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花間提壺方大廚》:一部被嚴重低估的網劇

    2022-01-26 21:08:0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文 | 王重陽lp

    我搜索《花間提壺方大廚》的相關資料時會自動彈出“蔣佳恩”的相關詞條,關于這位飾演女主“方一勺”的演員稍后再談。

    上周,我方主編勒令我講《阮玲玉》的時候,順帶跟我說選擇空間里還可以講《方大廚》,這部網劇我去年罵人時跟人家做過對比,意思是“看看人家看看你,看看隔壁大老李”,當時給《花間提壺方大廚》的定義是“被嚴重低估的網劇”。再考慮到快過年了,再想講打打殺殺或牛鬼蛇神的事情起碼也要等到過完年。

    《方大廚》這部劇我是先看的小說然后看的網劇,中間隔了很多年,那時見它還是2012年發行的時候,一天夜里監控全國票房排片,凌晨無事閑逛天涯論壇的蓮蓬鬼話,發現有一個帖子叫《花間提壺方大廚》,當時想如果不嚇人的話就不看了,誰知點進去看之后居然欲罷不能,直接看到天亮。

    小說并不長,情節也很連貫,“方一勺”這個人物的塑造也很立體,一個嬌憨可愛,聰慧正直的女孩子的形象通過故事躍然于我眼前。當時評論里對這小說批評和表揚各占一半,有人說是“小清新”有人說是“小白文”。

    我對其評價尚可,談不上驚艷,但也絕不討厭。

    五年后,同名網劇上線,開始我是無感的,同當年對《靈魂擺渡》的第一印象類似:

    看著無咖無花,肯定尬得叫媽。

    另外對這部劇在未看前還有一些“忌憚”,因為當年可蕊的《都市妖奇談》被改成網劇后讓我這個“原著粉”看后大受打擊,并立誓隨后再也不看改編劇,尤其是網劇。

    可最后同《靈魂擺渡》一樣,《花間提壺方大廚》讓我很驚訝,這部網劇對原著改編幅度不大,除了增加兩三個輔線人物外,基本上忠于原著,最重要的是,里面對女主“方一勺”和男主“沈勇”的塑造也非常符合我對小說人物的基本印象。

    于是這部劇在隨后的幾年中成了我收藏夾里的一部作品,也時常被我拿來與一些大導和大編的大作做些對比。所謂——

    江湖有女名一勺,

    飯菜添香喜眉梢。

    浪子回頭金不換,

    不愛紅妝愛紅燒。

    初言:一勺故事一勺酒

    我不太擅長講電視劇的內容,因為電視劇不像電影,一個故事要分幾十集,尤其像連續劇這樣的內容往往是把主題分得很“散”。電影則不同,90分鐘基本框架是了解的,所以常常注意力比較集中。

    后來看得電視劇多了,我又有了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我覺得可不可以有這樣一種假設,如果我是個正常人的話,那么我在接受一個故事的時候感知能力也是比較正常的,之所以出現讓我感覺很“散”的內容,會不會不是我的智商有問題,而是編劇和導演出了點“小問題”,結果反而顯得“散”了些?

    當然,如果可能會得罪人的話,那就繼續假設我的智商有問題。

    只是無論《靈魂擺渡》還是《花間提壺方大廚》,這類連續劇則不會讓我思維混亂,兩者的共同點都是“人物就那幾個人物,故事卻一直在翻新”,而且像打怪一樣通過不斷闖關最后實現升華。

    例如“方一勺”出場是一種極為“普通”的樣貌,她本是一個獨闖江湖的女廚子,在某地開了間餛飩攤,遇到一個被算命先生忽悠的老財主,老財主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嫁入知府沈家——沈家有個全城聞名的浪蕩公子“沈勇”,不能說人見人愛,也可以說神憎鬼厭。

    于是他遵循算命先生所言去街上找“替代”,撞上了“方一勺”,姑娘見他面色憔悴,貼心地給他做了一碗餛飩,他卻在感激之余把人家打昏塞進花轎里……由此展開了一場啼笑皆非又“活色生香”的故事。

    說“啼笑皆非”是因為人物確實好玩,無論沈勇還是方一勺都是可愛的人,比如“沈勇”,滿城都說他混蛋,實際上他正處于叛逆期,得不到父親的認可于是變著花樣作,結果遇到了能隨手拿搟面杖揍他的“方一勺”,這女孩也不是普通的悍妻,大字不識一個,文化素質極低,但卻有著非常樸素的“勞動人民”傳統美德:

    不花哨,實打實,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這就有意思了,古人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方大廚》恰好就讓方一勺用搟面杖向觀眾全程展示了“關于我是如何調教我那個四六不靠的頑皮老公這回事”。看著屏幕上這兩個小家伙的你追我趕,沒有一場吻戲和床戲,但就是讓人覺得自然舒坦,像極了青蔥歲月里少男少女們的情態。

    說“活色生香”是因為作者耳雅想必是個吃貨,在《方大廚》里她展示了幾十種不同的菜肴做法,光看文字時就讓人食指大動,在劇中通過各種擺盤,更讓我垂涎欲滴。

    最絕的是我曾親手實踐過“方一勺”傳授給眾人的竅門,比如如何用臭豆腐和豬頭肉夾燒餅,如何在面條里放底料,居然真的好吃。在我看來,這比故事本身更讓我得益,且比金庸老先生的“二十四橋明月夜”靠譜多了。

    當然我并不是要吹爆《花間提壺方大廚》,因為它本身確實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人物語言太過現代,例如服飾穿著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你分不清楚這些人生活在哪個朝代,盡管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架空了歷史。但這是本劇不能回避的硬傷。

    另外還有個問題——

    結局不能免俗的“灰姑娘”——“方一勺”終究不是“凡人”,而是曾流落在民間的皇家公主,至于“沈勇”的父親沈一博和開頭提到的算命先生等,也被被安排陷入了宮斗漩渦中,且“宮斗”也斗得毫無技術含量。

    但瑕不掩瑜,《花間提壺方大廚》本身就不是“宮斗戲”,它就是披著古裝劇外衣的愛情美食懸疑劇,這種劇能讓我時不時拿出來看看,靠的也不是制作多精良、表演多到位,而是“簡單”。

    復言:三兩驚奇三兩春

    《花間提壺方大廚》通過男女主或被動或主動經歷過的一個個小故事,逐漸完善了他們各自對人生、責任、愛情、親情和友情的理解。在“方一勺”的啟發下,“沈勇”開始跟隨知府父親“沈一博”探案,“沈一博”也從開始的對兒子的不屑到后來慢慢地倚重。

    過程中每件案子遇到的人不同,善惡程度不同,都脫離不了“方一勺”的美食攻勢。不生硬,不“大女主”,甚至可以說她是“反大女主”演繹的“傻黑甜”。

    網劇忠實于小說,小說的風格則頗有“甜寵”的感覺。就是看來不累,不需要思考,完全放松,還能繼續看下去。

    說到這里我自己也有點不太敢信,我覺得我一直都比較喜歡看有點深度的東西,談《方大廚》并夸它有點像“莫扎特搖花手”,可轉念一想我對它的好感要遠遠多過一些動輒“身價過億”、“明星云集”、“時代意義”的影視劇,也許是因為這部劇的“純度”很高吧?“純度”就是它能讓我找到一種“放松感”,還有對人際關系和生活本質的美好向往。

    它通過沈府一家人對“方一勺”自始至終的包容和寵愛,還有一干衙差仆人對“少奶奶”每次做飯的向往勾勒了一種簡單的幸福,我也是頭一次覺得:

    用美食勾勒人生并化解矛盾,比“雞湯來嘍”更“是一件美事”。

    順帶提一嘴,飾演“方一勺”的演員蔣佳恩古裝扮相不錯,恰好長在了我的審美上,這種看起來“肉乎乎且萌萌的”女孩演繹一部輕松詼諧的劇作再合適不過了,可惜據說她退圈了。

    而這部劇里所有的主演和配角,如“沈勇”的扮演者雷牧、“沈一博”的扮演者常鋮、“沈夫人”的扮演者李曉紅、“方瑤”的扮演者朱佳希以及新增角色養子“沈杰”的扮演者胡琨等,顏值演技也都在線,可惜隨后也未見有更好的作品。

    實際上這部劇的投資制作規模不大,后期也花不了多少錢,能在其中找出一些“寶藏”的還有青年歌手孫子涵以及他演唱的全套主題曲和片尾曲,如《烹愛》、《回憶那么傷》、《總是那么傻》等,一看就知道是音樂公司跟制作單位的“合縱連橫”,但有一說一,作詞作曲的內容水準都不錯,可以聽一聽。

    2017年上線的劇,至今已過去快五年了。五年間,中國的網劇逐漸成熟,甚至大有趕超“正統”電視劇的勢頭。我以前沒有在意過,后來被迫寫文章查資料的時候開始逐漸對這種網絡影視劇修正了我此前的偏見。

    甚至開始對我曾認為正統的“傳統作品”有了一些疑慮。

    末言:半桌瘋癲半桌醉

    曾有人評價說《花間提壺方大廚》的題材非常接地氣所以才受歡迎,我不太認同“接地氣”這個說法。因為影視劇也好,還有其它任何藝術表現形式也好,本身就應該“接地氣”的。

    什么是“接地氣”呢?按官方語言表述就是“貼近人民群眾生活,反映百姓故事,通過藝術的再創作展現勞動人民的美”。

    當然,我不是再給人“扣帽子”,我不是“小四”……

    想哪兒去了,別誤會啊,我說的是《霸王別姬》里欺師滅祖的“小四”。他就非要跟自己師父杠“怎么京戲到了勞動人民這兒就不是美了呢?”

    我的意思是搞錢不丟人,但對自己的定位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一邊搞錢一邊把“勞動人民”看得太低,藝術本身就是賺人家的錢,末了還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怎么“接地氣”好像是件很高雅的事,這就屬于“當又立”了不是?

    近二十年來,我的感觸是“接地氣”在影視行業里該是一種下意識的舉動,專業者固然可以評價一部影視劇的鏡頭、光影、廣角、表演等,搞錢者也可以用數據、咖位、陣容、錢堆和“你知道它們(我故意的)有多努力嗎?”來作為營銷和圈錢的噱頭。但千萬不能拿這些真的當成搞作品創作的標配,更不能低估觀眾的智商,也不能無視觀眾的需求。

    無論名氣多大的人心里要有清醒的認識:你這個作品是真心還是假意你自己最清楚、別人捧你是發自肺腑還是場面客套你自己也很清楚。只是有些時候當一些“大作”問世前總被冠以各種期盼,問世后才遺憾地發現“遠看像趙丹,近看成奎安”。

    因此,唯有虛心放低身段深入到觀眾中去,找尋他們愛看的東西才有可能讓自身的藝術創作水平永遠“常青”。

    別的不說,還是拿《靈魂擺渡》舉例,初現人間的怪談是率真的,也是純粹的;《方大廚》也是如此,主創可能覺得故事本身已經很好了,胡亂加入自己的想法非要去表達什么、去批判什么則太過矯情。因為它很單純,除了讓你學點廚藝外,就是用故事告訴你男女、父子和家庭相處之道,沒有那么多莎士比亞式的臺詞和寶萊塢式的運鏡。

    這樣說來,《方大廚》又很“完美”,完美就在于它沒有續集,沒有“第三季”,也沒有加入什么“思想”,它簡單地就像“方一勺”本人一樣:

    我就是個小女子,沒有什么大志向。

    以上,可當成是“方大廚”的一番醉言吧。

    ?

    關鍵詞: 大廚 提壺

    上一篇:《開端》時間循環設定扣人心弦,網絡暴力引人深思,劇情三處瑕疵

    下一篇:用眼神演戲的李小冉,哭出了我見猶憐之外的味道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熟妇无码AV|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亚洲邪恶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在线亚洲v日韩v|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