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31日訊(記者郭輝) 今年開年至7月底,科創板資產并購持續活躍。
【資料圖】
據上交所網站顯示,年內科創板共有陽光諾和、德馬科技兩家公司啟動重大資產重組并獲受理。但這僅是上市企業以投資、收購等行為,協同原有業務發展的部分案例。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公司公告后關注到,除陽光諾和、德馬科技外,今年已有19家/次科創板企業宣布對外收購公司股權或增加對參股子公司持股比例。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科創板上市半導體企業營收規模均值較低,整體呈現散而不強的特點?!安①弻⒊蔀閲鴥劝雽w產業后半場的主題?!辈恢褂诖?,隨著國內資本市場以及科創產業的成熟,并購整合將成為后續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最優解。
拓展市場、協同業務發展是并購核心訴求
從行業來看,上述19家公司包括半導體行業公司晶豐明源、思瑞浦、盛美上海,醫藥公司春立醫療、昊海生科、納微科技,信息技術公司新致軟件、中望軟件、龍軟科技,以及專用設備、環境治理、化學制品等領域企業。
可以看到,部分公司以收購外部公司股權的方式,拓展市場、推進發展戰略的需求強烈。比如南網科技、宏華數科分別在今年集中釋放兩項股權收購計劃。
南網科技今年3月發布公告稱,擬以現金方式收購廣西桂能70%的股權,預計交易對價不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同日,南網科技還宣布,將使用超募資金1.95億元收購貴州創星100%的股權。
兩項交易系為南網科技進一步開拓廣東省外市場。據了解,試驗檢測及調試服務業務是南網科技五大核心業務之一,具備一定市場前景。廣西桂能、貴州創星分別為當地電力技術服務領域的區域頭部企業。南網科技稱,收購完成后標的公司將與其在電源側和電網側試驗檢測業務,以及在市場開拓上形成協同效應,收購后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實現專業化整合,并將技術服務業務和智能設備業務推廣至廣東區域外市場。
宏華數科也在今年6月、7月拋出兩項股權資產收購計劃,包括將以人民幣7000.00萬元收購盈科杰數碼51%股權,同時以3800萬元收購晶麗數碼33%股權。收購完成后,兩家標的公司將分別成為宏華數科控股子公司和全資子公司。
其中晶麗數碼在此次股權收購完成前為宏華數科子公司。宏華數科方面表示,對晶麗數碼剩余股權的收購,是基于公司中長期經營發展規劃所做出的審慎決定,收購完成后將持有晶麗數碼100%股權。通過本次股權結構調整,有利于進一步整合公司資源,提高公司管理決策效率,符合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和經營管理的需要。
值得關注的是,類似宏華數科收購子公司或其他關聯企業股權,以獲取控制權、增強業務協同或者盈利能力的案例并非少數。從標的類型來看,今年新致軟件、新銳股份、天奈科技、晶豐明源、盛美上海、昊海生科等公司的收購項目,均為子公司或參股公司等關聯方。
新銳股份在今年5月宣布對全資子公司澳洲新銳增資、并用于購買控股孫公司澳洲AMS少數股東股權的計劃。交易完成后,澳洲新銳將持有標的公司澳洲AMS91%的股權。新銳股份方面表示,對孫公司股權收購系為進一步加強公司對控股孫公司澳洲AMS的控制,提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盈利水平。
盛美上海在今年推出的股權收購計劃中,標的為控股股東ACM的另一家子公司Ninebell。據了解,Ninebell為專注于生產機器人手臂的公司,此前為盛美上海單片清洗設備及其他設備中傳送系統的機器人手臂的主要供應商。盛美上海方面稱,本次收購股權,公司旨在強化產業鏈上下游整合,投資Ninebell將進一步增強公司對關鍵零部件質量的把控和供應的穩定性。
并購重組將成產業發展下半場核心主題
“科創板上市半導體企業營收規模均值較低,整體呈現散而不強的特點。因此,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只有頭部公司能實現上市退出”。日前一位自身投資人在產業投資研討會上稱,為突破國內產業發展瓶頸,并購將成為國內半導體產業后半場的主題。
不局限于半導體這樣亟需做大做強的關鍵行業,幾乎成為投資領域的一項共識是,隨著國內資本市場以及科創產業的成熟,并購整合將成為后續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最優解。
近兩年不少賽道一級市場投資遇冷,為更多產業并購提供了契機。一位投資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今年項目方和投資方對公司估值趨于理性,甚至出現優質標的“再便宜,機構也不投”的情況。由此,既懂行業、又有需求且資金充沛的頭部上市公司及其關聯的產業資本,將有機會從中挖掘機遇。
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以及聚焦主業的監管導向下,“產業并購始終占據舞臺中心”。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在今年的一份報告中稱,并購重組作為典型的市場配置資源領域,在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述報告稱,注冊制下,科創板和創業板IPO保持穩定節奏,但由于板塊定位、規模、成熟度較原核準制板塊有所變化,并購重組交易尚不活躍。2022年科創板獲上交所審核通過的并購重組2單(為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11.07億元。
從宏觀層面來看,國內外產業大環境正在影響并購重組趨勢。中上協指出,并購重組深受國際國內產業、政策和市場變化的影響,部分國家通過反壟斷審查、國家安全審查來限制中資企業海外并購,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仍給跨境并購帶來一定不確定性。
今年炬光科技、壹石通分別宣布其收購計劃終止。其中,壹石通股權收購計劃終止,是由于交易雙方對于股權交易的轉讓價格等協議條款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炬光科技收購項目流產,則卡在國際產業政策問題。
炬光科技披露,擬收購標的COWIN于去年9月接到韓國商務、工業和能源部通知,要求評估COWIN的技術是否屬于韓國國家核心技術,并以此決定此次并購是否需要獲得韓國相關政府部門前置審批。據稱,標的公司評估歷時約5個月仍有評估結果,于是宣布終止該收購計劃。
(文章來源:科創板日報)
上一篇:SMM鋼市早訊:財政部: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77999億元 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