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1月16日,俞敏洪在南極發出“冰雪中的堅守”全員信,卻意外被員工吐槽:“您在南極看企鵝,我在工位看KPI”。
俞敏洪的本意,是想用“冰雪中的堅守”這個詩意的比喻來激勵大家共渡難關。但問題在于,當他反復吟誦“企鵝抱團”時,員工卻在工位上刷著企業微信的紅點;當他在信里17次提及“我”、5次提到“南極”,卻很少提到“你們”或“我們”。這種單向輸出,對他的受眾而言,恰如在寒風中高歌《雪絨花》,卻無人遞上一杯熱茶。
也許時代真的變了,以前的打工人可能還愿意聽“我們都是在為夢想奮斗”,但現在95后、00后更想要“別讓我加班到凌晨”的承諾。俞老板可能沒意識到,新東方已不是當年那個“從簡陋教室起步”的創業公司了,而是一家需要職業經理人、需要標準化運營的大企業。員工們要的不是“希望的播種者”,而是“能讓我周末不加班的老板”。
這一場溝通危機,不在誰對誰錯,而在溝通的“溫度轉換”,俞老板在“心靈雞湯”的教導之外,若能再加一碗噓寒問暖的“工位熱湯”,或許就能避免被懟的尷尬。
新東方32年征程,從簡陋教室到行業標桿,靠的不是來自南極的“心靈雞湯”,而是每個工位上真實的汗水。真正的溝通,除了“心靈雞湯”,更需要“工位熱湯”。這碗熱湯,是縮短1小時的加班時間,是周三下午工位上的茶話會……
企業的進步,不僅需要詩意的引領,更需要身邊人的相互溫暖。只有凝聚共識,才能走向更廣闊的遠方。
(漫畫 張葉 評論 景潔 王亞楠 策劃 殷小平)
校對 朱亞萍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