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碳中和的推進,電動出行已成為大勢所趨,2022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76.5萬輛,同比增長1.5倍,市場滲透率達到17.9%。同樣的,電動摩托車憑借價格更便宜、使用成本更低、使用過程幾乎沒有污染等優勢,產量占比不斷提高。有研究機構預測,2027年我國摩托車產量將達到2250萬輛,其中電摩占比將從20%增長至30%。
簡單解釋一下,有腳踏騎行功能的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不需要機動車駕駛證。無腳踏的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均屬于機動車(需考取相應駕駛資格),最高設計車速分別為≤50km/h、>50km/h。
目前這一領域的競爭格局如何?我們可以通過2021年中國電動摩托車銷量前十企業排行榜,一窺究竟。去年中國摩托車銷量再次站上2000萬大關,達到2019.48萬輛,同比增長12.7%。其中,電動摩托車銷售394.28萬輛。
前十名企業(集團)一共銷售370.28萬輛,占比高達93.9%。排在6-10位的依次是金翌、淮海新能源、巴士新能源、濟南大隆和隆鑫,分別銷售20.01萬輛、12.28萬輛、10.94萬輛、9.82萬輛和4.14萬輛。
隆鑫是國內燃油摩托車銷量第二和出口第一的企業,總部設在重慶,旗下擁有隆鑫、勁隆以及高端品牌無極。三年前,公司成立了電摩的業務單元,專門從事電動摩托車的研發、生產、組織和營銷。同時創辦了專屬品牌“茵未BICOSE”,定位中大功率電動摩托車,預計今年發布首款產品。
宗申集團以37.58萬輛的銷量排在第五名。2016年推出了電動摩托車品牌“森藍”,并在兩年后提出“森藍大腦”概念,建立“安全”、“舒適”、“駕控”和“品質”四大EV新標準,上市了O2氧、B1藍調和Z1極刻三款產品,主攻中高端市場。
今年2月份亮相的ES5,首次應用了模塊電池倉設計,在3組電池滿裝的情況下,最大續航里程達到180公里。搭載5000W的自研中置電機,最高車速能夠達到100km/h;0到50公里時速只需2.9秒,堪稱兩輪車界的特斯拉。
東莞臺鈴、江蘇新日分列第三、四位,分別銷售61.97萬輛、50.19萬輛。前者在國內擁有九大研發生產基地,年產能逾1000萬輛,產品遠銷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后者自主研發了雙芯雙動力系統,是業內唯一的車電一體生產廠家。
浙江綠源位居次席,銷量69.91萬輛。作為最早進入電動車行業的品牌之一,經過20余年發展,已成功申請專利603項;獨家發明的“液冷電機”,榮獲7項國家發明專利。旗下產品涵蓋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三大品類,國內擁有超過1300萬用戶、11000多個銷售網點。
中國電動摩托車“銷售冠軍”:雅迪科技集團,去年賣出了93.44萬輛。旗下產品涵蓋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三輪車等。根據官方公布的消息,去年全球銷量率先突破1380萬臺,連續5年刷新行業紀錄。
寫在最后
除了宗申、隆鑫,許多傳統摩托車企業也在加快電摩進程。去年11月,錢江摩托車上海公司正式成立,新能源研發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國際外貿中心板塊加速落地。今年春節前夕,春風動力旗下電摩品牌“極核”正式發布新款電動車型AE8。豪爵計劃發布三款車型(包括2款電輕摩和1款電摩)。行業競爭逐漸升溫,我們也將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