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 圖
清晰的新能源車戰略正在讓車企賺得盆滿缽滿。
【資料圖】
截至10月30日晚間,長安汽車(000625)、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比亞迪(002594)、長城汽車(601633)等主流乘用車企業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上述五家車企營收均實現了兩位數及以上的同比增長,其中比亞迪增幅最大,為115.59%,上汽集團增幅最低,為13.29%。
五家上市車企第三季度凈利潤之和約為173.7億元,其中,上汽集團和長安汽車均出現了同比下滑,其他三家車企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比亞迪凈利潤同比增幅最高,為350.26%,廣汽集團次之,為144.07%,這兩家車企的凈利潤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新能源方面的成功轉型。
五家車企第三季度經營數據,單位:億元
原材料成本大漲等仍在影響車企
在五家車企中,上汽集團營收增速最慢,凈利潤下滑幅度也最大。財報顯示,上汽集團第三季度實現總營收2114.16億元,同比增加13.29%;凈利潤57.4億元,同比下降18.43%。
從今年1-9月來看,上汽集團營收出現負增長,且凈利潤降幅更為嚴重,達到37.84%,是五家車企中唯一一家營收、凈利潤均有下滑的車企。
五家車企前三季度經營數據,單位:億元
上汽集團方面表示,盈利水平大幅承壓主要受疫情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目前公司銷量、收入、利潤等主要指標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整車銷量自5月份起實現月度環比“五連漲”。第四季度,隨著國內車市進入傳統銷售旺季,疊加購置稅優惠政策等帶來的促消費機遇,公司將進一步鞏固產銷回補、業績回升的良好勢頭。
成本大幅增加的問題也同樣波及到了長安汽車。長安汽車10月30日晚間公告稱,第三季度營收287.78億元,同比增長28.39%;歸母凈利潤10.42億元,同比減少17.47%。
長安汽車方面表示,受疫情反復、高溫限電,以及供應商物資短缺影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人力、物力等成本大幅增加,終端交付存在較大缺口,對此,長安方面已通過成立保供小組、增加原材料庫存等方式來保障車輛生產和供給,10月份產量已經達到近三年的新高。
新能源汽車銷量高增推動車企盈利
在第三季度,比亞迪和廣汽集團的營收、凈利潤增勢均大幅領先。
財報顯示,比亞迪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170.81億元,同比增115.59%;凈利潤57.16億元,同比增350.26%。廣汽集團三季度實現營收315.27億元,同比增長51.58%;凈利潤23.12億元,同比增長144.07%。
比亞迪方面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加速上行,比亞迪銷量保持強勁增長,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市占率遙遙領先并持續強化,同比和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推動了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緩解了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壓力。
廣汽集團方面表示,其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同比較大幅度增長帶來收入增加,特別是廣汽埃安新能源車。數據顯示,廣汽埃安在繼連續4個月銷量超2萬輛之后,9月銷量超3萬輛;今年1-9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超18萬輛,同比增長132%。
就這五家車企來看,1-9月新能源車合計銷量為233.7萬輛,相比于2021年同期的106萬輛同比增加120.47%。
五家車企1-9月銷量數據,單位:萬輛
日前,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今年中國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將達到28%,預計2022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在650萬輛左右,2023年可能突破840萬輛。在高增長的推動下,2023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00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7%。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