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0月28日下午,“2025內容創作者嘉年華”上,“嶺南風華創造營”“灣區好物創造營”相繼開啟。
“嶺南風華創造營”邀請多名優質創作者,現場分享創作心得。
“起號的本質是連續多期的超級爆款。”在“影視颶風”團隊內容制作主管、頻道制作人益君看來,創作者要重視爆款內容產出,長視頻的爆款需兼具“快樂、知識、共鳴、節奏”四大要素,同時要運用項目管理工具來規范制作流程。
來自佛山的“醒目視頻”負責人從一條嶺南龍船從村級河道到世界海洋的奇幻漂流故事說起,介紹了打造龍船超級IP的策略:強運營,即“以短視頻打造極致信息流,實現高效觸達”;精策劃,即“從文化傳承、精神內涵、地理特質、獨特視覺等維度策劃原創精品”;輕制作,則是以輕量化內容激起全民共創的傳播聲浪。
“00后”三農博主杜梓妍則分享了她于去年3月從廣州回到家鄉汕頭澄海后的內容創作之路。她說,一開始她只是簡單分享家鄉的田園生活,一次偶然聽到菜農說大芥藍賣不出好價,就記錄了這個過程,意外收獲近百萬播放量。“再好的產品,也需要被更多人看見。”此后,她將創作內容聚焦家鄉人、家鄉事、家鄉物,在視頻中呈現潮汕這個龐大的“寶庫”。
來自深圳的“開普勒星人來了”創作者李鎧濱則介紹,其團隊2022年開始做短視頻,恰逢我國航天事業迅速發展、好消息頻傳,“這期間我們出了很多航天內容的爆款”。在內容選題大方向上,李鎧濱表示,要緊跟國家發展方向和行業動態,再去結合自身優勢,做市場上的稀缺內容。比如,十五運會臨近,其內容創意包括在“機器人之城”深圳,制作機器人參加運動會項目的特效視頻等。
當日舉行的另一場論壇“灣區好物創造營”則聚焦電商平臺、帶貨者和商家,邀請“曼食慢語”“三石小姐”微信小店帶貨者等探討“文化+消費”融合等議題,以實戰干貨助力“好內容”變“好生意”。
此外,在當日上午的“2025內容創作者嘉年華”微信政策發布中,聚焦短視頻內容扶持方向,微信視頻號團隊提到要以“讓原創作者有流量,讓原創內容有收益”為導向,推出系列創作者扶持計劃,形成原創保護、流量扶持、變現權益與成長激勵的四大體系;通過“北極星計劃”“原創發文”計劃等,鼓勵優質創作者持續創作,并在算法機制中給予流量傾斜。在直播扶持方向,微信視頻號團隊為鼓勵多元的內容生態,從內容推薦、成長激勵、變現權益、互動玩法四個維度,為直播創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杭瑩 王丹陽
上一篇:當前熱訊:高高逛廣東 打卡百千萬丨肇慶回龍鎮:八卦演 萬物生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