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繼貴州村超、蘇超之后,武漢也推出了具備武漢城市特色的“漢超”,不少網友調侃——哪個區贏了就當市中心。8月16日晚,“漢超” 揭幕賽于武漢體育中心舉行,雖酷暑難耐,仍抵不住球迷們看比賽的熱情,現場觀眾達4.6萬多人,創國內業余足球賽事上座第二高記錄。
值得注意的是,“漢超”門票僅為8元/張、10元/張,十分惠民。而國內知名的足球比賽門票低則一兩百,高則上千。舉辦一場比賽需要協調多個部門眾多人員,還有場地租借費、宣傳費、物資人力費等。8-10元/張的門票收入肯定難以覆蓋這些成本,是妥妥的“賠本生意”。但我們不能僅從門票價格的賬面數字來看,也要看到賽事的溢出價值。
“漢超”打造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潛力。據悉,觀眾可在現場憑票根領取文旅、消費優惠券,讓觀眾在場內體驗酣暢淋漓的比賽,在場外暢享荊楚文旅的魅力。“漢超”比賽營造的體育氛圍,將吸引廣大群眾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從而購買體育器材、運動服飾,助力體育產業發展;觀眾看球之余的餐飲、交通、住宿、購買周邊產品支出,會成為出租車司機、商戶、產品制造商的收入,而他們收入增加后,又會拿出一部分用于消費······如此循環產生經濟乘數效應,將遠超門票收入本身。
“漢超”展現城市品牌,助力產業轉型。在“漢超”比賽場館周圍,設有品牌展示專區,搭建了展示城市品牌的新通道。數十款“車谷造”“東風系”新能源汽車引人駐足,多種本地生產的智能家電令人贊嘆不已。以往武漢的燃油車暢銷全國,而此次借助“漢超”,觀眾通過線下近距離體驗,加上線上轉播,讓更多人了解并購買當地的新能源車,車企收到資金后,進一步投入到產品研發創新,真正的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產業轉型的勢能。
同時,也要看到“漢超”仍面臨著受眾局限、足球文化氛圍不夠濃厚的挑戰,將其作為進一步釋放漢超經濟潛力的發力點。未來還需進一步吸引外地觀眾,進入全國人民視野,帶來更大的經濟增量;也要將漢超和文旅深度綁定,打造多元消費場景;更要久久為功,打造城市足球文化標桿,讓人一提足球就想起“漢超”。這是“漢超”常青的必由之路,也是讓這筆經濟賬倍增的關鍵。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楊世凱(武漢經開區)
責編:王舒嫻【責任編輯:楊虹磊】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