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張昊”奇妙相遇、高中同窗再做同學、新生手牽七旬奶奶上大學……近日,這些有趣且暖心的的故事,在淮南師范學院的迎新現場接連上演。
四名“張昊”在淮南師院相聚
【資料圖】
四名“張昊”同校相聚
“昊”字,寓意著廣大無邊,承載著家人對孩子胸懷廣闊、未來光明的期許。今年,淮南師范學院迎來了四位分別來自安徽馬鞍山、蕪湖、安慶和山西臨汾的“張昊”同學。據悉,四位張昊都是“帥小伙”,分別考入了該校漢語言文學、數字經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當得知校園里還有三個“自己”時,四人的反應則各不相同。來自馬鞍山的張昊因高中寄宿時常見同名同學,顯得十分平靜;臨汾的張昊最初則以為是新型詐騙手段,得知真相后,對學校工作的用心感動不已,對大學滿心期待。
蕪湖的張昊直呼:“一臉蒙!”他此前從未遇到過和自己同名的人;安慶的張昊則表示:“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同一所大學里有了‘其他的我’,這讓人感覺非常奇妙。”
如今,四位“張昊”在學校的牽線搭橋下,相互添加了好友,為彼此送上了祝福。他們都希望,在大學四年里,能和“同名”的伙伴成為要好的朋友,一起努力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學好本領,收獲知識與成長,讓這段特別的緣分,在青春校園里綻放出別樣光彩。
昔日同窗大學再相逢
高中同窗再聚同一班
“真沒想到高中的‘鐵三角組合’,大學還能在同一學院、同一班級再相聚!”在文學與傳播學院25級漢語言一班,董祖澤、蒲雨晨、徐沁心的重逢成了班級里最暖心的話題。
他們三人既是高中同學,如今又再次相聚在淮南師范學院。在查到成績的第一時間,董祖澤和蒲雨晨幾乎是同時告訴了徐沁心自己被淮南師范學院錄取的這個好消息。當談起當時的場景,徐沁心感嘆:“同時收到兩位同窗好友和自己一個學校的消息,不要太震驚。”
對于未來,他們的心愿簡單且堅定:“一起考研、努力奮斗,做一輩子的朋友。”希望這份從高中延續至大學的友情和緣分,能陪著他們在新的旅程里,繼續溫暖同行。
兩位劉佳佳合影
兩位“劉佳佳”相遇同班
“班級名單里居然有另一個‘劉佳佳’?”看著法學院25級社工一班的新生名單,這讓來自安徽合肥的新生劉佳佳很是驚訝。“看到名單時,我覺得很有趣的同時,也忍不住擔心,未來我倆身處一個班,別人喊劉佳佳時,我是否該回頭呢?”她笑著說。
“特別希望能借著這個同款名字,和另一個‘我’成為好朋友。”劉佳佳開心地說。作為一個平日里愛看書、聽音樂的開朗女孩,此前雖也遇過同名者,卻都是不同校不同班的“陌生人”。
“同校同班又同名,就像冥冥之中有根線,用特殊的緣分把我們連在了一起。”在她看來,這份特別的緣分是很新奇體驗。
帶著奶奶上大學的新生
帶著奶奶也能上大學
“爺爺前些年已經去世,爸爸媽媽為了一家幾口的生計在外地務工,所以從2022年考入大專院校開始,我就開始帶著因腦出血而半身不遂的奶奶一起上大學。”張欣晨分享,她是來自淮南師范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的新生。她很開心踏入心中理想的校園,更開心的是學校通過了她的申請,同意她在校外租房,可以帶著年逾七旬的奶奶上大學。
“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他們養我小,我一定要養他們老。”平淡話語背后,是這個“00后”女孩深植于心的孝心與擔當。雖然只有21歲,但是她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照顧奶奶的日常起居。
“從中職到本科,是一個跨越,更是一個新的開始。”張欣晨感嘆。談起報考淮南師范學院自動化專業的原因,張欣晨微笑著說,“我在合肥工業學校學習期間,參與了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那次參賽經歷點燃了我對自動化領域的興趣,也促使我堅定選擇了學校的自動化專業。”
兼顧學業與照料老人并非易事。張欣晨坦言,自己仍在努力尋找平衡,習慣“報喜不報憂”的她,用單薄卻堅韌的肩膀,同時扛起了個人的夢想與家庭的責任。在她身上,讓大家看到了新時代好青年最動人的品質,孝敬長輩、懂得感恩。
在迎新現場,每一個故事都在告訴我們:大學不僅是求學的地方,更是夢想與溫情交織的舞臺。愿2025級新生在大學的每一天,都能延續這份初遇時的感動與勇氣,在未來的四年里,繼續保持熱愛、奔赴山海,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合報學在合肥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在線-合新聞記者莊文倩?通訊員 楊夢玉、崔穎、高璐
圖片來源于:涂新宇、張天佐、李想
上一篇:每日看點!招商證券:2025年半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