    三個動作,看出他對這簪子相當介意。

    先是走到眉莊跟前,終于能把這根刺眼的簪拔了。

    (力氣挺大,勾得眉莊一側的頭發都散了)

    欺騙朕和太后

    你還敢戴著這個簪子招搖

    被皇后勸住,回到座位上,簪子往桌上重重一拍。

    梳理清楚后,發落涉案人員。眉莊留,侍女殺,手里才把玩的簪子隨手一扔。

    再疼愛又如何,還不是我為尊他入獄;再不被疼愛又如何,是我讓她坐上了太后之位。

    母親給他的陰影,不止這一層。

    他親眼見到母親和隆科多舉止親昵,也因此對隆科多記恨在心,被隆科多助登基后3年,便除掉他。

    沖這根簪子的撒氣,何嘗不是一次對母愛偏私暗戳戳的指責。

    雍正人生,父愛也缺席。

    雍正對自己的十七弟果郡王,態度很是玩味。

    說不親吧,每次得了什么好畫好譜,總第一個想到弟弟;下棋下累了,他不方便出宮,就留他在家住;有不方便的要緊差事,比如給愛妃甄嬛慶生,會交由他辦。

    說親昵,神色和言語之間又很曖昧。

    圓明園打獵,果郡王射中獵物。

    雍正有點酸溜溜:

    你的騎射是皇阿瑪親自教的,果然厲害。

    果郡王神色一動,立馬高情商回復。

    不不不,老哥你師傅更厲害。雖然有老爹教我,但我還是太菜了,啥都沒學會。

    一沒得罪先皇老爹,二抬了皇帝老兄身份,三自貶。

    雍正輕輕一笑。

    師傅給的是箭術,老爹給的是愛,你還是被偏心。

    果郡王“咚”地一聲立刻跪下。

    嘴上的笑容還抽搐著呢,切換賢臣模式,化解皇帝心頭的疑惑。

    母親不親,父親不疼。

    明明自己有親弟,卻和非一母生的旁支弟弟,保持著若即若離的“兄弟情”。

    而愛情,更是成了算計和被算計的工具。

    所有情,都隔著猜疑和試探。

    對此,演員和角色已然到達某種“共情”。

    用陳建斌的話說。

    這一層“宮”,不是別的,它叫“孤獨”:

    人一旦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其他人就不可能跟他有平等的關系。

    雍正跟嬪妃之間因此也無法是真正的知心愛人,但他也是普通人,他渴望體驗去掉權力后男女之間最純粹的情感,就是這種對普通人不難得到的對他來說反而不可得。

    這就注定了他的內心一定是孤獨的。

    類似的話。

    《雍正王朝》編劇劉和平也說過。

    作為雍正講最好的國劇編劇之一,劉和平佩服他、同情他,但不太喜歡他。

    托爾斯泰說,帝王是歷史的奴隸,如果一個皇帝或上層集團把國當成國,那他的家庭利益就讓步了,從這個意義上分析,雍正恰恰是有國無家的人。

    ……到最后臨死前的雍正終于明白了這一點。

    《中國電視1999年第11期》

    作為正史劇,《雍正王朝》反思的是一個封建君主的功過是非,俱往矣,最終人間正道是滄桑,是煙火。

    而《甄嬛傳》則將這層命運投向更普世的軌跡。

    高度戲劇化地將君王與權力結成“命運共同體”,看他如何碾壓當時后宮女性的尊嚴、生命,又如何被反噬,走向必然的悲劇。

    10年過去,如今回望。

    《甄嬛》不還正在上演么?

    哪怕僅放眼這個小小的內娛

    那些從“宮”里走出來的女演員們,依然在作品中熱烈呼應著獨立、自由的人格。

    但與此同時。

    即便沒有四郎,還有霸總,還有被包裝成女性主義的“奮斗”和“逆襲”,本質上依然寄托著對權力的幻想和偏執。

    (具體Sir就不舉例了)

    宮斗戲,或許作為劇種衰微了。

    宮斗的本質還在延續:

    有的人因為孤獨而清醒,有的人因為孤獨而愈加瘋狂。

    《甄嬛》的“宮”。

    不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宮”?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莫妮卡住了

    關鍵詞: 他才 花瓶 年了

    上一篇:零片酬的林家棟這次“殺瘋了”,香港電影要靠他“熬下去!”

    下一篇:開票半天就搶空?這12月最佳我提前預定了(求打臉)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AV色吊丝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